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庙添秀色 百年红棉耀南天
黄淼章
广州南海神庙的管理人员,昨天给我发来了几张古庙木棉花开的照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本世纪初,我曾经在南海神庙工作过一段时间,三年疫情过后,今年古庙木棉开的又红又多又大,灿若云霞。这几张红棉照片引起了我的一份感慨,可惜我不在广州,不能前往古庙亲睹木棉花开耀古庙的盛况,只能对古庙木棉照片做一些怀念和遐想。
南海神庙位于广州黄埔庙头村,又称波罗庙。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隋文帝下诏在广州立祠祀南海神,唐代以来经历代扩建重修,并派官员代表皇帝到庙举行祭海庆典。南海神庙是中国历代帝王祭海的场所,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址,又是中国四大海神庙中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古神庙。古庙前有码头,中外海舶进入广州依例都派员到庙内拜祭,求南海神保佑,海不扬波,万里波澄。
记得1991年2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第一次到广州考察海上丝绸之路的有关文化遗址。笔者当时在广州文物管理部门工作,南海神庙是我们的下属文物保护单位,因此有幸参加了广州的整个考察活动,并负责在南海神庙的接待和讲解工作,下面是当年的一段记录: 根据中国方面的安排,广州南海神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在中国的第一个海丝遗址考察点。那天早上,我们一早来到南海神庙,突然发现庙内庭院两棵古老的木棉似乎通了灵性,绽开了火红的花朵,给千年古祠带来无限春意,而当时广州市内还没有一棵木棉开花。 于是我灵机一动,在讲解中加入了古庙的木棉也提前开花迎接来自海上丝绸之路的友好使者的词语。观此美景,前来考察的许多外国来宾啧啧称奇,纷纷举起了相机拍下千年神庙木棉花开灿烂的壮观场景。
木棉是一种生长在热带的乔木,为岭南名树,是广东的特产。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廷进贡烽火 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据说此烽火树即木棉树。广州人对木棉有着特殊的情感,这是因为木棉一直陪伴和造福岭南。古粤人以木棉为棉絮,做棉衣、棉被、枕垫等;木棉花还可以做药,经采集晒干,拆除杂质和清理洁净后,用水煎服,即可清热祛湿。
早在1931年,木棉花就曾被定为广州市花。1959年,当时的广州市长朱光曾赋诗《望江南·广州好》 50首,其中有“广州好,人道木棉雄。落叶开花飞火风,参天擎日舞丹龙”之句,对木棉予以高度赞扬。
1982年6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再一次将木棉花定为市花。其入选的理由是:广州历史上盛种红棉,如南海神庙、越秀山下至今仍保留着多株古老红木棉树。木棉树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当木棉树叶落尽时开始开花,花为五瓣,又大又红,木棉树高大挺拔,不管生于何处,都要比旁边的树高出一截,以争取阳光雨露。当春天到来,木棉花开之时,花满枝头,灿如红霞,像一支支燃烧着的巨大火炬将南天映得通红,蔚为壮观。木棉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艳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 英雄花。
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在广州隆重开幕。在开幕式第二幕 《大地之水》中,以木棉花大做文章,木棉花的美感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柔美与刚强的结合,展现出岭南人外柔内刚的气质与处事作风。
古代广州木棉树种植甚广,其中以南海神庙前的十余株最为古老和著名。每年农历二月,木棉花盛开,每天来古庙观者达数千人,场面非常热闹。早在三百多年前,著名的清初岭南三大家之一的屈大均就非常喜欢南海神庙的古木棉,并倾注了其真挚的感情。屈大均赋诗《南海神庙古木棉花歌》云:“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天南树树皆烽火,不及攀枝花可怜。南海祠前十余树,祝融旌节花中驻。烛龙衍出似金盘,火凤巢来成绛羽。”
诗中把木棉比作巨大的红珊瑚,并形象地赞美了木棉花绚丽多姿的景色。
如今,南海神庙中没有古柏劲松,波罗古树也难寻芳影,唯有几棵古老的木棉,给古庙增添无限风采。
另一位“岭南三大家”的陈恭尹也非常喜欢南海神庙的木棉,留下了一系列赞颂木棉的诗歌。其中《木棉花歌》称赞木棉为英雄树,为后人传唱。
“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华开。 有如尧时十日出沧海,又似魏宫万炬环高台。 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 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当然,历史上礼赞南海神庙木棉的诗歌远远不止这些。诗以花起,花以诗贵,花开似红霞,灿烂耀南天,南海神庙木棉树因此享誉南粤大地。
现在神庙庭院仍保留有两棵古木棉,久经百年风霜,挺拔依然。广州市园林专家十分推崇这两棵古木棉,因为它的树龄已达二百余年,而且花开得特别早,又特别大,当广州市内的木棉还在含苞时,古庙的木棉已经怒放了,其躯干宏伟如苍龙,拔地参天, 据有关专家测定,其中一棵木棉已有264年历史了,要四人才能合抱。每逢早春二月的南海神诞,木棉花开,如虬的古枝,绽满了又大又红灿若红霞的花朵,像两支巨大的火炬,照耀着千年古庙,庭院西边的一棵木棉早年受雷击,树干中上部被击断,但古老的躯干仍傲然挺拔,伸出不少巨大横枝,顽强地生长着,和东边木棉遥遥相对,宛若一对忠实的情侣,诉说着不尽的情话;又像两位忠实的百岁卫士,护卫着南海神庙,千年古庙添秀色,百年红棉耀南天。
何媒矩阵:广东省文化学会何媒工作室、《时代中国》杂志
图片提供:广州海事博物馆
作者:黄淼章(授权何媒矩阵发布)
责任编辑:何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