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志怪故事·耳食录(十四)

2023-05-03 15:46 作者:柳龙君  | 我要投稿

耳食录·卷六


54,南野社令

  桃江水滨有一个渔夫,一个人一条船,往来于烟波之上,卖鱼得了钱,就买酒自斟自饮。

  一天夜晚,月光笼罩江水,渔夫打渔已经停止,停船在岸边休息,有个客人到船上讨酒喝。渔夫就同他对坐饮酒。问起姓名,那人随便作了回答。两人谈风说雨,十分畅快。天将亮时,客人方才告辞而去,入夜之后又来。渔夫这天捕到的鱼比平日多一倍,买酒也就多一倍,又同客人畅饮,毫无吝惜的意思。客人笑道:“您可算是‘得鱼而不忘筌’了【得了鱼不会忘记打渔工具的功劳】。可是,您请我喝酒并未破费,我赠给您鱼也未费力,这叫做相互依靠和相互帮助吧。”渔夫很诧异,不懂这番话的意思。客人不慌不忙地说:“您别怕,我是溺死鬼。今天的鱼是我弄到的,报偿您的恩惠。今后,每天如此,给您添点酒钱。”渔夫本来性情开朗,听了这话很高兴。从此,捕鱼经常满网,估计这是得自鬼的力量,白天捕鱼买酒,夜晚同鬼畅饮,鸡鸣而止,这样已经快半年了。

  一天晚上,酒喝到一半,鬼郁郁不乐,问他怎么回事,鬼说:“明天有了替身,要同您分别了。”神色很是凄恻,渔夫也觉得失意。第二天在旁边看,有一个妇女带着孩子来到河边,自己投了水。孩子依恋母亲,也跟着跳水。渔夫心里知道这是鬼干的,很为她难过,想救她,却没有办法。不大一会儿,那妇女拉着孩子冲出水面。趔趄上了岸,像是水里有人推她上岸。渔夫感到惊讶,以为鬼不能加害于她。入夜,鬼又来了,说:“我今天本应得到替身,但是死一个妇女,还得害死她的儿子,我不忍心,情愿永远身在水乡,做个水国臣民。所以今晚又能陪您喝酒了。”渔夫更加敬重他,认为他身死之后仁慈之心更加深厚了。于是纵情畅饮,二人成为莫逆之交。

  几年后。鬼又来告辞,说:“我从前的一念之善,赢得了冥王的赞许,为我转奏上帝,任命我为南野某村的社令,明天走马上任去了。您若怀念老友,可以前来相访。虽然不能相见,但一定会接待您。”渔夫答应了,并问不能相见的缘故。鬼说:“这不是我能做主的。”于是,互道珍重,洒泪而别。

  过了几天,渔夫划着船,来到那个村子,打听社令庙的所在,前去拜访,只见村民在路边等候,见了渔夫,又惊又喜。渔夫问是什么缘故,村民说:“昨天梦见社令说:‘明天我的老友来访。你们要迎接他,款待他,替我当东道主人,千万不要怠慢他。’所以我们在此等候。”又问渔夫为何前来拜访社令。渔夫说明原委,村民无不感到惊奇。领渔夫来到祠庙,那里已经摆好了香烛酒肉等供品。渔夫上香酹酒,祷告说:“老友别来可好?如今受本乡祭祀,不愁饥渴。老友仁慈,定能为本乡造福。只是清静夜晚,江上小舟,再没有心地纯洁的人同我开怀畅饮了。”说着,不禁潸然泪下。忽然神座上刮起一股香风,撩起渔夫的衣襟,别人衣衫却纹丝不动。看到的人都很惊奇,争先邀请渔夫到家,以酒食款待,好几天还未吃遍。而且各家都有财物相赠,这都是体现神的意思。渔夫返回之前,到神像前告辞,又有香风送到船上。

