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列林:苏联魔山,西伯利亚人造人,诗意摔跤暴莽熊汉



竞技体育是残酷的,衡量一个运动员的好坏总是以结果至上。作为运动员,首先要能拿奖牌,他才是合格的、优秀的,然后才能谈别的。毕竟,在成王败寇的世界里没有人喜欢失败的废物。但当TA能超越比赛的输赢,离体育精神或者形而上的什么普世精神更近一点,那他就配称得上伟大了。
亚历山大·卡列林,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古典式摔跤选手,江湖绰号「西伯利亚熊」。这项运动里有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动作——「卡列林举」。如果你能够在比赛中无情地使出这招,给对手来上那么一下,那么基本上没什么悬念,冠军就是你的了。


卡列林就是古典摔跤运动的代名词,他制霸了这个运动整整13年。制霸的意思是,在这13年里他没有输过一场比赛:奥运会金牌3枚; 世锦赛金牌9枚。甚至在其中10年间里,他没有在比赛中输过一分,这听上去是不是很残暴?







图 亚历山大卡列林,制霸摔跤13年
有一次,美国的时代周刊采访他,问他这辈子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他说,是徒手把一个比他体重重一倍的冰箱搬到8楼的公寓里。这是一个身高191cm,体重130kg的壮汉。当然,冰箱战胜大汉,这只是一个玩笑罢了。
更让全世界瞩目以及足以使他被铭记的一个理由是,街霸里面「苏联大壮」的桑吉尔夫的原型,就是他。另外,街霸中另一个角色,亚历山大·查拉佐夫的招式也借鉴了他招牌的「卡列林举」。
古典式摔跤的历史相当悠久,往前可以推算至古希腊罗马时代。在实战当中,人们早就证实了摔跤绝对比拳头更能KO对手,毕竟,一拳制胜的例子还是少数的,比如在MMA这类的综合格斗中摔跤还是占主导地位。
在奥运所有的摔跤类项目中古典式摔跤难度是最大的,对人的要求也是最高的。原因很简单——抓衣服,拌腿这种招式是容易发力的,而徒手抓住一个壮汉光溜溜的上身将其摔倒是很不容易的。这使得古典式摔跤对绝对力量的绝对依赖。因此古典式摔跤选手是所有项目运动员中肌肉力量训练最全面的,完全不留死角。




展示肌肉的卡列林
如果你还记得街霸里的那个抱身大摔的动作的话——就是当对手绝望的脸朝下四肢张开趴在垫子上拼尽全力避免被卡列林蹂躏的时候,卡列林就会微笑着抱起他,搬起来往垫子上一扔,然后比赛就结束了。在轻量级比赛中,这种技术并不罕见,不过在130公斤的超重量级比赛中是很难想有人可以这样毫不留情地蹂躏对手,这完全不是势均力敌的对抗。

图4. 《美国队长》剧照,总有阴谋论者怀疑卡列林是这样打一针,再用整个莫斯科城的电力烤1分钟制造的怪兽。
卡列林的强壮已经超乎想象。人类是不可能这么壮的,西方的有些阴谋论认为其实卡列林并不是人类,是邪恶的苏联科学家秘密研制的生物武器,是类似「美国队长」、「冬日战士」这种怪物。他真正的对手应该是美国埃勃拉姆斯主战坦克,正确使用卡列林的方式是命令他徒手冲上坦克,掀开坦克入口舱盖然后杀死所有乘员。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著名黑苏游戏《红色警戒2 尤里的复仇》中的狂兽人?其实很多人相信这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无情的失败找回一点面子而已。

. Next time we meet, I'm gonna break your arms!
「失败的人都是已经做好失败准备的人。」卡列林是这么看这帮loser的。
在西方人看来,西伯利亚基本就是世界的尽头了,这个距离莫斯科2800公里的蛮荒之地除了劳改营什么都没有。冬天气温能达到零下50度,一年中有半年都被冰雪覆盖。皮草在这里不是奢侈品,是生活必需品。新西伯利亚作为大城市也不像西方那么灯红酒绿,到处是灰色的赫鲁晓夫楼,到处散发着专制的味道。就连欧洲的俄罗斯人也认为这里除了熊什么也没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管这里叫「死屋」。


