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第一章第6课时——常用的仪器与使用方式

2023-07-24 11:06 作者:白宣瑶  | 我要投稿

第六课时 到实验室去-常用仪器与使用方式

1、反应容器:在容器中能进行化学实验,发生化学变化的仪器。

⑴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锅。

⑵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垫石棉网)。

2、存放容器

⑴广口瓶:存放固体、颗粒、粉末。

⑵细口瓶:存放液体。

⑶滴瓶:存放少量液体,专瓶专用。

⑷集气瓶:收集气体。

3、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

4、计量仪器:托盘、天平、量筒。

5、分离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6、取用仪器

⑴药匙(纸槽):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固体。

⑵镊子:块状或较大固体。

⑶胶头滴管:取用少量液体。

7、夹持仪器:铁架台、试管架、坩埚钳。

8、其他仪器: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温度计等。

❀试管

⑴常温、加热均可以使用,用作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

⑵溶解少量固体、收集少量气体。

⑶注意事项

①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有水珠,不能忽冷忽热,使用前需要预热,防止受热不均匀炸裂。

②加热时试管夹夹在距离试管口的三分之一处或试管中上部,试管夹要从下往上套入试管,手拿试管长柄,不碰短柄。

③试管里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防止溅出烫伤。

④加热时要略微倾斜以增大加热面积。

⑤加热时试管口不能面向他人或自己。

❀蒸发皿:蒸发溶液以获得晶体的小白碗。

❀燃烧匙:类似于一个汤勺,做燃烧实验的容器。

❀坩埚:可以煅烧物质,配合坩埚钳。

❀烧杯

⑴溶解固体、配置溶液、稀释溶液。

⑵作较大量物质之间的反应容器。

⑶注意事项

①受热时保持外壁干燥。

②在烧杯底部垫石棉网。

③⑶液体容量不超过三分之一。

④溶解固体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烧瓶

❀锥形瓶

❀广口瓶:存放固体药品、颗粒、粉末。

❀细口瓶:存放液体药品。

⑴细口瓶有磨砂玻璃塞与橡胶塞两种盖子,普遍使用磨砂玻璃塞。

⑵存放碱性溶液用橡胶塞,防止碱性物质与玻璃反应生成的物质粘住瓶口。

❀滴瓶

❀集气瓶:瓶口磨砂过的收集气体的玻璃仪器。

⑴收集储存少量气体,收集后需要盖毛玻璃片,无塞子。

⑵在瓶内做物质燃烧实验时,需要在瓶底铺一层细沙。

❀酒精灯:常用的加热仪器。

⑴使用前先放稳,调节灯芯以保持充分燃烧。

⑵酒精量不超过三分之二,不少于三分之一。

⑶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⑷禁止用一个点燃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

⑸使用外焰加热,防止灯芯与仪器接触。

⑹使用完要用灯帽盖灭,禁止用嘴吹灭,盖帽要连续盖两次。

⑺不小心碰倒点燃的酒精灯需要用湿毛巾或沙土盖灭,严禁用水。

❀托盘天平

⑴托盘天平的砝码为整克数(5g、10g、50g、100g),游码以0.1g为单位。

⑵称量的精度到0.1g。

⑶使用天平遵循左物右码,计算方式为左盘=右盘+游码(无论是否放对)。

⑷称量时左右各放一张称量纸,防止托盘腐蚀。

⑸易潮解的药品(如氢氧化钠NaOH)需要放在烧杯内称量。

❀量筒

⑴只能量取液体,不能加热,不能当做反应容器,不能配置溶液或稀释溶液,常与胶头滴管共同使用。

⑵读数时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仰视读数,读数偏小;俯视读数,读数偏大。

⑶读数时精确到0.1ml。

⑸量筒读数与实际液体体积大小的关系

①俯视读数:读数>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

②平视读数:读数=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

③仰视读数:读数<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

❀漏斗

❀长颈漏斗:制取气体,从长颈漏斗中往液体中添加新液体时,需要将导管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溢出。

❀分液漏斗:有活塞,可以控制液体流速从而控制反应速率,无需液封。

❀药匙

❀镊子

❀胶头滴管

⑴一种是与滴瓶配套的专用型,只能取滴瓶内的液体,专瓶专用。

⑵一种是通用型,吸取液体滴加后,需要立即清洗。

⑶注意事项

①使用时垂直悬空在容器上方,不能伸进容器,更不能贴近容器壁,以免造成污染。

②取用液体后,滴管不可平放或倒放,防止药品腐蚀胶头。

❀铁架台:组装仪器需要从下往上安装仪器。

❀试管夹

❀坩埚钳

❀石棉网

❀玻璃棒

⑴用于搅拌、过滤、转移液体时引流,也可以蘸取试液。

⑵搅拌时,不能碰到仪器底部或仪器内壁。

❀试管刷

❀水槽

❀温度计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第一章第6课时——常用的仪器与使用方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