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控超多炮历史与文化综述
目录
1—前言
2—手控超多炮历史通论
3—手控超多炮古代时期
|—3.1 2009-2010 第一次发展阶段-求索
|—3.1.1 从零起步,从底线炮到超前置炮
|—3.2 2011-2019 第二次发展阶段-开拓
|—3.2.1 尾炸,拦截,手控24炮的辉煌
|—3.2.2 2012-2016 走向其他场地的超多炮
|—3.2.3 2017 回归的随尘归海与冰心灯
|—3.2.4 2020年前的零星发展
4—手控超多炮现代时期
|—4.1 2020年 第三次发展阶段-望月
|—4.1.1 PSDPD与FE的双边拦截
|—4.1.2 PND与垫材科技
|—4.1.3 FE24炮全难度初探索与严谨性的不断优化
|—4.2 2020后半年至今 第四次发展阶段-摘星
|—4.2.1 ch5u与连续拦截的结合
|—4.2.2 FE24后期多元化研究
|—4.2.3 尚有缺陷的DE20
|—4.2.4 NE阵型研究
|—4.2.5 参数7与参数8,手控新节奏的适用
|—4.2.6 完美公式
|—4.2.7 屋顶炮数上限突破
|—4.2.8其他成果以及对手控新的上限的探索
|-4.2.8.1无冰分离
|-4.2.8.2 手控冲关与手控全难度连录
|-4.2.8.3 一些别具趣味的阵型
|-4.2.8.4 手控上限探索
5—结语
6—历史版本

1、 前言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不知不觉,pvz已经走过十一年了...十一年前,我们还是生存小白,面对着来之不尽的僵尸束手无策,查着网上的攻略在尸潮中苟且偷生。随着科技慢慢发展,生存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阵型越来越美,越来越奇,越来越极限,操作也越来越精确。不得不说,键控这一操作方式对于EL研究功不可没。因为键控,屋顶核弹随便放,发玉米炮,垫,冰,代奏种种操作都变得简单起来。然而,在游戏体验上,键控的体验早已与手控相差甚远。所以,在手控操作体验的追求上,也有许许多多的玩家去进行尝试,去突破,着两种玩法并无高低之分,只不过是不同的理念罢了。
如果说解决生存问题,那随随便便摆个经典八经典四经典十操作简单又稳,如果把生存放在第一视角,这就是最好的选择了吧。但是,有些人并不满于生存,毕竟帅是一辈子的事情,就那么简简单单放炮看起来可是无聊极了。于是他尝试去秀操作,炮越摆越多,炮的位置越摆越危险,而他再用自己的操作去完美运转阵型,光标满屏乱飞天花乱坠,让观众直呼一声NB...在无数的前辈的实践中,手控超多炮已经被证明了拥有极高的上限,极强的观赏性,以及极其舒适的操作体验,这一切离不开众多手控玩家做出的实践。
于是我写下这篇文章,尝试去对手控超多炮将近十一年的发展进行一下概括,取其精华,为后人指引一二。历史久远,物是人非,一些相关的记录贴早被吞的不成样子了,视频链接大多数也点不开,只能尽力还原手控超多炮的发展历史,如有谬误,欢迎指正。
至于手控无炮少炮,那就是另一个领域的问题了,本贴不会去阐述。

