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阅人无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023-08-21 22:15 作者:镜树和  | 我要投稿

为什么阅人无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_哔哩哔哩_bilibili

 

 

1.   抓事物的本质

古代有句话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为什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

读万卷书就是学习很多知识理论,行万里路就是去现实生活中自己去看,去经历,去体验,都能做到,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意思,就是纸上谈兵,空有理论没有实践

 

为什么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极其重要的道理。

我们去生活去体验真实的社会,去经历各种事,这依然只是表象。

我们可能每天都在经历很多不同的事,但是很多人会忽略一个重要核心,

那就是所有事物都是靠人去推动的,事物的背后是人,人,才是一切的关键

任何学问都是人创造出来的,离开了人就不存在历史、经济、文化

所以行万里路的作用远远不如阅人无数

 

你越深入的了解具体的人,越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就等于在深入的掌握人性,而人性是通用的,

 

2.   90%的人根本不会学习

书本上不会教给你权力在现实中的具体运用,不会教给会你去如何观察家里是父亲掌权,还是母亲掌权;不会教会你办事的时候如何识别,谁可以拍板。

真正的学习是进入社会之后才开始的,但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已经丧失了学习的能力,这对他们来说是悲哀。

但对会学习的人来说却是机会。

 

仔细看看学习这两个字,它的本质是什么?

是不断接触未知的内容,并将其消化成自己的能力。

所以下一句“学无止境”就来了,因为对每个人来说,未知的内容是无限的,你如果想不断获得知识,学一生都学不完。

 

但是现实中的很多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成年人,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

大多数就是学会了某些知识,就依附在这些知识之内。

被自己掌握的仅有的知识圈定了,然后再也无法去探索新的知识。

一旦遇到自己的知识无法解释的现实,

要么选择逃避,要么选择攻击,也就是抱着自己那点可怜的知识不放,企图用那点东西去框定整个世界,这明明是非常可笑的行为,但它就是在现实中真实且普遍的发生了。

 

 判断自己或者别人是否真的会学习,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面对不同的问题,对方是能信手拈来,掏出几个完全不同的理论框架,去解释以及给出解决方案,还是永远只有一个理论框架,像鹦鹉学舌般不断重复,牛头不对马嘴。

 

解决不会学习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理论结合实践,以及把一切都和具体的人联系起来,抓准事物背后的人的想法、动机和欲望。

突破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关键点,有句话叫做看一个人的智商,要看他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这就是古人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很多人之所以进入社会之后不会学习了,是因为社会现实和他们之前学的东西是矛盾的。他们的脑子无法容忍,两种矛盾的思想理论同时存在,所以只能变成非黑即白的二极管,不光没文凭的人有很多是二极管,很多高文凭的人也是这样

 

涛哥再分享一个学习方法:一定要求甚解

看到一个现象,一定要学会从多个维度,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一个看起来很坏的现象,往往对某些人是好的,这样它才会发生

 

为什么阅人无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