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须知】施工图阶段如何控制景观成本
随着人们对环境需求和景观对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对景观项目成本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近些年市场调控政策的不断颁布,对成本控制的要求也同样越来越高,因此,对设计师而言,掌握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来保证景观的品质就至关重要了。
景观成本包含哪些内容?

01景观成本决定因素
景观成本包含的内容,设计师的理解和甲方景观管理者的理解有一些偏差的。不同公司的景观成本包含内容是大同小异,但这些小异,会导致单方价格相差较大。
比如分析景观成本的决定元素,从成本清单出发,从感官转变为数据可以基本归纳分为软景、硬景、构筑物、水电及部品四大类。
软景:指住区内的乔木、灌木、地被、草坪、花卉。
硬景:指单元口前室外客厅、儿童老人活动广场、商业街、车行/人行道路、停车位等面层硬化空间。
构筑物:指廊亭、景墙、雕塑、种植池、特色小品、景观大门等风格化元素。
水电及部品:照明设施、景观给排水设施、座椅、垃圾桶、活动器材等。
02景观成本的控制阶段
◆ 设计任务书编制阶段
在设计任务书编制阶段,就要严格核对红线内、红线外的景观面积的计算,尤其是架空层的装饰、屋顶花园、海绵城市的做法、红线外道路和绿化改造等。
◆ 招标阶段
在招标阶段,对工艺工法的要求、苗木选型标准等内容,主要保证投标方的报价中包含的各种要求。
◆ 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的把控,一是严控样板段的标准,二是控制变更,三是理顺各种收尾零星工程产生的费用。
总之,景观设计从方案到落地,效果还原度差的主要原因就是对成本造价的预估不准,以及对施工的工艺工法的价格了解不足。

根据客户关注点加大重点投入,不同产品的景观成本投入重点应不同,在客户关注的地方可以适当多的投入成本,而在客户敏感度低的地方在保证安全质量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成本投入,才是正确的成本优化方向。


03景观成本构成因素

◆石材加工成本对比
从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同颜色,同厚度机切面和烧面价格是最低的。随着厚度的增加,成本增长率就越高。

◆花岗岩加工成本对比
这组数据是分析的最常用质感不同颜色价格差异。可以清晰看出,中国黑的成本远远高于其他颜色的成本。

异形加工的成本是在常规尺寸基础上成倍增加。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要尽量选择规则的石材,选用基础的颜色和最基础的质感。

◆仿石材、透水砖价格对比
这些比天然石材整个单价要低一些。石英砖,常规人行路面10厚差不多了,18厚一般用在车行路面上,因为强度足够所以18厚也足够了,这个价格比天然石材用在车行路上价格低下了很多,给节省造价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竹木、防腐木、塑木价格对比
在项目中,竹木、防腐木、塑木这类也用的特别多,这些天然木材价格差异并不大。常用材料很多,大家可以根据项目需要跟厂家交流。这里拿典型的材料进行分析对比,主要提供给大家一个思路,在材料的选择上哪方面可以进行优化。

◆道路成本对比
在能控制车行路比较厚的构造做法,除了消防通道必须要走的基层和面层外,在一些游园路上可以适当缩减道路的宽度(不是特别重要的道路),在不影响效果的情况下,这也是一个优化的方法和思路。

◆景墙成本分析
4m高景墙,一面石材,一面真石漆比双面石材干挂每米成本减少850元左右。

◆廊架成本分析
高度增加了造价就会增加三分之一以上,高度增加了成本也是翻倍的增加。

◆围墙成本对比

◆廊架成本分析

◆水景成本分析


◆植物成本分析
乔木种植密度:乔木数量/绿化面积=乔木种植密度;散置种植密度:散置灌木株数/绿化面积=散置灌木种植密度;
大乔木指胸径在20cm以上的乔木;中小乔木指胸径在20cm以下,含胸径20cm的乔木;
绿化造价控制,除了以下控制指标,还应考虑不确定的名贵树种选择的比例、各类意见等因素,以及某一类材料数量的增加,譬如特大乔木,或者地被大面积增加等都会引起指标的变化。

综上可知,以下几个要点是景观构成的因素:
(1)硬景、软景、水景面积比率高低,决定硬景成本高低
(2)石材所占比率高低,决定了硬景成本高低
(3)乔木造价高低,决定了软景成本高低
(4)控制灌木面积比率是降低软景成本有效途径
04景观成本控制措施
◆控制石材面积
(1)主入口使用石材,其余部分使用可以使用效果达标的替代材料。
(2) 造价较低的项目,道牙不用石材(一般花岗岩路牙造价45-60 元/米左右,混凝土预制路牙造价20-35 元/米左右),花池景墙立面少选石材。立面材料如树池,景墙等可以选择和建筑相同或相近的材料进行搭配,根据西班牙风格的景观效果,真石漆等喷涂材料也是不错的选择。

