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hifi科普:为何3000的K3齿音爆炸?5.9原道却没毛病

2019-12-19 16:49 作者:乙迷imclub  | 我要投稿



别人4.9的原道没有齿音,为什么我的3000多的K3齿音这么重?

看到别人这样的吐槽,你会以为是伪命题吗?

不,这是真实存在的


在聊这个话题前:我们还是简单剖析一下,什么是齿音,以及齿音的造成。

齿音什么东西:

简单的说:齿音可以理解为当气流穿过牙齿缝隙时,发生较为尖锐的声音。广义一些来讲,则可以延伸到,与舌头、口腔壁接触发生的声音。


而造成齿音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发声习惯:

比如说自身的发声习惯:有些地方的人,习惯用力的用舌头抵住上牙龈进行发声,由此导致了更重的齿音。


麦克风的位置和距离:

又或者是演唱时,距离麦克风太近: 直观的解释则是喷麦,当离麦克风太近,则会导致气流穿过麦克风的密度增加,与麦克风网之间产生着更多的接触。导致了其齿音问题的发生。

回放耳塞设备中,对于不同频段响应差别

每个耳塞因为其单元数量,总类,腔体的结构不同,对于音乐表现也是各有偏好,比如beats,从瀑布图看,一泻而下的低频,保证了其量感上的充沛,而至于其他频段... 又或者是铁三角,其被称之为女毒,也是因为它良好的人声表现,不过也有人吐槽,附带一股子音染味。


而这点也是最开始那个问题的罪魁祸首,下面详细来解析一番。

为什么昂贵的耳塞,齿音反倒越来越重?

一.6-8Khz的高频和齿音的双重作用:

从耳塞频响上看:6-8khz是人声的齿音段,但同时也是音乐的高频区,影响着声音的明亮程度,

所以当高频表现增加的同时,也会增加齿音的表现。

以K3高频耳塞举例:6-8khz有着一个波峰的迭起

二、低频低烧,高频高烧,高频塞更难制作

优良的高频表现较比低频更为难做。低频:指的是20-500hz的声音,也就意味着声音声音一秒振动20-500次发出的声音。高频:代表振膜振动40000-200000次发出的声音。


低频振动频率慢,水纹泛起少,而高频则反之

因此细微的振动差距对于低频影响不大,但对于高频表现上则可能是一场灾难。所以普遍,价钱稍微便宜些耳塞通常是低音炮,而高端的塞子更注重高频和全频段表现。

所以我们拿着普通的耳塞在聆听音乐的时候,感觉齿音小或者没有,是因为当缺失高频的表现不佳的情况下,自然你也就感受不到齿音。

如何去减少齿音的表现

1. 更换耳塞升级线:

升级线通过影响各频段信号,在线材中的传输速率,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耳塞三频分布的表现:


以灰黄鹂为例,通过更换自家的W90线,在保留其他频段,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6-8khz,有一个明显的波峰的下陷。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削减了齿音,降低了人声的毛刺感。


2. 更换耳塞套和滤网:

而对于一些不可换线的耳塞,比如K3003则可以通过更换滤网和耳塞的方式,根据其声音对于不同频段声音吸收的特性,吸收一定的不同频段的声音,而达到增强或者削减 特定频段的效果。

滤网推荐:低频滤网,通过吸收高频的量,来达到削减齿音的目的。(这也只针对于K3和锋力这类可换滤网的耳塞)


耳塞套推荐:森海家的海绵套 和final的E套

前者通过松软多孔的海绵材质,吸收高频的声波,而后者则通过其内部,螺旋状的纹理,对于易衰减的高频信号,添加阻力,加快其在传播过程中的削弱。从而达到,减轻高频,削减齿音的目的。


总结:

当然齿音也不能一概而论的评定为”坏音“,如果遇上了一个口味平淡的音乐,或者增进一定的齿音量感,还能使得音乐情感更加丰满。另外每个人的人耳敏感度不一,对齿音信号接受程度也不一样。

以下也是为大家准备了一段齿音demo,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到齿音对于听感的差异。(请大家带上耳机,仔细聆听)


hifi科普:为何3000的K3齿音爆炸?5.9原道却没毛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