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一壶白露酒,清风饮半酣

“水土湿气凝而为露,
秋属金,金色白,
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俗语有言:“立秋不是秋,天凉白露后。”
立秋处暑,皆是过渡,
而白露之后,凉意渐入肌骨,
再迟钝的人,也能感受到秋天来了。
露凝而白,莹润静美,
二十四个节气中,
唯有白露,形意皆美,
寥寥二字,诉尽秋凉。
白 露 三 候
壹
一候 | 鸿雁来
鸿为大,雁为小,白露之后,成群排列,自北向南飞去,暂避寒冬,次年归来。
贰
二候 | 玄鸟归
玄鸟,即燕子,秋深露重,寒风四起,玄鸟亦南飞避严寒,待来年春日,重返旧居。
叁
三候 | 群鸟养羞
《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食。”秋风起,萧瑟凄寒,万物皆贮食物以备冬,群鸟亦然。

白 露 习 俗
收 清 露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饮 白 露 茶
“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历经夏日酷热的茶树,在白露之时,觅得清凉,正是最好的生长时期。不苦不涩,独具清香,尤其受到老南京人的喜爱。

酿 白 露 酒
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吃 龙 眼
自古以来,福建便有传统,白露必吃龙眼。此时的龙眼个大味甜,再加上其本身自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的功效,好吃且补身,老少皆宜。
白 露 养 生
白露已是秋,口唇、皮肤易干,饮食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如秋梨、薏米、番薯、豆腐等。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白露正处夏、秋转折关头,气温日际变化大,要注意适时增减衣服,以防受凉。
白露过后,秋寒侵身,少量饮酒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益处,但不宜过量饮酒,也不能空腹饮酒,热菜浓汤,举杯小酌,才是秋天最好的生活方式。

白露时节,
斟一杯美酒,
就着明月清风饮至半酣,
静待月圆人团圆......


自酿酱香型白酒窖藏20年,口感堪比茅台,真是这样吗?
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七个轮次取酒的特点
混白酒圈一定要知道的知识!
中国酱香酒文化
白酒有多少种香型,你知道吗


原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喝秉成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