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自证——反思一二三
发声并非出于高傲,然而,面对是非不分、黑白混淆、曲直倒错的说法,一个正直的人不会吝啬于指出问题。 诘问并非出于傲慢或刁蛮,然而,面对明目张胆地篡改与不公正,一个明智的人不会选择高高挂起,而会以最高贵的愤怒给予回击。 玩笑话可以带来戏剧效果,然而,毫无底线的玩笑话,只会适得其反,任何一个有知有志的人,都无法容忍这种轻佻的、模糊界限的、忘却历史重量的行为存在。 然而: 有些人带来了更多的疑问,只因过程类似,就将好的行为与坏的行为混为一谈,认为如果善举可以被接受,恶行亦可被实施。 他们的思想是缺乏边界的,因此他们无法区别程度,也不能很好地区分情况,无法认清人们的本心,无法认清形势和情况的逆转变化,即无法认识某一因素、要素所带来的性质转变。 对于一个过程性质所受的影响与改变——善与恶,黑与白,他们是认不清的。正因如此,他们不愿接受、不愿承认纯粹的黑与白的存在。 正因为这样一个微小的认识缺陷,使得一些人只能按图索骥,做一个差不多先生。看上去似乎一样,于是就归位一类,好的坏的混为一谈,高尚的卑劣的混淆一起,好似浑水摸鱼嘞!面对那些能说会道,巧舌如簧,阿谀谄媚的人,他们便奉为上宾,从别人荒诞的话语中获得低俗的乐趣;而有人真正谈论、想要分辨、做出是非分明的议论时,他们又心生嫌恶、大大摇头,以自己局限的认识、不正确的判断议论他人。 这样有着巨大偏差的断语,又如何能让别人心服口服呢?于是紧接着,他们把他人表现出来的这种坚决、持续的异议,作为他人问题的表现,开始一种“推论与证明”的活动。以自己的想象,给他人画一张滑稽的肖像画,再狠狠砸上几拳,好似这样就能心安理得地让自己停留在“舒适区”。仿佛这样的证明就可以让太阳底下无新事,让自己的认识世界安然无恙。就像井底的青蛙,不敢想象外面的世界,广阔的池塘、明艳的湖泊、潺潺的溪流······· 面对危险而看不见希望的人,不是机会主义者,就是一个懦弱胆小的人。他们本可以选择质疑和探索,但他们往往选择忍耐与接受,只敢在自己隐秘的精神世界里通过消费低俗和荒诞,作为一种反抗。他们本有其他选择,但他们只是选择了最好走的那一条。也正因如此,他们选择了问题共存,问题的磨难使他们嚎叫,却不会激发他们正面的思想,更不会去思考事物本来应有的、正确的模样。面对现实出现的一种错误,他们缺少思索,缺少尝试,无法让错误消失、让现实回归正轨。也没有与之抗争的意识,即使他们在自己隐秘的精神世界依然不自觉地痛恨那种不公正。 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但团结起来的力量却很大。用力的方向分散,动力就小;用力的方向集中,且方向正确,动力就足,效果就强。这是很浅显的道理。 但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人,却无法做到。不曾认识到这一点的人,甚至不曾知晓。人的这一生,没有好的学说引导、没有好的老师教育、没有好的朋友相伴激励——本来就像是动物,还容易沾染恶习,最后只能是恶上加恶,值得警惕小心。而这样的人,倘若对你非议、猜忌、诽谤,完全是不需要在意的,他们是活在虚无中,缺乏主意的人,他们分不清,因此恐惧,因此拒绝,因此不敢坚定选择,所以他们凶狠得像炸毛的小猫,但这是不必挂怀的——谁又会用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呢?心怀愧疚,再三反思,保持敬畏与谦卑,只是期待自己能做得更好罢了。 如果可以,我们本应该毫无隐瞒,开怀畅谈,然而只因自己的学识修为不足够,自我保护的能力不足,因此只能隐藏自己以求保护。面对怀有恶习的人,无法劝说他们改正,也无法通过尖利的言语启发他们,这是失败的。然而寻求公正与有效办法的道路不会终结。因为清楚明白,所以坚定不移。因为思虑清明,所以正直诚谨。言语、辨论、讽刺,只是手段,维护公正与秩序才是目的! 不可忘记历史!更不可忘记历史的份量!没有历史、文化、思想的熏陶,就像没有主见和骨头的人,这样空虚的人面对起刀枪棍棒来,是只能举手投降、落后挨打的!无法期待那样的人能有正确的判断与大无畏的英勇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