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东盟十国10丨越南】越南会超过中国吗?

2023-04-12 20:52 作者:Peik-  | 我要投稿

现在的越南是一个符号,涉及到了各种方面。关心中越关系的人,还会记得对越自卫反击战还有越南以前窃取我国南海主权;对于国际贸易感兴趣的人,会把越南的快速发展描绘成一个充满机遇的土地,希望中国人去投资;对于美国感兴趣的人,会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拿越南当做例子来攻击中国,说中国不愿意跪,所以机会都流失到越南了。越南很复杂,不单单因为它是东南亚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也因为它反衬了一些中国人的心态。

越南有四分之三的面积是丘陵、高原和山地,被人们形容为“一条扁担挑着两个谷筐”,中部狭长部分是安南山脉,就相当于这个扁担,其中东西向最窄的地方,只有50公里。而南北两处有平原,北边是大概2万平方公里的红河三角洲,南边是4万平方公里的湄公河三角洲,适合种粮食,就是筐。全国七成的耕地和一半的人口都聚集在这两个筐里头。

古代,面对这种大山的隔绝,交通不通畅,肯定会形成非常针锋相对的南北问题和治理困难。

越南北方的历史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开启的,中原王朝鼎盛时期经常会征服越南北方,建立统治。古代大山,对于中原王朝统治边疆,是一个巨大的阻碍,中国西南部的大山有效隔绝了中原和越南。所以一旦中央王朝发生动荡,越南地区的地方势力就会趁机崛起。

在越南自己的历史叙述中,中国统治越南时期,就叫北属时期。北属时期对越南地区最重要的文明贡献,就是中原的制度和文化传入越南。其它的东南亚国家古代都是曼荼罗体系,也就是只有朝廷和村庄,没有明确的边界,统治者也不知道国家到底有多大,老百姓只知道村长是谁,国王只是一个远在天边的神。但在越南地区,从统治者到老百姓,全都有国家意识。这就是因为中国在当地建立起了一个中央集权+郡县制+科举的管理体制,并且将儒释道各种文化思想传入越南,完成了早期的国家建构,非常先进。而越南的南边,并没有被中国长期统治过,主要的矛盾就是中国占领下的越南北方地方政权和南方的当地族群之间的冲突。所以南方的文化氛围和其他东南亚古国一样,受到印度次大陆文明的影响很深,从宗教信仰到政治组织形式等等,都很类似于印度文明,当地古民族的语言也和马来地区的语言比较相似。等到越南北方从中国完全脱离之后,北方政权就开始向南扩张。大概逻辑:越南北方政权统一稳定的时候,会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对南方扩张。等到政权不稳定,内乱了,那么一般就会有朝中的权臣逃出去,由于文明水平直接继承于中国,对于南方土著属于降维打击,所以基本都可以建立自己的根据地,然后和北方政权打仗。我称此为内乱式扩张。南北之间各种不断地打,基本上没有消停过。而就在这个时候,遇上了欧洲人。

17世纪,欧洲人既来做生意,又来传教。

欧洲入侵一个地方的流程:

首先是来做生意或者来传教。做生意的话就问你,哥们儿能不能租个港口,不能我就走私,触犯你法律,等你来揍我,然后给了我出兵的理由。

要不然就是传教。传教有两种玩法,第一种就是会跟当地的传统文化产生冲突,那就看老百姓要不要砸教堂,甚至杀掉传教士,如果干了,我就出兵。或者传教士参与当地的政治活动,然后跟当地的国王说,你们想不想更牛一点儿呀?我这边有欧洲的坚船利炮,可以帮你打仗。国王如果心动了,欧洲军队就会过来,请神容易送神难。

1802年,阮福映征服北方,建立了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朝。然后派出使者,请求中国的册封。这里有个小心机。阮福映想要让中国赐他国号为南越,但是南越的意思可是包括了广东广西。这是空手套白狼、文字玩宣称,嘉庆皇帝就把两个字颠倒了一下,改为越南。法国教会力量,靠着帮助阮福映,确实是进入到了越南。而且经常干涉越南的内政,阮福映虽然是靠着洋人的支持才夺取全国政权的,但是他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阮福映虽然没有支持教会,但是也没有打击教会,相当于留下了一个治理的空白。阮福映去世以后,法国教会变本加厉,跟阮朝朝廷的矛盾就越来越大,这个时候阮朝就会驱逐传教士,这就给法国人进一步干涉的理由了。

