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请问您今天要来点通怪吗?推开「邻居」家大门的那一刻

2021-11-07 16:06 作者:刃灵魔术士寒冰  | 我要投稿

前言

通常怪兽同其他卡一样,本应是《游戏王》里的重要一环,很多时候却连身为卡的事实都没有被认同:本体被视为废纸,描述被称为废话。

K社偶尔会把一些远古时代的通常怪兽翻出来画进卡图里,但更多时候他们无人问津。加之时代更迭之后,K社推出通常怪兽也少了,很多不出名的通常怪兽甚至为玩家们所遗忘,失去了身为卡的意义。

通常怪兽采用率虽然低得可怕,但不乏有趣之处,值得娓娓道来(吐槽)。

目前似乎还没有多少专门解说通常怪兽的文章,因此决定开坑,至少教通常怪兽们留点念想。

如果未来K社能像翻出「圣夜龙」一样翻出其他通常怪兽,那再好不过了。

顺序按照在YGOMobile中基于“通常怪兽”的搜索结果的倒序(也就是说最后一篇将会是「青眼白龙」)。

其他的废话放在文章末尾,总而言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标!的部分表示摘自百度百科,会有删改。

标$的部分表示摘自日文WIKI,基本不做改动。

通常来说,「邻居」是离某人最近的“外人”。

由于物理距离上的接近,这个“外人”干什么都会很方便,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

悬疑类电影里,主人公定居之后,常有两种邻居:

  • A:一上场就是热情的接待,实际上别有用心,甚至可能是关底大boss。

  • B:自提及开始便叠满了debuff,之后却有关键作用,乃至救下主人公。

这两种恰好是相反的存在,但无一例外都是为了立马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暗示这个角色有戏份,需要留心。

不过,还有第三种:

  • C:不仅印象分糟糕,而且关键时刻会出来搞事,本就不是啥善茬。

除了最顺理成章的情况(人际关系恶劣),如果故事是脱离常理的背景,也会有非主观意愿的时候(※比如某病毒来袭,本就教人恶心的邻居,变成了物理层面上显得恶心的怪物)。

然而更糟糕的是,有时候这个「邻居」,可能一开始就不是人……举个例子。

  • 主人公去敲隔壁的门,每次都只能看到邻居探出一个头,叽里咕噜听不清说的什么。

  • 几番下来,主人公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对方头的位置,只到自己腰的位置。

——那就是恐怖电影了。

地狱之门

地狱之门

收录于Booster 1,罕贵度为N。

描述:肚子里有着通往地狱的门扉,可以召唤也能召回令人毛骨悚然的怪兽。

*日文原卡名「ヘルゲート・ディーグ」= Hell Gate Deeg。(编者注:TCG没有收录这张卡,Deeg这个词来自《Yu-Gi-Oh! BAM》等收录了这张卡而海外有发售的游戏,然而这个词用在这里的具体意义不明( ̄﹃ ̄)。)

*结合卡图和描述,不能算是图文无关吧,至少「兽族」是真的怪。也因此,它成了第一只暗属性·兽族怪兽。(※顺带一提,目前最新的暗属性·兽族怪兽是大热的「守护者奇美拉」。)

另外,关于描述的二三事:

  • 描述原文:おなかに地獄へ通じる扉があり、召還もできる不気味なモンスター。

  • NW版译文:肚子上长着通向地狱的门,也可以被召唤的怪兽。

  • CN版译文:肚子有通往地狱的门,也能进行召唤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

前半段没啥问题,おなかに是“肚子里”,があり表示植物或无生命体的存在。

问题是后半段出现了「召還」,注意不是「召喚」。

Wiki里特意强调道,$「召唤」是「叫出来」,而相对地,「召还」表示「叫回去」的意思。

查阅得知,も/できる即“也/可以”,然而,参考中文的语序就会意识到,原文里并没有能让它【也】的东西。

随便找了个例句:彼は中国語英語もできる/他懂汉语又会英语。

显然这样才合理。

在英文Wiki里还能找到它的游戏内(?)描述:This weird monster has a portal in its belly that brings reinforcements from the farthest reaches of the netherworld. 没有提到「召還」,但是的确召唤了一堆阴兵(※字面意思)。