图6. 如今的新西伯利亚,很漂亮的城市
1967年卡列林就出生在这里,一个重13斤的巨婴,一个名副其实的西伯利亚人。西伯利亚人热爱冬天,孩子们喜欢冬季运动:滑冰、滑雪、冰球什么的。西伯利亚人的眼睛善于在单调的皑皑白雪中发现色彩。
「我热爱西伯利亚,我就是西伯利亚人。不过我的祖辈跟我完全不一样,他们是欧洲人。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和斯大林系统地把俄罗斯知识分子们送到新西伯利亚,在这里建大学和科学院。所以这里的市民可不一般,他们都是知识分子,都是些聪明人,看看我你们就知道新西伯利亚人多聪明了。」卡列林自豪地说。
图


. 卡列林眼中的自己:西伯利亚人最聪明
卡列林从小就热爱运动,喜欢滑冰、打猎,还在一家俱乐部练游泳。他并不喜欢摔跤。不过他的块头实在是太大了,个头13岁就超过了父亲,摔跤教练相中了他,不止一次劝说他加入摔跤队,终于,他决定试一试。
力量是不可能完全通过天赋得到的。当卡列林13岁开始训练的时候其实很弱,教练面对的是一个块头很大,但弱不禁风的男孩,他甚至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在教练的启发下他很快适应并热爱了苏联式残酷又艰苦的训练,很快就能一口气做42个引体向上了。
职业体育总是和伤病相伴。一个乒乓球运动员都有可能受伤,何况摔跤。15岁的卡列林在一次少年组比赛中摔断了腿。妈妈把他的摔跤服烧掉,不许他再训练,但是卡列林说:「为了这个运动我都断了一条腿了,不可能就这么放弃掉。」
不能练下半身就狂练上半身,卡列林开始在湖里划船,每天划到双手鲜血直流。与此同时卡列林的心智也开始和他的肌肉一样疯狂膨胀,除了肌肉之外,他也用各种俄罗斯文学艺术填满自己。在不能正常训练的日子里他读最有名的名著:屠格涅夫、德莱赛、斯特林堡。他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家是布加尔科夫。后来他还喜欢上了歌剧和芭蕾,开始背诵叶赛宁的诗。在比赛之余,他甚至开始写诗。
一个诗意与野莽并存的西伯利亚汉子就这么一步步诞生了,荒蛮之地上的诗意在卡列林身上有了很强的体验,不管外人是怎么偏见地把他当做一个筋肉熊汉,他对自己、对摔跤总有不同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就来源于诗歌。

图 苏联时代初出茅庐的青年卡列林
「摔跤就像是诗歌,」卡列林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怎么理解诗,诗带给你何种感动完全是个人的。只有摔跤选手才懂诗。我有诗人一样疯狂的幻想,我想在摔跤场上做那些没有人做过的动作,创造那些没有人创造过的奇迹。我要把对手举起来摔倒,为了这个疯狂的梦想,我像诗人字斟句酌锤炼自己的文字一样锤炼自己的身体,我要把比赛变成自己的诗。」
在传奇开始前,卡列林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失败。1986年的世锦赛中卡列林以1:0输给了当时的世界冠军Igor Rostorotsky.
次年他获得了世界摔跤青年组冠军,并获得了1988年汉城奥运的参赛资格。为了胜利卡列林开始玩命,每天早晨很早就起床,光着膀子在西伯利亚森林齐腰深的大雪中跑两个小时,「然后你全身就都是汗水和雪水了。这时候回家,在筋疲力尽中爬上床打着呼噜睡个回笼觉最舒服了,我们西伯利亚人就是这么放松的。」