2、手控超多炮历史通论
Pvz玩家对于手控超多炮的探索,从总的历史来看,是纵向发展带动横向发展的过程。所谓纵向发展,也就是深度的发展,是手控能驾驭的阵型越来越难的趋势;而横向的发展,对应着广度的发展,也就是手控阵型多元化的趋势。两者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纵向发展能带动横向发展,而横向发展达到一定程度,阵型足够丰富之后,又会引发新的纵向发展长出新的萌芽。
手控的纵向发展,实质上是对应着手速的发展。这里手速指的是玩家能稳定驾驭的手速,可以大致使用操作间隔来定义,比如两炮之间或者两次垫材等的平均间隔,。发展阶段越靠后,玩家所能稳定驾驭的手速将越快。而相对的,横向发展实质上对应着各种操作以及精度时机的把握等等。手速是一个阵型的硬指标,玩家必须要达到阵型对手速的最低需求才能打出相应的阵型。
从整体历史上看,手控超多炮在十多年的历史里面按照时期来分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相对而言的古代时期以及近代时期。古代时期大约在2009-2019这十年中,而近代时期则是近三年。古代时期发展相对来说较为缓慢,而近代时期更为迅速,两者之间以2020年疫情,手控玩家更新换代第七代手控玩家诞生走向历史舞台为分水岭。按照纵向发展来看,则是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对应的纵向发展时期以及横向发展时期。每个发展阶段在纵向发展达到上限之后,所能操作的阵型对手速的最高要求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第一次发展阶段是2009-2010年,此时的阵型要求能稳定完成预判炸即可,对应操作间隔1.15s以内。第二次发展阶段是2010-2019,手速要求要能完成双边PSD操作,对应操作间隔在0.5s以内。第三次发展阶段是2020年全年,手速要求能完成PSDPD操作,对应操作间隔在0.4s以内。第四次发展阶段从2020下半年一直到今天,基准手速要求最高的是完美公式的ICE2加双垫,操作间隔大约在0.3s以内。
5p曾经这样形容手速:“为什么一直到我2花还有rwtiqz出现之前,贴吧里都没有手动20炮和前院手动超多炮呢?因为他们都是慢手流”。 (https://tieba.baidu.com/p/1490501695 31楼)这实质也体现了手速与阵型之间的关系。只有手速达到阵型所需要的最低要求,相应的成果才能出现。目前的手控超多炮上限是13级,而目前还没有进入第五次发展阶段,第五次发展阶段所要求的手速也会远高于目前的阵型,而目前还没有人稳定的手速能达到下次阶段。如果要推动手控超多炮进一步发展,也许该期待下一个敢于突破极限的人。

3、手控超多炮古代时期
3.1 2009到2010 第一次发展阶段-求索
3.1.1 从零起步,从底线炮到超前置炮
2009年5月5日,植物大战僵尸诞生,同一天,植物大战僵尸吧建立。
在最开始的几个月里,第一批玩家还在为冒险,小游戏,金向日葵等等努力,EL还没有进入大众的眼中。
随着吧友们一步步探索,传统八炮传统四炮构型的成熟,EL的生存问题得到解决。后来,科技逐渐进步,冰消珊瑚,P6自然上限,EL阵型百花齐放,炮的位置也不再止局限在传统八炮的那16个格子里。
但是,随着炮数增加,要保护的格子也变得更多。因为炮是没法放南瓜的,更没办法搭梯子,所以说,有炮的位置一定要保证基本无伤。把炮摆到水路前四列,那就要冰消珊瑚,完收海豚;把炮摆到前置炮位,那就需要收舞王和伴舞,摆到底线,就要处理矿工篮球车,摆到超前置炮,就需要在一格之内杀死红眼,每波都要收掉各种快速还要小心撑杆,摆到小鬼的位置,那就要拦截或者尾炸,摆到九列...那你自己看着办吧。总之,炮的位置越危险,保护炮所需要的操作也就越多。因此,在早期,超多炮基本上都是键控的,不过,即使拥有键控这一工具,把炮完美地摆到超前置,鬼位依然用了较长一段时间。
键控与手控的游戏体验当然完全不一样,所以即使有了按键精灵,还是有人考虑用手玩超多炮。为了摆更多的炮,除经典十炮的炮位外,水路前二列,陆地的底线是其次考虑的炮位。水路前二列需要小心海豚,陆地底线需要小心矿工和投石车,这里就需要用到预判炸的技巧。虽然现在看来预判炸是最基操的操作了,全收巨人和最靠左舞王转身的时间间隔足足有一秒多,有充足的时间给玩家调整,但在当时看来,“场上还没出僵尸呢你就两炮下去”这种操作其实是非常难以想象的,凭手感去预判僵尸的刷新令当时的人感到不可思议。最早的手控超多炮可以追溯到2009年龙#的手控十四炮。当时的操作没有现在让人眼花缭乱的手速,但是却非常精准稳定。龙#的第一次超多炮尝试如盘古开天辟地一般,为手控超多炮的萌芽留下了广阔的天地。
龙#手控14炮首发:https://tieba.baidu.com/p/676613510。

“有的成功总是悄然降临于不经意间,或许#只是闲的无聊,只是蛋疼娱乐,只是单纯想证明手动玩超多炮也不是不行。无论如何,他首次做到了之前借助按键精灵才能完成的事情。”——摘自EL春秋
由于水路前列相对于别的位置还是要安全许多,这之后不久的2010年初,手控PE16炮也被证明可行
名字是什麼的帖子:http://tieba.baidu.com/p/714230988。
街市木马王子的帖子:https://tieba.baidu.com/p/753145934