1874年,越南被迫把南方的三个省割让给法国人,建立了法属交趾支那。1883年,法国跟清朝打了一仗,占领了澎湖和台湾,但是结果由于战术失误,陆上丢了谅山,法国内阁因此垮台。与此同时,清朝方面也已经无力支持继续战争,拿不出军费,法国事实上已经占领了越南,战术失误并不妨碍法国强大的国力可以继续往上投入军事资源。国际上,日本打算和法国结盟,蠢蠢欲动。所以清朝率先行动,签了中法新约,放弃了对于越南的宗主权,换取战争结束。法国正式占领越南。

艰难的独立之路

法国征服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打造了一个君主立宪政体。就是这三个地方的王室都不动,你们还是继续在位,给法国人的统治提供合法性,减少老百姓的反感。但是政府交给法国人来管理。法国人把这些地方分成了五个行政区,老挝和柬埔寨就是今天的区域,而越南被拆成了三份。北边那个叫东京,南边叫交趾,中间这个叫安南。1899年,法国人又从中国抢来了广州湾条约港,也就是今天的湛江。他们把这些地方合并在一起,叫做法属印度支那联邦。

印度支那总督,后来出任法国总统的保罗·杜美就说过:殖民政府的任务是证明印度支那有巨大的商业利润,印度支那是法国纳税人获利的源泉,及向纳税人证明他们将不再需要继续为此纳税;印度支那将给法国工业和商业开辟广阔的市场,将迎接法国资本家的才能和智慧;印度支那将赡养法国的陆军和海军;从而,印度支那将为法国在远东带来一个坚固的经济和政治根据地。

交趾殖民地,是法国人占领的第一个地方,所以法国官僚的比例最高,今天的越南胡志明市,以前叫西贡,确实就是越南西化程度最高的地方。在交趾,法国人建立了大量双语学校和教会,把法国化的越南人再派到各地去当殖民地官僚。与此同时,北方和中部,仍然是私塾教育,依旧是教授儒家经典,甚至不允许人口流动。

经济上,法国人也把越南分成了两块。北边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流,市场活动比较少;南边被法国人发展成了大庄园经济,给欧洲送农产品和原材料。

东南亚其它地区,由于古代文明水平很落后,所以殖民者统治起来成本比较低。但是越南是长期受到中国影响的,很早就孕育出了国家意识,所以在殖民时期,越南各地一直有勤王运动和反法运动。

古代像中国,近代的革命道路也跟中国很相似。越南两大革命领袖,分别是潘佩珠及胡志明。1929年,被法国分成了三份的越南成立了三个共产党,胡志明想要把他们统一起来,但是法国发现了他的活动之后,缺席审判他死刑,于是,他就跑到了香港,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召集三个越共开会,合并成立了越南共产党,后改名为印度支那共产党。

在二战时期,法国被德国政府变成了轴心国的一部分,而日本趁机接管了印度支那地区。印度支那共产党就组织了各种游击队。而胡志明则在中国争取支持,但是被国民党关了一年,还写了个狱中日记。到了1944年才返回越南。

1945年,共产党有大概6万武装力量,并且在战争结束前发动总攻,最终在8月19日攻克河内,胡志ming dang xuan guo jia zhu xi,9月2日,宣布独立宣言,废除越南封建体制。

真正的挑战来自于二战结束以后。因为二战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是可以得到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支持的,不是单打独斗。但是二战结束以后,法国人回来了,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加上有西方列强的支持,所以印度支那共产党才真正迎来了挑战。当时中国还是国民党统治,法国人就给越南两个选择,要么你越南北方作为自由邦留在法国,要么就把北方交给国民党。胡志明觉得中国的威胁比法国大,就选了继续留在法国,但是没多久,对抗法国的战争就爆发了。越南人根本不是对手,被打的东躲西藏,中国直到解放后才腾出手来协助越南革命。