这简直就是一头西伯利亚棕熊在操练。

图9. 美国人眼中的卡列林:给他一个古拉格瞪视
1988年奥运会,卡列林开始了他的传奇,在比赛中大获全胜,招牌必杀「卡列林举」也炼成了。在半决赛中遇到的选手被他吓得主动倒地认输。
「丢了比赛不可耻,丢了颜面才可耻。」 对于被吓跑的对手,西伯利亚熊完全不屑。有记者评论说,「卡列林古拉格式的冷酷瞪视,是奥运赛场上最恐怖的时刻。」估计很多跟他同台竞技的摔跤选手会无比认同这种说法!
没事儿不要靠近卡列林,极度危险。
卡列林虽然恐怖,但是他并不是真的「熊」,也不是苏联人搞出来的「西伯利亚人造人」。胜利的背后除了汗水没有别的什么。
「我日常的训练量是对手们一辈子见都没见过的。”」但是努力除了带来了荣耀有时也会带来伤病。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前卡列林遭遇了严重脑震荡,队医几乎把他移出了参赛名单。1993年的世锦赛在对阵Matt Ghaffari时被折断了两根肋骨。1996年欧洲冠军赛中有胸肌撕裂,医生断言他右臂几个月都不能动了。但在这种情况下卡列林还是赢得了欧洲冠军。三个月后伤势痊愈,顺利拿下1996年的奥运金牌。
无论你多牛,竞技体育都是后浪推前浪,再伟大的运动员也有老去的一天。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的决赛场上,卡列林无法再使出卡列林举,比赛被拖到了加时阶段,离终场还有5秒钟时,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美国选手Rulon Gardner终结了西伯利亚熊的制霸,这是「美国摔跤史上最伟大的一天。」美国摔跤队教练说。


这可以是美国摔跤史上最伟大的一天,但最伟大的摔跤运动员还是卡列林。因为他的职业生涯中只败了两次,一次是开始,一次是结束。
跟传统的苏俄职业运动员不同,卡列林的生活挺丰富多彩的,在赛场之外他也有自己的一番事业。卡列林热爱文学和艺术,先是在新西伯利亚交通大学读书,然后又进了内务部的军校学习。1998年以摔跤运动防背摔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博士学位,2002年拿到了体育教育学的教授资格。1995年到1999年在俄罗斯海关工作,以上校军衔退伍。这些基本都是在他运动生涯全盛时期完成的。1999年普京大帝邀请他加入统一俄罗斯党,代表新西伯利亚地区加入国家杜马。2007年又代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加入国家杜马,负责外交事务。
这样的经历听上去非常施瓦辛格,不过跟美国那种好莱坞转型后的明星+金元政治不同,卡列林主要靠的还是自己,而非州长先生,靠的是来自肯尼迪家族的老婆。现在卡列林的政治生涯顺风顺水、呼风唤雨,主要还是得益于他的政治远见,押对了宝,跟对了人,毕竟有普京在,再加上自己的历史地位,肯定有一盘属于自己的铁打的政治阵营。


和普京一起出镜的政客卡列林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卡列林,就是一个稳健的俄罗斯政客,西伯利亚的台柱子。可是,政治并不能驯服他心中所有的野性,他对政治圈的生活还是牢骚满腹的。
「他们告诉我要留头发,说政治家不能剃光头。他们告诉我不能再开SUV了,要开轿车。可是看看我的块头,轿车哪坐的进去啊。最后我受不了了。『你们是不是要让我烫头,描眉画眼涂口红才开心啊?』我就是我,选民们投票给他们熟悉的我,不是你们包装以后的我,我不用假装成另外一个人讨大家喜欢。」
放眼整个地球,再也找不到这么「心有猛虎」又「细嗅叶赛宁」的铁人了,估计除了俄罗斯这种铁血又浪漫的地方,也再难培育出一个狞笑中带着诗意的魔山老怪。
卡列林这一辈子,足够很多人津津乐道好几代,而现在,我只想去再狠狠地搓几局街霸,然后再瞅两眼,胜利动画里出现的末代总书记,戈尔巴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