炮数再加?那就超前置炮了,炮顶到八列,MJ威胁变得巨大,巨人稍不注意就要砸炮,还有后排杀出的撑杆。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开始对有超前置炮的阵型进行手控探索时,如何处理撑杆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在没有三大参数冰变奏,P6u节奏的年代,守超前置炮仿佛空中楼阁一样难以实现。MJ怎么办?预判炸了;撑杆怎么办?要么提前一点炸了要么请后排冰瓜大哥求他来点作用;炸早了没刷新?接着炸接着预判。没炮了就冰一下,没冰了就上灰烬,灰烬也没了就重开……依靠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与心态,依靠自己的 意识,操作以及一些运气,人们就这么把炮摆到了超前置。5P,风花镜月,rwtiqz应该是其中最早一批的手控实践者,具体帖子如
NE14炮的手控:http://tieba.baidu.com/p/777445496
DE15炮的手控:http://tieba.baidu.com/p/832938392
PE20炮的手控:http://tieba.baidu.com/p/789294149
风花镜月PE20炮的手控:https://tieba.baidu.com/p/816310399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没有理论的时代,前辈们用自己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在一次次尝试,一次次的崩阵,一次次的重开后,人们总结经验得出了ICE1的冰菇使用方式以及P6u节奏,成为了后来超前置炮的大杀器。P6u与ICE1的使用让这一众超前置炮阵型走向成熟,无论是键控还是手控。
从发展阶段上讲,当时的DE14,NE15等阵型应该是难度之最。这个时期的主题是求索,是从失败中寻找走向成功的路。当第一条路被开辟出来,以后便会有千千万万条路。

3.2 2011-2019 第二次发展阶段-开拓
3.2.1 尾炸,拦截,手控24炮的辉煌
一般而言,陆地34列是不能摆炮的。原因就在于小鬼僵尸。小鬼僵尸作为啃食类僵尸,落地即啃,落点不固定,防不胜防。一般都是用曾哥或者其他IO处理。想把炮摆在这里几乎必定悲剧。该如何应对小鬼的威胁?当时应该是有两种思路,要么用IO将其秒杀,要么落地瞬间把他炸死。不过前面那个似乎不是很靠谱……那只能试试后面那个处理方法。是2010年2月某魂发布了一个有鬼位炮的阵型。

这个应该算是第一个试着把炮摆在鬼位的阵型,但是据说当时操作很差,时机找的很不好,炮损巨大,而且只有1f,阵型布置也不成熟。虽然槽点满满,但也算是提出“手控尾炸处理小鬼”这一概念
由于挖掉四个鬼位,不会被小鬼威胁的炮位正好20个,所以20炮就是非鬼位炮阵的极限。在PE摆到20炮之后,又能不能在往上加呢? rwtiqz是第一个向20炮以上的世界前进的人。2010年6月,一个半成品PE21炮提出。Rwtiqz在原帖中提到前场14炮+后场7炮的操作方式,笔者猜测应该是类似P6u尾炸的打法。当时20炮都不稳定,没人知道21炮怎么解决小鬼。即使布阵不成熟,操作不严谨,没有极限出怪,他凭借自己的毅力,魄力以及定力终于还是成功打出2f,半只脚踏进鬼位炮的领域。
rwtiqz手控PE21炮:https://tieba.baidu.com/p/789294149
真正手控尾炸第一阵是发布在2011年3月的PE找抽18炮,采用尾炸的方式处理小鬼,初步解决了小鬼问题,但是由于是裸P6守六列,因此存在砸率,但当时数据不精确因此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当然现在空炸技术成熟,原阵打法已经改为空炸,能对红眼造成额外伤害,砸率问题得到解决,大多数人也都叫他“空炸18炮”了。至此,后场拦截小鬼的设想才算是被真正实现,第一个通过理论论证,可以玩的尾炸阵型诞生。
风花镜月的手控贴:https://tieba.baidu.com/p/1024777729

后来出现的空炸为处理小鬼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空炸的阵型的首发应该是在2010年10月发布的神棍14炮。当时打的应该是ch4节奏(虽然当时连ch4还没有呢),减速波激活红眼投掷,延迟炮拦截小鬼。testla本人用按键精灵打这个阵型都打了很多次。比起尾炸,空炸的容错要低很多,却能完美避免小鬼啃食的伤害。在回帖中,可以看到人们已经开始对能不能手动空炸小鬼有了憧憬。
神棍14炮:https://tieba.baidu.com/p/918558845。
手动拦截是什么概念呢?原速拦截的数据是延迟1.06到1.26s,操作误差是0.2s。想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很高的精度。同时把炮摆到鬼位需要更多的炮去保护,很容易把炮摆的很靠前,对手速也有一定要求。我们都不知道龙啸九天失败了多少次,练习了多久,在2011年初,龙啸九天成为第一个成功手动拦截小鬼2f的人,键控与手控之间的壁垒被打通。
龙啸九天PE22炮手控贴:
https://tieba.baidu.com/p/989051427
http://tieba.baidu.com/p/1000525600。