◆控制石材规格
(1)所有尺寸尽量符合300模数,尽量使用或利用市场上通行的材料规格来进行设计,节省材料的损耗,石材规格易在5种以内(包括道路及广场尺寸也应控制模数,避免切割损耗提高成本)。


(2)避免使用超规格板及石材异形加工。

(3)根据不同位置合理确定石材厚度,主要部位石材选择:
1)压顶50mm厚 ;2)非行车道地面20mm厚 (荔枝面采用30mm厚);3)行车道地面40-50mm厚 ;4)立面20mm厚;5)踏面30mm厚 ;石材尽量采用本地货源。

◆控制石材种类
硬质景观中地面所采用的石材不宜超过3种,主要出入口及节点上的石材种类不宜超过5种;(铺装拼花过于复杂切割复杂需要异形加工、铺装人工费高、材料损耗率高)。

◆控制材料铺贴方式
尽量使用规整铺装,减少碎拼(规则铺装比碎拼的人工成本便宜一倍)。


◆基层构造标准化
硬景中基层占整个硬景平均造价的30%左右,基层做法尽量标准化,避免浪费。
(1)人行道结构做法为:1)素土夯实(密实度达到93%);2)100mm厚C15砼;
(2)消防车道、机动车道结构做法为:1)素土夯实(密实度达到93%);2)200mm 厚C20砼;
(3)沙池结构做法为:1)素土夯实(密实度达到93%);2)100mm厚C15砼;
(4)水景(水池)结构做法为:1)素土夯实(密实度达到93%);2)100厚C20砼配筋;3)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4)2mm911防水或1.5厚水泥基聚合物JS防水涂膜;
(5)广场结构做法为:1)素土夯实(密实度达到93%);2)100mm厚C15砼;若广场中有机动车通过则相应部位同消防车道;
(6)所有钢筋砼台阶修改为砖砌筑台阶。

◆控制构筑物数量
(1)控制硬景中构筑的数量,构筑物起到点缀效果即可(已甲方确认过的方案为准)。


(2)车库出入口花架已不再流行,更经济美观的处理手法就是开车人视线内的立面处理。(花架建造成本30~50万)车库立面处理成本5~8万,节约25万左右。


◆控制水景规模
(1)如无必要,避免做景观大湖,可在入口或景观节点设计小水景做点睛之笔,烘托小区的精致和趣味。

◆采用成品/部品
灯具、垃圾桶、花钵、座椅等部品,挑选合格的成品,不仅节约时间,更节约成本。
◆雕塑材料
雕塑采用仿砂岩及玻璃钢代替石材、铸铁、铸铜,成品标准化节约成本。
◆控制景观构图
设计中大量利用现有的地形产生直线作为景观构成;曲线及弧线则选取合适的材料进行搭配和控制。
◆加大软景比例,增加草坪空间
适当加大软景比例,增加大草坪空间,不仅能提升景观层次,营造舒适的景观空间,更能节约成本。


◆控制植物品种
根据当前市场行情,避免使用稀缺性树种。但一级节点的绿化需要在效果和价格上权衡。价格不是太离谱的情况下,应该保证原设计要求。在限额成本下,调整次要景观树种,保证整体绿量。

总结:
从施工图阶段来分析,控制要点做到这些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1) 石材尺寸:不符合300模数的规格会极大影响出材率,导致价格高涨。包括道路及广场尺寸也应控制模数,避免切割损耗提高成本;
(2)石材厚度:20毫米板材比50毫米板材便宜50%以上。
(3)铺贴方式:规则铺装比碎拼的人工成本便宜一倍,碎拼人工价=材料价。尽量使用规整铺装,减少碎拼;
(4)面层处理方式:机切面/烧毛面(X) < 荔枝面(X+10) < 斧凿面/自然面(X+20);
(5) 造价较低的项目,道牙不用石材,花池景墙立面少选石材;
(6)灯具、垃圾桶、花钵、座椅等部品,挑选合格的成品来节约成本;
(7) 雕塑采用仿砂岩及玻璃钢代替石材、铸铁、铸铜,成品标准化节约成本;
(8)无必要情况下,避免做景观大湖,大面积水景也可以用旱溪代替。

配合视频食用效果更佳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