  渔夫每隔几年来一次,神异的情形始终相同。

【联动:《聊斋志异·王六郎》


55,廊下物

  某甲清晨起来,看到一个怪物,长得像人,但是有两个头,自脖子上分开,正躺在台阶下大睡,还在打鼾。某甲大吃一惊,喊来家人用棍子打它。怪物醒来站起。它的两个头和人一样,眼耳鼻口俱全,但是一张面孔衰老,一张面孔年少。那张老面孔神色惨然,年少的面孔神色欢愉。众人正在惊骇的时候。怪物却说:“我没什么可奇怪的,落瓠山的馗馗那才奇怪呢,我把它找来。”说完,跳上屋檐离开了。

  过了半天,双头怪物领着一个东西前来,新来的怪物站在台阶下,人的身子,但是有九个头,都是拳头那么大,神情各不相同,有的嬉笑,有的哭泣,有的发怒,有的忧愁,有的好像在侧耳倾听,有的好像在凝神思考。双头怪像个仆人一样站在那里,非常恭谨。九头怪也不怕人,也不向人靠近。过了片刻,九头怪物说:“我也没什么可奇异的,我找来?頵让你们看看。”说完两个怪物一起离开。

  众人正在惊讶议论,先前的两个怪物又领来一个。最后来的怪物头多的数不过来,花瓣一样纷呈,都像核桃那么大,美丑各不相同,乱纷纷听不清说着什么。过了一会儿,那些小脑袋的样貌发生变化,各自变幻成某甲家人的模样,无丝毫差异。众人面面相觑错愕,顿时传遍了乡里。

  忽然台阶下的地里冒出两只脚,然后是手,接着又是肩膀。一个翻身站起,头像瓮那么大,脸上却浑然一片,没有五官。三个怪物见了,惊慌逃走,这个东西迅速追赶,像隼鸟一样,片刻都没了踪影。最后也不知道是什么怪物。


56,秋心山人

  吕生,名并柏,维扬人。年少孤贫,精于学问。他有个中表兄弟余高甫,他的妹妹叫玉簪,长得天香国色,还会写文章。玉簪和吕生同岁,从小在一起玩耍,两个孩子聪明伶俐,而两个孩子相处的感情也与其他小孩不一样。玉簪母亲曾经笑着说:“好一对伶俐的鹦鹉。”当时两人已九岁,听后约摸能明白其中意思,相互间的友爱也就更加深厚,简直就如同雌雄相依的样子。十二三岁时,各自都能做诗。唱和酬答之间,每每多含情语。到了十五岁,玉簪的父亲约束得十分严格,吕生去她家,也不能见面,两人的愁怨由此开始,玉簪只能在门帘后默默注视,吕生也黯然伤神。后来吕生多次提亲,余家因为他贫弱,坚决不同意。

  半年后的有一天,吕生借钻研学问拜访高甫,玉簪在帘子后面乘机扔给他一封信。吕生在暗中拆开看,内容大概是:“近两年来,会面被隔绝而踪影也不常见,即便人在眼前也如隔千里。常常怨恨岁月如流水,妹介及笄之年而兄近弱冠,不再像垂髫的儿时,早晚不离左右、形影无猜。假使能将此身,常驻童年稚齿之时,总能相见相依,又何至于像躲避仇人、形同陌路一样?豹子因皮毛珍贵而不得不深隐山林,翠鸟因羽毛美丽而不得不远离人类。你我二人,与这两者有何不同呢?乃至如今,独自临风伤叹,对月孤吟,顾影自怜,了无终日,谁是知音?诗的情思随槁木同枯,人的面容与落花共瘦。回忆堂下做掷钱游戏,床前共总髻梳妆,宛转言笑之时,几乎恍然如隔世!假如让妹成为虎头麟角的男儿,便可结为笔砚之交;或使兄为蝉鬓蛾眉的女子,也可作闺房姊妹。怎见得韩愈和张籍两个才子不能并称,而宋若莘和宋若昭两个才女不能如响应声呢?怎奈时势变异,松树藤萝再难共倚,瓜田李下尚需防嫌,实为上天设下的禁制,还能再说什么呢?那些谗言离间了北山之鸟,精卫却能填平东海之波,也可用以比喻我一向存于心间的志向。愿与有心人共鸣。小妹玉簪致礼并言。”