另外,$这只怪兽在某些游戏作品中的攻击动作,是敞开腹部,从里面叫出来一群怪物替自己上场。既然攻击之后还要恢复原状,那么「召還」的动作也很好理解了。

归根结底,这可能又是早期描述框不够大的缘故,只好在最大程度上减轻语义的缺失:

ヘルゲート・ディーグ(实卡)

※「圣精灵」有过类似的经历,不过第一版仅仅是少了句号,问题不大:

当然,上述仅仅是基于资料所推测的内容,不一定准确。

编者注:OCG内有只设计类似的怪兽,攻守数值和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巧合感,结合前些天「猛犸的墓场」和「天生的白骨恐龙」的例子,不禁教人怀疑,这卡的登场是不是为了还原它的描述:

地狱的门番 伊尔·布拉德

※「门番」的意思是“守门人”;「イル・ブラッド/Il Blud」取自「ill blood」,表示憎恨、恶意等。

  • $在真DMⅡ中,这只怪兽拥有「反转时,将自身的召唤力变为MAX」的强大效果。

这里需要补充:该游戏内,召唤高等级的强大怪兽需要时间,而这个时间由「召喚パワー」决定。大概类似于仪式召唤的祭品?因为游戏内拥有同样效果的另一只怪兽是「巴风特」,所以它就相当于3星能变12星的祭品:

巴风特

比起需要消耗「召喚パワー」的「巴风特」,显然它更加实用,倒不如说实际上相当强大了。

*这只怪兽有换皮怪「贪食的食尸鬼」:

贪食的食尸鬼

收录于远古卡包Vol.7(※以防万一说明一下,发售时间是2000-01-27),罕贵度为N。

描述:无论怎么吃也不会饱的怪兽。

*日文原卡名「大食いグール」中,「グール」= Ghoul。

!食尸鬼是阿拉伯传说中的怪物(原文:الغول; al-ghūl),通常住在沙漠中,是一种能变化成动物的恶魔,尤其是变成食腐的鬣狗。他们会劫掠坟墓,以死者尸体的血肉或者幼儿为食,亦会将旅人诱至沙漠荒地中杀害并啃食。

图片源自百度百科

——显然卡图里的有些憨了。你自己看看你的前辈后辈都是些什么妖魔鬼怪啊!!

※顺带一提,Ghouls就是那个「古鲁斯」。

*和「地狱之门」的卡图略有不同,它没有头发,也看不见它肚子里的东西。因为吃进去的都掉出来了(

$这只怪兽在Blue Angel使用的永续陷阱「淘气仙星的款待」(未O化)里绘制了:

截图自VRAINS第34话《神圣的天树》——本集有车田落(×)

编者注:带着南瓜灯的都是「淘气仙星」方,剩下的怪兽只有背影,不太好确认。从左往右猜测是「鬼哥布林」「贪食的食尸鬼」「扰乱·绿」「杀人小丑僵尸」「迟到的兽人」。

※另外,虚构封闭王国里提供了它的攻击名「アシド・ミスト/Acid Mist/酸雾」。

仔细想想,悬疑电影里也会有那种,一开始不出场,直到出事之后被警方问话,这才出现的邻居;或者早早铺垫,然后立马作为被害者,开始进行事件。

不过,前者无非是纯提供线索,和主人公没有交集;后者则是事件的诱因,也就是常说的“工具人”。这种人物的设定,无论是不是邻居都没关系。

说到底,现实生活中,多数时候根本不会管邻居是什么样的人

在悬疑或者恐怖的故事里,通常来说不会设定完全没有作用的人物。

所以,能以「邻居」的身份抓住观众的眼球,意味着自打一开始就很有问题

请问您今天要来点通怪吗?推开「邻居」家大门的那一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