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5.11 脑科学日报| 研究了一辈子PD,自己得病后却觉得幸运

2023-05-11 11:13 作者:brainnews--杏仁核学堂  | 我要投稿

第1728期 脑科学日报

2023年5月11日

科 学 时 讯


1,PNAS:科学家激活了视网膜中的休眠细胞,视网膜再生有了新希望来源:生物通


遗传性视网膜变性是由眼睛后部视网膜中感光细胞的丧失引起的。一个有希望的途径是使用干细胞产生可以移植到患者眼睛中的光感受器,但这项技术现在面临着重大挑战,阻碍了它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近日,蒙特里萨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在视网膜中休眠的神经胶质细胞可以被诱导转化为与锥状光感受器共享某些特性的细胞,锥状光感受器允许人们做一些事情,比如感知颜色、阅读和驾驶。研究人员现在已经确定了两个基因,当在这些被称为Müller细胞的休眠细胞中表达时,可以将它们转化为视网膜神经元。

阅读链接:PNAS:科学家激活了视网膜中的休眠细胞,视网膜再生有了新希望


2,Pharmacological Research:黄皮酰胺抑制PKCα-ALOX5轴缓解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脂质氧化损伤来源:抗应激研究中心


近日,暨南大学何蓉蓉教授团队从植物Clausena lansium (Lour.) Skeels叶子中分离出来一种天然的吡咯烷酮化合物黄皮酰胺(Clau),在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进一步发现Clau通过抑制ALOX5激活可以缓解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并改善PD模型小鼠的行为障碍。该研究证明了Clau通过直接抑制脂肪氧化酶ALOX5激活来缓解脂质过氧化,从而改善了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和PD模型小鼠的行为障碍。因此,Clau可作为PD治疗的候选药物,其抗脂质过氧化机制可延缓神经退行性进展。

阅读链接:Pharmacological Research:黄皮酰胺抑制PKCα-ALOX5轴缓解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脂质氧化损伤


3,Life Medicine:中国衰老标志物研究联合体发布脑衰老标志物专家共识来源:老顽童说

近日,中国衰老标志物研究联合体(ABC)召集脑衰老相关领域专家召开学术研讨会,根据文献报道和国内同行研究基础,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意见形成专家共识,推荐可反映脑衰老的生物标志物,以期评估个体脑衰老程度(现在有多老)、脑衰老速度(衰老有多快)和预测脑衰老相关疾病风险(距离疾病有多远)等临床问题。

阅读链接:Life Medicine:中国衰老标志物研究联合体发布脑衰老标志物专家共识


4,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卒中前体力活动与入院时血肿体积和脑出血的临床结局相关来源:SVN俱乐部

卒中前体力活动(PA)与脑出血(ICH)后的结局改善有关,但其与ICH体积的关系尚不明确。近日,来自来自瑞典哥德堡萨尔格伦斯卡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探究了卒中前体力活动与特定部位血肿体积和ICH临床结局的关系。该研究纳入2014~2019年间3家医院收治的所有原发性ICH患者,发现脑出血前≥4小时/周的轻度体力活动与深部和脑叶部位的较小血肿体积相关。身体活跃的脑出血患者发生轻型卒中的可能性更高,有良好的1周功能状态及90天生存率,部分原因是由入院时较小的血肿体积介导的。

阅读链接: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卒中前体力活动与入院时血肿体积和脑出血的临床结局相关


5,Science Advances:吉挺/牛庆生团队揭示驯化对蜜蜂进化的重要影响来源:iNature

动植物驯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形式之一,尽管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在全球广泛商业化饲养,但由于难以实现完全可控的交配,学界长期认为其未被完全驯化。在进行起源与进化相关的群体遗传学分析时,如若将经过高度人工干预的物种样本视为野生群体,势必会导致结果出现偏差,这可能是近年间不断有新的西方蜜蜂系(lineage)和亚种被报道的重要原因。近日,扬州大学吉挺团队与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牛庆生团队等以我国独特地方资源东北黑蜂(Dongbei bee)为研究对象,系统阐释了人工驯养对物种进化的巨大影响,并在全球首次提出蜜蜂品种的概念。该研究首次提出,被驯养蜂群应明确畜牧学品种和地方品种的概念,并给出了初步定义。对蜜蜂品种和地方品种的恰当评估将有助于更好地认知其进化和驯化进程,从而有望避免更多潜在的“人造”系或亚种将来被错误报道。

阅读链接:Science Advances:吉挺/牛庆生团队揭示驯化对蜜蜂进化的重要影响


6,Science:研究了一辈子帕金森,自己得病后,他反而觉得「真幸运」……来源:药明康德

2021年7月,匹兹堡大学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所主任蒂姆·格林纳米尔(Tim Greenamyre)博士患上了帕金森病。在过去的30余年,他一直致力于研究治疗、乃至治愈这种疾病的方法。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开发了一个广泛使用的PD动物模型,并且对于确定PD的环境诱因做出了关键贡献。然而,这项研究工作使他接触到了能够在啮齿动物中诱发PD的化学物质,这很可能是导致他自身患病的一个因素。在不熟悉的人看来,他几乎没有显示出任何疾病的迹象。就目前看来,格林纳米尔博士表示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帮助。更为讽刺的是,在专攻PD的研究人员认为该领域充满新希望之际,格林纳米尔博士却被诊断为PD。不过,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可能终于能够找到减缓或阻断这种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方法,这种乐观态度源于几十年来的研究积累。格林纳米尔博士表示,被确诊患有帕金森病从来不是好消息,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时代,现在恰好是确诊帕金森病的历史最佳时机。

阅读链接:Science:研究了一辈子帕金森,自己得病后,他反而觉得「真幸运」……


7Science Advances:乐观者和悲观者,谁的考试成绩更好?来源:SelfCulturalPsy

过去,心理学家已经分析了预测和期望如何在受控的实验室环境中影响个人的情绪和前景。近日,来自迈阿密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对本科生最重要的东西——他们的考试成绩——来调查人类期望的起伏。

研究数据显示,人们表现出所谓的 "乐观的学习偏差",这意味着他们倾向于从积极的而非消极的意外中学习更多。大多数学生表现出乐观的学习偏差,即当他们做得比预期的好时学到更多。然而,还有一组学生在整个学期中更加持续悲观,这进一步妨碍了他们做出准确的预期,并预测了未来更多的焦虑症状。对PEs的敏感加上对消极PEs的厌恶可能导致对世界悲观且不准确的预测,从而导致焦虑。

阅读链接:Science Advances:乐观者和悲观者,谁的考试成绩更好?


8,Science:社会归属感干预可提高学生在大学的成功率,增加学生完成第一年学业的比例来源:ScienceAAAS在美国,不同种族-族群和社会经济群体获得大学学位的可能性极不平等。在多数情况下,那些旨在通过促进帮助学生坚持上完大学的各种项目的效果也因人而异。一项随机对照实验对美国22所四年制大学的26911名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以社会归属感为重点的低成本、简短的在线干预可对大学生的成功和公平起推动作用,在那些历史上成功率较低的群体中这一发现尤为明显。

阅读连接:

Science:社会归属感干预可提高学生在大学的成功率,增加学生完成第一年学业的比例


审校:Simon


5.11 脑科学日报| 研究了一辈子PD,自己得病后却觉得幸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