1954年,日内瓦会议,法国人最终退出东南亚。根据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的意思,以北纬17度为分界线,给越南分成南北两部分,北边是共产党领导的北越,南边是君主制南越,然后要求越南1956年通过大选,产生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当时越南同志肯定是反对这种划界方法,但是中国这边劝越南暂时接受。因为当时的情况不单单有中国和苏联参会,还有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中国来说,不管是人力物力,都还没有到可以为了越南硬碰硬的时候,所以暂时先接受,算是让越共得到国际承认,站稳了脚跟再说后面的。而且如果是真的按照美国说的那样,搞选举,那么当时80%的越南老百姓都支持胡志明,即便是南方非根据地,胡志明的支持率也高达60%至90%。但是这么劝下来,有些越南同志就跟中国同志之间产生了分歧,进而形成了反中亲苏的势力。另外,美国其实也真的没打算弄什么民主选举。所以法国人走了,美国人就直接冲了上来。

越南战争是分阶段的。美国一开始只是派出了军事顾问团,而越共方面则是成立了南方局,积极向南方渗透。1964年才升级到战争状态。到了1970年代,美国国内反战运动和民权运动此起彼伏,美国由于军费严重超支,甚至废除了美元和黄金的挂钩,直接摧毁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抓手,所以美国决定逐步退出越南战场。1973年,美军撤出越南,越共开始进行全面进攻。1975年,南越首都西贡被攻破,南越政权彻底灭亡1976年,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南北两个政府合并,越南完成了事实上和法律意义上的统一。

越南政治结构是什么样的?

由于越南是红色国家,经历了惨烈的战争,这就导致很多的朋友对于越南会有一种中国翻版的认知。但是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推翻南越的并不是北越,而是1969年由南方各爱国力量组成的“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是临时政府领导了推翻南越的军事行动,北越的人民军为南方盟友们提供了支持。

越共在越南整个民族斗争中,没有发挥过绝对的领导力,结果导致统一后,越南政出多头。这是和中国共产党一个根本上的区别。这里我们就必须要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首先我们前面说了,越共是由三个共产党拼起来的,胡志明长期在国外拉赞助,对于越南本土的组织建设,不是强参与。所以越共相较于我们,是没有整风运动的,各路思想全都有,所以脑子不集中,权力也不集中。胡志明只能说是最有影响力,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但不是绝对领袖。第二就是,越共党内的派系也分为南北两派,因为在越战期间,越共控制不了南边,只能通过渗透,成立南方局,让南方局直接指挥前线的工作。长期远离中央,让南方局自成一派,也形成了非常强大的党内力量。第三就是国际环境,中国和苏联都积极拉拢越共,所以越共内部也分成了亲中派和亲苏派。

综合这些原因,越共的中央权力一直是分散的,需要由各种不同的派系把持。

简单说说案例,1954年越共奠边府大捷之后,越共二大顺利召开,进入政治局的四驾马车分别是胡志明,出任党中央zhu xi he guo jia zhu xi;长征,出任党的总书记;范文同,出任总理;黎笋,南方局第一书记/武装部队总司令。实际分工上,胡志明是精神领袖,长征、黎笋、范文同还有武元甲分别负责党政军的实际事务。

