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社会学词典】文化悲剧

2022-12-05 13:37 作者:就叫余风同学吧  | 我要投稿

文化悲剧(tragedy of culture)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Georg Simmel)把文化分为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客观文化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创造的一切成果”,既可以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也可以指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如制度、文化、宗教、艺术等。主观文化则是“社会个体创造、控制、吸收、理解各种客观文化的能力”,个体将客观文化内化为主观文化。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之间应该是互相影响,共同塑造的关系。但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劳动分工日益专业化、精细化,作为个体的人们逐渐“丧失对整体文化的感受力和对其加以控制的能力”,也就是说,客观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控制了人们的个体文化的发展。这体现在个人文化创造力的衰落,虽然社会知识生产仍然在进步,但个体获取知识的能力在下降。个人在社会给定的劳动分工中重复着机械的动作,难以看出自己有什么价值,而这种精细化的社会分工又让个体难以看清社会全貌,从整体上把握客观文化。客观文化的扩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影响,现代社会被一种同质性的生活方式拉平,这种情况导致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变化。例如,“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而今天只需要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展开通讯。这些方面的变化的积极方面在于人们可以享有更多的自由,自己支配自己的生活节奏,但问题在于,这些文化都是客观文化的范畴,个人没有参与进这个客观文化变迁的过程中,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同时,我们也逐渐被困在客观文化的牢笼之中。正如我们的世界充斥这各种信息,一方面可以无限制获取它们,而另一方面我们又困于“信息茧房”之中无法自拔,人也就此异化。这就是“文化悲剧”,造就这种情况的正是“货币经济下的交换以及劳动分工”,货币使得人们将一切事物相对化,人们将一切现象“物化”,可能导致人们自身的异化和意义的危机。

【社会学词典】文化悲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