  吕生看信后流泪,立即写了回信。其内容不详细赘述,大约是以诗词相抚慰,而其中悲怆激扬的情感,也都流露在笔下。此后两人屡屡将诗词从帘下掷递。玉簪家人有所察觉,防得更严。吕生这一段学习生活很不称意,怏怏而回,而玉簪也就从此病倒。吕生听说后,更加增添了心中的悲怆,愁绪百端,如瘦鹤似哀鸿,勉强支撑度日。吕生找借口去余家,打听玉簪病况,则已经昏昏沉睡在床上,水米不进了。吕生悲恻的心情,显现在脸上,让玉簪的父母兄弟看到后非常厌恶。他也从此不再去余家。

  后来打听到有个秋心山人,会“君平之术”【卜术】,能知道从前的事,于是前往那里拜访占卜。山人说:“你们两人本来都是散仙,偶然犯了花月之戒,上帝一怒之下将你们贬到人间,你们二人相慕相悦已经三世了。第一世,君是临海人,姓白,玉是邯郸人,姓伍。两家父亲都携带家眷在粤西做官,伍家女儿因为三月三去郊外踏青,与君相见,两人一见钟情却不能结合双双郁郁而亡。第二世,君与玉同生在江西豫章郡,君姓元,从商,玉为卖粉者王某的女儿。君曾去她家买粉,两人见面相互喜欢。去的次数一多,得以互通款曲两相情好。玉因此而亡,君也因郁结而死。现如今你们两人的寿数,也快尽了,但还有一见之缘。如果忍住不见,君可延三年的寿。”吕生说:“我岂因惧怕速死,而与玉簪割断情缘呢?不过怎样才能见上一面,愿先生指示我。”山人说:“三天后,巳时至午时之间,到某村的佛寺等待。玉簪会因祷病而来,可得以一见。此后就长别了。”

  吕生按照秋心山人的指点,果然见到玉簪和母亲同乘一车来到,瘦弱的身姿绰约,令人心酸。吕生上前拜见玉母说:“柏儿我也是祈病来的,没想到在此相遇。”于是又向玉簪一揖说道:“阿妹珍重!”不觉相视涕泪横流,言词哽咽。玉母责怪气怒,敦促女儿回家,玉簪只好忍气吞声上车离去。吕生肝肠寸断,一路大哭回到自己家中。晕厥多次,卧床不起。

  接着传来玉簪病故的噩耗,不觉抚胸大哭道:“玉妹啊玉妹,竟然到了这种地步了吗!妹先我而死,我怎能在妹妹后面偷生?尽管如此,毕竟一息还在,不能没有一句话告诉妹妹你。”于是奋力提笔,写下《忆秦娥》一阙:

  谁能补,蝉鱼烛断姻缘簿。姻缘簿,珠楼人去。彩云黄土。此身不作芙蓉主,三生石上相思苦。相思苦,琵琶凄断,数声鹦鹉。

写完扔掉笔气绝而亡。

  他们两人生前相互赠答的诗词,不下数十首。无需一一详记,都可品赏。

  非非子说:古人说,才子命数不好、佳人福分不济。没有人更能比此二人,经历三生之遇,却无一笑之缘。而世上那些愚夫愚妇们,生共衾而死同穴,比比皆是。这难道是老天爷故意刁难仙人吗?抑或是故意为难才子佳人吗?


57,倚户女子

  有个商人傍晚时行走在路上,见一个女子靠着门框站着,风姿楚楚动人。商人盯着看了很久,女子就将他招进屋里。一旁有过路人看到了,认为他们是私会,告诉了那家人的邻居,想要捉奸。邻居惊讶地说:“那是一个空宅,哪来的女子?必定是鬼魅。”他们带着几个人一起到那房子里去找,果然没有人迹。只有东面的偏房,有一口棺材在那里,上面积了很厚的灰尘。人们发现棺盖旁裂开一道缝隙,微微露出衣襟。大家动手打开棺材盖一看,则有一人趴在枯骨上:正是刚才所见的商人,已经气绝了。人们找到他的亲属将尸体运回去,并将旧棺材落土下葬。

志怪故事·耳食录(十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