由于每个高层领导人都各分管一方面的工作,掌管相关权力的机构久而久之也成了相对独立的系统。

第一个是经济派。1986年越共提出要革新开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成了越共新阶段的合法性来源,相当于是行政系统。第二个是文宣系统。这是越南共产党和中国还有朝鲜都不一样的地方。中国共产党到49年建国的时候已经积累了20多年工人和农民工作的经验。而越南在45年建国前,越共的规模一直比较小,不管是建立政府还是军队,仍然是以宣传鼓动为中心。所以掌握了越共党政宣传的文宣系统,听上去是宣传部门,其实是党务系统。党内干部想要晋升,有很大的发言权。第三个是军队系统。越南共产党是武装斗争起家,国防公安系统在高层权力中是举足轻重。越南军队经商的问题也一直尾大不掉。入侵柬埔寨后,既没有援助,又没法做生意,军队只能自己赚军费,甚至到了用军舰走私的程度。后来就是革新开放要吸引外国投资。越南军队是越南最大的土地拥有者,外国人来投资,无论是办厂办园区,哪怕是找写字楼,都得用地,于是越南军队就靠着房地产开发成了革新开放的最大赢家。至于民用行业,军队也是大获全胜。比如越南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就是越南军队电信工业集团,另外还有西贡新港公司也是军产。特别是这个越南电信工业,是越南5G生意的领头羊。

也就是党务,行政,军队,三个系统分的是明明白白。

第二个最大的区别是,南北党现象。

1969年胡志明去世,长征、黎笋、范文同组成三人治国小组领导越南。1975年越南统一,1976年越共四大,黎笋出任总书记。黎笋长期在南方领导抗美救国斗争,在南方很有威望而且领导一支庞大的干部队伍,也被称为是越南最强势的总理。北派和中国关系好,那么出于政治斗争和个人倾向,黎笋就跟苏联关系很好,搞得和中国关系很僵。为了防止再出现和黎笋一样的强势领导,越南中央政治局在人员选择上,尽量会保持一种人头上的南北平衡。不管几架马车,一定是由北部、中部还有南部人共同组成。甚至在分工上都有讲究:党的总书记基本上都是北方干部,管意识形态;guo jia zhu xi yi ban shi 由胡志明的老家——中部——的干部担任;总理基本都是有南方工作经历的干部担任。

2021年末越南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选出。首先是军队的地位大大增加。在中央委员会层面,在 180 名中央委员中则有 23 名来自军方,占中央委员总数的近 13%。这个比例,在历史上也只有抗法救国和抗美救国时期才出现过。第二,人民军总政治局副主任阮仲义上将被任命为越共中央宣教部部长,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安排。党务、行政、军事系统长期以来是相对独立的,任命军队出身的阮仲义担任中央宣教部长,也预示着军队的影响上升。其次是北方势力加大。在本届18名政治局委员中,有10名来自北方,8名来自南方。

上一届第十二届政治局是13名北方人,6名南方人。一开始选出的四驾马车南北比是1 :3。阮富仲、范明政和王廷惠均为北方人,只有阮春福一人来自南方的广南省,2022年因为抗击新冠不利,被薅了,换成了北方派的武文赏。

越南能超过中国吗?

越南在过去 20 年,越南 GDP 年均增速 6.8%,人均收入增长 27.4 倍,经济规模增长 39 倍;2019年,越南经济增速 7.02%,去年更是超过了广西省。

一个改革开放,一个革新开放,都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经济体,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引起很多人热议——越南会取代中国吗?答案是不会。理由很多,我们长话短说,就是经济规模和中国完全没法比。

但是这个问题火起来的时间点,值得关注。

第一波高潮是2018年,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第二波是2020年,三星把厂从中国迁到越南,韩国媒体炒了一把“关闭最后一家工厂”,把厂开到越南。“越南要取代中国”这样的话多次被国内营销号进口过来,贩卖一波药丸焦虑。

三星撤出中国不是中国的问题。三星迁厂的主要原因不是生产而是市场。十年前三星在中国占20%的份额,在中国生产在中国卖,省成本。可以现在,三星份额只占0.5%,在中国生产组装还要运出去才能销售。所以三星把最后的总装厂转移出去,在中国留下的基本是中间件的生产厂,芯片、电动汽车电池和陶瓷电容器。所以到最后,尽管韩国媒体制造了一把“三星离开中国”的故事,只是中国不再有总装点而已,中国制造的中间件依然占三星供应链的13%。

那目前越南的制造业到底怎样呢?

