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哪咤的前世与今生剪影 为什么哪咤死后会给吒母托梦

2019-09-06 23:48 作者:何如陈叔达  | 我要投稿

托梦,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不仅中国,外国人也会梦到另一个世界的人物,与中国人无异。但哪咤给李夫人托梦,的确有个故事原型。(本文不涉及动画电影,慎入。另外哪咤是女的不接受反驳。)

谁反驳就取谁性命。

《列异传》记载:魏领军蒋济的儿子殇了,蒋夫人梦到死去的孩子诉苦说:“在泰山底下当兵做班长,费心劳力还被长官虐待,有一个叫孙阿的要当上泰山令了,请母亲转托父亲,走一下后门,换一个安乐衙门。”

故事接下来就跟《封神演义》如出一辙了,说明《演义》的作者极有可能是参考了这个故事。

《列异传》中蒋济夫妻对亡儿托梦的的反应:”言讫,母忽然惊寤。明日以白济,济曰:“梦为尔耳,不足怪也。”

《封神演义》中李靖夫妻对哪咤托梦的反应:夫人醒来,却是一梦,夫人大哭。李靖问曰:“夫人为何啼哭?”夫人把梦中事说了一遍。李靖大怒曰:“你还哭他?他害我们不浅,常言:梦随心得。只因你思想他,便有许多梦魂颠倒,不必疑惑。”夫人不言。且说次日又来托梦,叁日又来,

瞧,是不是非常相似,就像是所有改编故事一样,新故事总是添了那么多爱恨情仇。也许男人总是刚强的,在这种非常悲痛的境况中也要故作坚强。和哪咤的悲剧人生不一样,蒋济的亡儿没有同父亲反目成仇,所以他的故事也就大不相同。

在两个故事中,托梦都不止一次,列异传中蒋夫人:明日莫,复梦曰:“我来迎新君,止在庙下;未发之顷,暂得来归。新君明日日中当发,临发多事,不复得归。永辞于此。侯气强难感悟,故自诉于母。愿重启侯,何惜不一试验也。”遂道阿之形状,言甚备悉。天明,母重启侯曰:“昨又梦如虽云梦不足怪,此何太适适,亦何惜不一验之。”济乃遣人诣太庙下推问孙阿,果得之;形状证验,悉如儿言?济涕泣曰:“几负吾儿!”

看蒋济找到孙阿以后的反应:痛哭流涕的说:“差一点对不起我那小子啊!”

差不多二十年之前,笔者也能见过一个妇女在水坑变为她淹死的儿子叫魂,声音听起来就像是无助的哀嚎,远近一处,似乎就只有那妇人无能为力的哭诉在回荡。明明也还是有别的声音,但你就是只能听见她的哭喊。被淹死小孩的父亲也曾见过一次,他小孩溺水以后,双目无神。空洞洞的盯着远处,似乎是在寻找故去儿子在屋廊、转角处、街市上曾经的身影。那恐怕是人生中最大的痛。没有父母是不爱孩子的……

但李靖和哪咤毕竟是作者构造出的冤家,于是故事就发生到一般人情以外的状况。哪咤打死了三太子,抽了龙筋、南天门上殴打了龙王后,又让他变成小青蛇揣在袖子里带回家。李靖绝不是没有对哪咤的父爱,只是玉帝已经批准四海龙王,要拿他们夫妻了。哪咤也在师傅太乙真人面前满眼含泪乞求说:“望师父慈悲,弟子一双父母,子作灾殃,祸及父母,其心何安?”只是削骨还父、削肉还母后。李靖打烂哪咤金身、烧毁哪咤行宫之前,就已注定了父子间不解的怨仇。毕竟封神演义是一个有神仙有转世的世界,神仙们的世界因为他们能力太大,也就变的无比复杂。

离题已经有点远了,先回到主题上来:

夫人合眼,哪吒就站立面前。不觉五七日之後,哪吒他生前性格猛勇,死後魂魄也是骁勇,遂对母亲曰:“我求你数日,你全不念孩儿苦死,不肯造这行宫与我,我使吵你个六宅不安。”夫人醒来,不敢对李靖说;夫人暗着心腹人与些银两,往翠屏山兴工破土,起建行宫,造哪吒神像一座,旬日完工。

哪咤的刚强,终究是在激化矛盾,毕竟他是有着托生前记忆的灵珠子,又有一个可以事事纵容他的大仙师傅。他对凡人的无能为力是理解不了的。可是李靖虽然处处都是身份低微,却也是总兵官一员。修道不成,也是洞府弟子。最起码他是个男人,他也刚强。

不过两个故事里,母亲总是有包容力的,中国古代有关母亲的故事,无不是仁慈的形象。

但李夫人毕竟不敢触怒李靖的刚强。蒋济本也刚强,但第二次托梦以后,就不顾及名声的为亡儿寻找孙阿,相比他内心也是有着同蒋夫人一样的期许吧,尽管梦里的事情是荒唐的。

于是乃见孙阿,具语其事。阿不惧当死,而喜得为泰山令,惟恐济言不信也。曰:“若如节下言,阿之愿也。不知贤子欲得何职?”济曰:“随地下乐者与之。”阿曰:“辄当奉教!”乃厚赏之。言讫,遣还,济欲速知其验,从领军门至庙下,十步安一人,以传阿消息。辰时传阿心痛,巳时传阿剧,日中传阿亡。济泣曰:“虽哀吾儿之不幸,且喜亡者有知。”后月余。儿复来,语母曰:“已得转为录事矣。”

看:“虽然痛惜我家小子的不幸,但亡者有知,也令我非常欢喜。”这种悲痛中的欣慰,不就是不就是蒋济心中的愿望达成了吗?

李靖就不一样,哪咤太强力了,生前就闯下大祸。死后托了梦来,他也用生前的怨恨对待。以至于烧毁哪咤行宫,致使父子之间仅剩盛怒相对。

故事和故事之间故事已经讲完。现在说说两个故事的相似度:蒋济是魏禁军领军,李靖是陈塘关总兵,都是高级军官。他们的夫人都梦到死去儿子的诉求,第一次也都拒绝了,只是李靖拒绝了一次以后就不肯再听了,他的夫人也不敢再同他讲,故此哪咤托了好几次的梦。蒋济的故事是第二次就听取了诉求,最后找到孙阿,一阵感动。接着孙阿死了,事情办成。皆大欢喜。

《封神演义》作者对《神异志》的借鉴也就到此为止,他虽然改变了这个故事,确实要造出一个相反的故事来,过程是搬用的,但内容是填补的。接下来那个本事皆大欢喜的结局,他用了很大的篇幅制造出了一个父子相互仇恨,不能合解的新结局。当然,为了结局的不同,他把温馨的过程也都改编成了针锋相对。



哪咤的前世与今生剪影 为什么哪咤死后会给吒母托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