【冬季物语】风景的捉迷藏
年幼的我曾经在书上看到一句话“你珍爱的事物是会远足的,它们会与你玩捉迷藏的游戏,找到合适的地方藏好,然后屏息凝气地等待着你去寻找。有时候你会欣喜地找到,但更多的时候,你只能心怀惆怅地接受它们离去的事实,然后去买一个替代的东西。”
当时的我并没有多大感悟,只是将它作为单纯的阅历留在了记忆深处。而到高三毕业,进入大学时,面对初次到来的异乡,我才重拾那曾经的记忆。不过,我并非怀念的是消失的事物(可能我的人生中失去了太多,所以并不想回忆),而是......风景。
以前,我对风景没什么感觉,只是奇山奇水,大江大河,翠树绿草等,看一眼,心旷神怡就够了,何必记在记忆中。况且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只是少数,甚至可以用罕见来形容。更多看见的是上下学时的车流与喧闹,以及单调乏味的,被硬性规定强行排列的树木。一趟又一趟,到来而又远去,重复而不知变通。再加上学业的压力,我对此感到厌恶,甚至,想要远离这片区域,远离曾经囚禁我十八年人生的地方。因此,我才踏上远去的列车,心中装载着满量的兴奋与快乐。
但是,转折来的如此之快。小时候的不以为然,全部在离开故乡时粉碎的烟消云散。我所忽视的风景,也开始陪我玩捉迷藏了,只不过,我可能抓不住了。被自己视作粪土的日常风景,摇身一变,成为了难以追求的奢侈品。
当我到达新地方时,我踏上陌生的土地,看着陌生的风景,油然而生的不是感慨和赞叹,而是疑惑。我会发觉自己记忆中的风景渐渐与眼中所见的风景重合,我的脑海中突然有着“这和那片风景好像啊,什么时候,我才能看到呢。”,然后就变成了故乡的思念。我才明白过去的风景已经与我玩着捉迷藏的游戏。于是,我下意识地想要离开,想要大脑产生我所想要的感受。但是,我失败了。我只能像吴刚一样,茫然地逃避,但是始终没有成功。它们仍追逐着我,使我不得安眠。
并且,既然存在对照着的风景,也存在对照不上的,甚至也停留在时间长河与记忆中的,早已丢失的回忆。它们可能睡着了,我无法去找到它们。也可能厌倦了捉迷藏的游戏,主动离开了。如果是忙于初高中的学业的我的话,可能无暇去寻找。但是,我空闲下来了,我离开那座生我养我的城市了,我成为了异乡人了。自然,过去的风景被我反刍,包括其中的记忆。而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我姥姥家的旧宅。那时,我还年幼,经常与表弟在院子游玩着,我们在那里度过一个完美的童年时光。但是,随着旧宅的拆迁,我与表弟的联系也戛然而止。而童年的记忆也无法找回。只剩下一个光盘,而光盘也不知所踪。
当我再次拜访旧宅的时候,那里早已成为一片废墟。那屹立的建筑化为了瓦砾。无人清扫,也无人在那盖起新的屋子。或许,这是过去给我留下的线索吧,可是,我再也找不到它了。
高中时我曾看到过周国平先生的一篇文章,他说能够毫不在意这些的只有三类人“上帝,诗人,与孩童”。我自然不能做上帝,也没兴趣做诗人,又早就过了孩童的年纪,自然我无从方法逃避,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像周国平先生一样,去写些文章,去讲诉过去的事情,去谋求内心的平静。
于是,为了寻找新的素材。我开始去寻找遗失的景物,去游览新的地方,去与我过去时在那座城市中见到的风景比较。尽管我暂时无法去找到原本的景物,我却乐在其中,既放下了过去风景的恩怨,也收获了珍贵的素材。原因很简单,我是一个怀旧的人,回想起风景时,总能找到潜藏在脑海中,略显幼稚的回忆。尽管无法失去,但是其中的快乐我还是可以找到的。除了风景与行李之外,这是我唯一能从城市中带走的。而我在城市中的多少个日夜,多少个回忆,都成为了参与捉迷藏中的一员,等待着我的发现,等待着我发现它们的兴奋。
所以,继续这场捉迷藏的游戏吧,我们本就无法逃避一切,与其作茧自缚,无法从过去中的感伤摆脱。不如去期待,去寻找。同时,我也希望着,能够拍下我在意的风景,至少我还能抓住这些仍未离开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