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深度解析宋江题反诗,他的第二条路,不上梁山也能当官发财!

2023-03-03 12:51 作者:小宝说书  | 我要投稿

1

宋江为什么上梁山?

宋江肯定说自己是被逼上梁山。

那么是谁逼的他呢?

他押司做的好好的,谁叫他给晁盖送信。

不送就不会,被阎婆惜抓住把柄,就不会因此杀人,然后亡命江湖。

后来,这事也平息了,判他流放江州。

在江州的日子他过的不好吗?

小酒喝着,小鱼吃着,小弟陪着。

说到享受,他都享受出了病。

宋江因见鱼鲜,贪爱爽口,多吃了些,至夜四更,肚里绞肠刮肚价疼;天明时,一连泻了二十来遭,昏晕倒了,睡在房中。

就算病了,还是又兄弟无微不至的照顾。

他流放的日子,过的要多舒服有多舒服。

他只要老老实实,当官不太可能,但是怎们也做不了土匪。

可是他怎么就好端端的当了土匪呢?

2

因为他题反诗。

他好端端的为什么题反诗呢?

原来他病好之后,想找兄弟玩乐。

可是兄弟们都忙,就他是个闲人,所以他寂寞呀!

寂寞他就瞎逛,鬼使神差的走到了浔阳楼。

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

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

您看这段,宋江可没有一点要造反的意思,他还是想要功名。

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

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

您仔细品这话,什么叫倘若他日身荣

也就是说,宋江觉得自己肯定能够身荣。

那么他想怎么身荣呢?自然是功成名就。

那么怎么功成名就呢?

结合前文,可根本没有当土匪的意向。

他前面还很郁闷,怎么突然就对自己自信起来了。

他自信的源头从哪来的呢?

总得有个理由吧?

我们是否可以做一个大胆的猜测,宋江认为自己要走运。

他的运气在哪呢?

3

咱们就必须研究他的千古名篇,《西江月》之《宋江的奋斗》。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咱们先好好分析这首词,首先宋江对自己的评价很高,自己很有权谋,如同猛虎一般。

其次自己很委屈,人生充满不幸。

最后他很不甘心,他有天大的冤仇,他要复仇。

现在问题来了,他的仇人是谁?是谁把他害的流放呢?

又是谁的血可以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

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

后面这四句诗是对前面词的补充。

显然,后面这四句就是在回答前面的问题。

宋江的凌云志到底是什么呢?

就是前文提到的功名。

可怎么得到功名呢?

核心就是这句话:敢笑黄巢不丈夫。

黄巢是谁?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农民起义领袖是现在的叫法,在古代官方的说法就是流寇就是反贼。

宋江成功之后才敢笑黄巢,也就是说现在他不敢。

目前黄巢还是丈夫。

黄巢那里丈夫呢?

那就是造反。

所以宋江要比黄巢还要丈夫,那就得比黄巢还要敢反?

那么宋江真的要造反吗?

可是前面他又根本没有上梁山的意思?

您在想,如果他要造反,就该早上梁山,为什么又要乖乖流放呢?

难道宋江有不造反也能得到功名的方法吗?

4

先不管宋江,咱们看看黄文炳是怎么理解的。。

话说宋江写完诗的第二天,黄文炳也闲的难受来到了浔阳楼。

看到宋江的词,第一反应就是反诗。

特别是读到最后两句,摇着头道:“这厮无礼,他却要赛过黄巢,不谋反待怎地?”

可见明眼人都看出来宋江想要超过黄巢,历史上的名人他不比,他非要和一个反贼比,这不是反诗还能是什么呢?

黄文炳认定这是反诗,去找蔡九知府打小报告的时候,又得到了另一个讯息。

近日太史院司天监奏道,夜观天象,罡星照临吴楚,敢有作耗之人,随即体察剿除。更兼街市小儿谣言四句道,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因此嘱付下官,紧守地方。”

这不巧了吗。

这四句歌谣,点的就是宋江的名字。

老宋题诗就等于举手说,就是在下。

问题就来了,这四句歌谣是谁写的?

要找到这首歌谣的起源,咱们就要理解这首歌谣的意思。

耗国因家木就是宋字。

刀兵点水工是江字。

纵横三十六,可以是人,还可以说是宋江的岁数,播乱在山东说的就是地点。

这首童谣的第一层含义就是,在山东有一个叫宋江的三十六岁男人。

他要做什么呢?

耗国刀兵纵横播乱。

一句话总结就是造反。

整首童谣的核心思想就是宋江要反。

您说,谁这么坏去造谣宋江造反呢?

咱们对比历史上的著名童谣,就会发现这首童谣很离谱。

我要造反就要造声势,就应该学习陈胜吴广,大喊大楚兴陈胜王。

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我的队伍之中。

而这首童谣,除了说明宋江要造反,并没有提到造反的前途。

这完全就是自爆,山东一个三十六岁的男人要造反。

这不是作死吗?

所以就有朋友猜测是吴用给宋江下的套,就是要逼他上梁山。

但是有个致命的问题。

那就是宋江自己的配合。

老宋题反诗和这首童谣是相互呼应的。

童谣和反诗是同步出现的。

怎么就那么巧呢?

难道吴用和宋江有心灵感应不成。

还有一点,吴用没这个水平,他给卢俊义的反诗是藏头诗。

他从来没有写过字谜!

5

有没有可能这首童谣就是宋江写的呢?

童谣和题诗都是他计划好的。

因为从来都不是反诗,而是宋江向朝廷的自荐。

歌谣的最后一句是播乱在山东。

而巧合的是同样的读音有两个拨乱,一个是拨乱反正的拨乱,一个是播撒叛乱的播乱。

如果歌谣中的字是拨乱反正的拨乱,那么意思就完全变了。

这首童谣的第二层含义就是:山东有一个三十六岁叫宋江的男人能够平定山东的叛乱。

那么谁在山东叛乱。

梁山泊的晁盖。

宋江的仇人就是晁盖,如果不是晁盖抢劫生辰纲,宋江就不会送信,混到今天的这个地步。

宋江说:血染浔阳江,是不是在暗示梁山泊的水流到浔阳江呢?

宋江还说:敢笑敢笑黄巢不丈夫!他怎么不提别人呢?

那么多土匪,怎么非说黄巢呢?黄巢,晁盖,可就差一个字。

要知道,黄河是梁山泊的母亲河。

黄巢也可以解为:黄河的晁盖。

只有这么说,才能完美的解释,为什么宋江的精神处在一种亢奋之中,同时又对未来充满希望。

他找到了招安之外的另一条道路,就是帮助朝廷平叛。

凭借自己的江湖地位促成梁山以及各个山头的招安,这样他同样可以走上人生巅峰,还不违背父亲的意愿,这不就是一箭双雕一举多得吗?

如果晁盖不同意诏安,那么他就可以带兵剿灭梁山。

不上梁山就能有功名的出路就是:宋江能带兵剿灭晁盖。

6

可为甚宋江失败了呢?

归根到底还是宋江首鼠两端。

他不敢彻底说明自己的真实意图,不然就成了江湖叛徒。

所以,他只能暗示朝廷。

可是受限于他的文化水平,表达上让人产生了误解。

本来他是要拨乱反正,但是却变成了自己播种判断

老宋完全是自己挖了坑,填点土,然后把自己给埋了。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说的就是宋江。

宋江的遭遇,告诉我们,读书要认真,做人要厚道!

不然害人终害己。

深度解析宋江题反诗,他的第二条路,不上梁山也能当官发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