首先,必须得承认越南制造业的成功,靠着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越南的电子制造业已经取代曾经的巴沙鱼,成为赚外汇的主要产业。其次是,虽然制造业很活跃,但分部门来看的话,低端技术部门的优势比较强,高端技术部门其次,而中端技术部门几乎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且现在是再难改进自己在价值链中的位置,有陷入“低端锁定”困境的危险。就比如三星这波迁厂操作,最主要受益者也不是越南,而是韩国。三星系列里的高端机生产线又迁回了韩国。现在三星30%的供应商在本国,越南只有14%,而且大多是简单组件的生产和组装。

为什么高端比中端强呢?这里我们先按下不表。先来讲一讲越南“革新开放”的历史,后面会有详细解释。

统一前,北方按照苏联模式搞重工业和矿业,南方继续殖民经济发展轻工业,而美军撤出越南战场前,对着北越来了一波空袭,工厂发电厂全部炸毁,直接带回石器时代。统一之后,为了消除南北发展差异,越南政府在南方也推行农业集体化,但直接导致湄公河地主和富农们反抗,罢耕了。1976年,一半的粮食收购计划都没有达到,粮食和日用品出现严重短缺,1979年,越南经济甚至出现了零增长。越共就效仿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鼓励农民把产品运到城市出售,但没有用。倒不是新经济政策没用,而是越南转头就把自己掐入了更深的危机中。

经济崩溃成为了越南入侵柬埔寨、推翻隔壁红色高棉的经济原因之一,虽然越军很快就开到了金边,但给自己带来的沉重的经济负担。要知道,越南在这个时候,经济结构上和一个殖民地没什么差别。要么给美国市场提供原材料,要么给经互会提供原材料。

(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是由前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一个相当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共同体。1991年6月28日,该组织解散)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给美国市场做配套生产的那些小工业品可以拿来卖给新加坡、马来西亚赚点小外快呀?不是的。美国人设定了非常高的关税,这些东西没法往美国之外的地方卖。所以,越南就是出口煤炭、咖啡、水果罐头,然后进口汽车、拖拉机、化肥、羊毛、石油、大米、玉米、奶制品等等。另外,还有一部分,靠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和胡志明的友好关系,越南受到了中国相当多的援助。但是后来越南黎笋政权破坏了中越关系,苏联又靠不住,跟美国关系还不好,到了1986年,越南外汇几乎枯竭,通货膨胀率达到了700%,必须要改革了。

可尽管1986年提了革新开放,但吸引外资很失败,经济增速低于4%。一直到在苏联解体后,越南进一步调整外交政策, 通过中越关系正常化、加入东盟、越美建交,才给自己争取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直到十年之后,在1996年越共八大上,越共提出“融入国际”战略,也就是积极主动进入国际产业链,融入地区和国际经济分工,踏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主要的做法就是积极利用外资和国外市场,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基础。

20 世纪90年代初期,越南最主要最重要的出口产品还是巴沙鱼和大米。90年代后期,中国的纺织还有制鞋业进入产能压缩期,这波产能就转移到了越南。2000年后,越南的纱线纺织逐步发展,箱包、鞋、伞托啊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逐步拓展。2000年至2004年,越南GDP年均增长率为7.1%。2005年更是达到了8.4%,仅次于中国,位居亚洲第二。

2007年,越南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越南的制造业得到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韩国三星。得益于韩国三星在越南的投资,起初是彩电,之后不断追加,就在北宁省建了电子组装厂,在泰原建了手机工厂。越南政府也是为三星提供了很多政策和税收优惠。

但是三星在越南的投资其实并没有带来技术溢出,只是短期内提供了就业。加上越南工厂的技术水平有限,所以,越南三星的良品率一直没法和中国的手机相比。2013年还有一半的手机组装自越南,但后来因为电池自燃的问题,份额从50%降低到30%。

跨国集团在我这的分店不是我家的店。越南自己本土的电子厂没有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仅仅是跨国公司来办厂,用了你的人你的地,结果还没给你技术。虽然越南本土企业可以生产一些电子产品,良品率也提升了不少,但依然承担组装、加工的工作,基本还是处于增加值的最低端。包括不少中国的中低端制造业或者是供应链当中的中低端也在往越南溢出。

