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视觉完爆国外3A游戏大作:足以让《辐射》、《废土》献上膝盖

文/水哥
这两天,《流浪星球》燃爆了整个春节档,看着朋友圈一条条川流不息的评论,大年初六才看完片子的小编忍不住心痒痒,急切地想要和大家分享这部被誉为国产重工业硬科幻里程碑的精彩影片。
当然,作为早已秃头的科技硬核与骨灰级游戏发烧友,小编的视角也许与其他科幻硬核迷不同,小编对该片中的概念场景与特效设计情有独钟,特别喜欢将其与一些后启示录风格的影视、游戏作品作比较。
看完全片后,小编不经感慨:啊,那山;啊,那水;还有那车,就算是《疯狂的麦克斯》也不过如此吧。小编感慨国人竟已可以将场景设计和特效运用发挥到如此之高的水准,这在大多数科幻视觉作品中并不多见。

当主角户口带着妹妹走出地下城,外界大门开启的那一刻,残酷的风雪摧残着装甲服、头盔、玻璃门以及之前所未沾染上极寒温度的一切,而门外是一片灰暗无垠的冰封世界。这场景,你有没有想起《辐射3》开头主角走出101避难所大门的那一瞬间,里面是温室,外面是废土。就是这种感觉,充满了后启示录风格的硬科幻气息。那一刻起,影片开始唤醒小编内心深处的艺术冰川。
影片在重工业场景的构建上是经过反复斟酌的,因为小编可以看出最终效果与现实的工业时代有着默契的层次感,而非像如今的一些欧美科幻大作中为了过度刻画“未来”时代场景而完全跳出现有的人类工业体系,刻意设计出完全“非现代”的未来场景。后者极易给受众带来有一种文明的断层感。
而《流浪地球》中的这点设计处理地十分恰当,可以说是衔接平缓。譬如那工程车,还有维生服上的各种装置,核能电池、夜视镜、机械外骨骼等等,很多东西看上去显然是从现实工业体系中进化过去的,这也是硬科幻的魅力之处。

《流浪地球》在迎合场景的细节设定上处理的也是恰到好处,比方说有段剧情,就是达叔饰演的姥爷在运载车副驾驶座上说的一段话。姥爷说,在现在的世上,阳光是人们最重视的东西。而他年轻的时候,这个世界上还一种叫钱的东西,那时候人们都还在关心钱。
*************************************************************************,这让后启示录风格的硬科幻作品在背景设定上多了几分情趣。而《流浪地球》设定的世界远比废土还要残酷,冰封的大地上硬通货已不再是人们最为追求的物质,脱离了太阳系的地球如果还能接收到一缕阳光的话,那显然是人们最趋之若鹜的东西。言外之意,就是能够在地面上不被冻死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姥爷这段话对故事环境的烘托非常巧妙。
小编深知国内硬科幻迷高手如云,因而不敢大夸自己的见识,能够与《流浪地球》关联比较的作品也只有《辐射》、《废土》和《攻壳机动队》,因为都是后启示录风格嘛。小编认为,如果把后三部作品拍成电影,其难度绝对比不上《流浪地球》。《流浪地球》所展示的重工业风所涉及的场景与道具的概念渲染之数量不是废土风格能够企及的,至于《攻壳》的电影前年已出,效果怎么样大家自己评价吧。

还有网友说,场景和特效都不错,就是剧情一般。小编认为,《流浪地球》作为首部国产重工业硬科幻电影,已经相当不错了,剧情嘛有大刘的IP兜着,以后国内的IP还多着呢。演员的表现也都到位了,吴哥不是说了嘛,7000人的团队,都是未来中国科幻电影的种子。我们还保有一定的进步空间嘛。
有些网友看着欧美的硬科幻感觉更“硬”一些,那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关系,小编倒是觉得如果他们是先看的《流浪地球》,或许又会觉得硬科幻电影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您觉得呢?
最后,小编似乎还想起了尚未到来的作品《废土3》。2016年的时候inXile工作室曾对外展示了《废土3》背景舞台是一个冰原地区,没想到我们已经提前目睹了《流浪地球》所展示的冰冻废土的艺术魅力,一丝国产硬核的自豪感不禁在小编心里油然而生。说起来,当年的《辐射》系列是为了致敬《废土》1代而作的,后来众筹的《废土2》却反过来致敬《辐射》系列。如果让小编说的话,这一次《废土》与《辐射》系列该向《流浪地球》致敬了。

文/水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