越南有能力破局吗?非常难。虽然我们很喜欢说越南喜欢抄作业,但中国有中国面对的国际形势,越南有越南自己需要处理的问题。更实际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一边是开放把钱赚进来,一边是自己改革,做好自己。而越共由于派系太多,无法在制度上整合权力,导致治理能力欠缺。论文《越南能否实现更强劲的经济增长?——中国与越南经济改革的对比分析》认为,越南政府治理能力欠缺主要在三个方面,产业政策低效、官员腐败以及央地关系失调。这也就导致了越南不具备改革的能力,也不具备从低端向高端生产环节跃升的可能性。

转机在2018年。过去5年,中美之间的博弈比较激烈,为了既能够缩短供应链长度,又能够防止在中国的代工厂因为中美贸易冲突而“断链”,不少跨国集团在产业链布局上都采取了“中国+1”的模式,其中最优选择就是越南北部。这一下子反而让越南成了捡漏王,中高端制造业增加值出现了显著的跃升。同时,2019年,高端出口一下子占到了中高端出口的75%。

怎么跃升呢?我们举个例子,光伏产业。

作为纯商业项目,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了,大量出口美国。但美国有些右翼急了,破防了,不断炒作、污蔑中国光伏企业,要告我们倾销。2011年,美国就对中国有关产品展开调查并加征惩罚性关税。中国光伏企业为了规避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就通过在中国台湾进口电池片再经由大陆组装后出口美国。2015年,美国就对中国台湾的有关产品加征关税。随后到2017年,特朗普开启301调查,2018年,在光伏201条款关税上,又启动了301条款额外关税。不过说到底,中国光伏生产占到全球的70%,美国无法避开中国生产的光伏组件,所以美国就宣称,自己的进口光伏组件,四分之三来自东南亚。

我们来看数据。

2020年,美国进口的光伏组件,越南占了36.7%,较2016年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中国在光伏进口市场的份额下滑至9%。2020年越南的光伏出口中,第一位是美国,34亿美元,第二加拿大,就只有9100万美元。去年越南进口了1.146亿块光伏(PV)面板,价值高达24亿美元,较2019年大幅增加,成了“光伏生产大国”。而越南99%的光伏板进口自中国。中电建和中能建这两个电力建设大集团获得了越南大部分光伏电站的EPC总包合同。唯一一家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的越南公司,市场份额仅为1%。

大家有没有听过洗澡蟹?就是说阳澄湖大闸蟹太有名了,其他地方的螃蟹上市前,先扔到阳澄湖洗个澡,包装成阳澄湖大闸蟹。越南就是一个洗澡的地方。

中国企业明度陈仓,美国政府难道会听之任之吗?答案是,没办法。美商务部对越南光伏产业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但他们的态度是:这些中国零部件经过了东南亚国家的“实质性改造”,不适用于关税。说实在的就是美国光伏进口的缺口实在太大,绕不过去。

可美国本土的光伏厂不乐意了。2022年,美国加州一家太阳能电池板小制造商向美商务部提交请愿书,要求调查中国光伏企业是否通过东南亚规避关税进入美国市场。有人击鼓鸣冤,县太爷就必须得升堂,美商务部被迫展开了调查。可东南亚四国担心这么一调查,美国会对他们施加关税。于就在短短数周内,有318个光伏项目被取消或推迟,给美国光伏行业造成混乱。最后6月6日,美国总统拜登发布声明称,为解决我们国家出现的能源紧急情况,准许美国企业在未来24个月内免税进口来自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还有泰国的光伏产品。

情况就是这样。越南发展确实快,这些过去转一道的企业也确实能给它带来一些发展,甚至可以让它形成一些积累,政府也能得到税收,投资到国内发展。中国周边国家因为中国的产业链而得到发展,是好事儿,周边国家在中国的非法移民如果可以在家乡找到工作,也是好事。

(在我国最多的非法移民是东南亚人)

但说一千道一万,没必要扯什么越南超过中国,这都不是一个体量。那为啥有人要这么扯呢?其实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至于这个沛公是谁、是什么意思,这属于国内政治的范畴,不是我们国际关系要关注的点。

【东盟十国10丨越南】越南会超过中国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