在手动空拦成功前几天,正好第一个24炮视频发布。首发的24炮用的完美公式至今仍是手控党难以企及的阵解……直到2011年10月,风花镜月提出提出了PE24炮除了P6-2I以外的两种节奏:Change6 和 P6-3I。这时,手控24炮才算见到一点希望的曙光。虽然手控拦截小鬼已经成功实现了,但和双边拦截的难度还是没法比。相信很多手控党入手双边拦截都有过无从下手的感觉,原速拦截原来的参照物根本没机会看,除此之外还要保持瞬杀白眼这种手速,这种事情只有自己亲自去试才能体会到。有志者事竟成,最终2011年末,手控PE24炮成为现实。
随尘归海的Change6首发:http://tieba.baidu.com/p/1293803461
龙啸九天的P6-3I首发:http://tieba.baidu.com/p/1301866198

Ch6节奏刚柔相济,P6节奏摧枯拉朽,两种节奏各有各的风采。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次成功的双边PSD背后都是无数次失误漏鬼,每一次成功的冰住僵尸背后都是无数次冻个寂寞,每一次ICE2背后都是许多次一不小心点到钱,一不小心炮甩歪……两位前辈的手控24炮为后世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ch6节奏在冰心灯出现前一直是最难手控的节奏之一,统治手控界6年;P63I?在龙啸九天之后8年内之后基本没有去尝试的,有的也是1fP6,1fch6这样的节奏,按照当时的概念来讲,就算是手控超多炮的“地外文明”。
对于当年,这是挑战极限,是登峰造极;对于今日,这却是练习开端,是手控基础阵型之一,不禁令人感叹。而龙啸九天在他帖子里的预言,如今真的成为现实了。

值得一提的是,P6-3I的首发视频中,w19和w20由于无冰可用,用修改器改成了领带,后来龙啸九天又打了半场P6-3I与半场Change6的混合节奏。P6-3I这个节奏2012年FreezedIce以陆地临时存冰的方式优化为完整的2F节奏,并且仍然是手控较难节奏之一。
当时的双边拦截对于玩家来说是极难的,因此归海也在ch6节奏PSD框架上寻求了下位的单边PSD守半场的玩法,裸16炮、裸18炮、裸20炮等阵型也先后诞生,在当时也是丰富了手动超多炮的体系。
裸16,18炮:https://tieba.baidu.com/p/1289540813
裸20炮:https://tieba.baidu.com/p/1304036019

3.2.2 2012到2016,走向其他场地的超多炮
2011年过后,手控超多炮的发展变得非常缓慢。虽然科技仍然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但是手控操作却基本一直停滞在PE24炮的阶段。现在早已成为双边拦截入门阵型的手控24炮在当时还能获得精品贴受人膜拜,许多人都因此在暗中努力想要成为24炮手控者之一,但是成功者寥寥无几。据笔者考古统计,2013年末,手控24炮的人数为3,2015年为5,2017年也只有7。
也许当时所有人都觉得,手控PE24炮,已经是极限了吧。
手控超多炮玩家们将研究方向放到了“全场地手控最多炮命题”,主要成果有RE16、DE17、DE18、FE22、NE16。这些在难度上没有超过手控24,但丰满了手控超多炮的游戏体系。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冰变奏体系成熟,解阵难度大大降低,越来越多的阵型有了阵解,其中很多都是可以手控的。但是由于玩家手控水平总体的局限性,很多手控阵型阵解与手控实践视频中间跨越较长的时间。
先谈一下RE16炮这个阵型吧。RE16由于场地特殊,巨人扔小鬼扔的近,所以很难摆出10炮以上的阵型,不过上界之风有利于拦截小鬼。笔者考古时基本看不到11到15炮阵型的探索,但有16炮这个满足单边拦截,可以采用PSD守半场的炮数。这个阵型最早在2011年10月又风花镜月首次发布,2012年2月由身入苦海销尘垢翻修,也就是现在的ch6节奏。这个节奏本身不难,但是一直没人去手控……笔者所能找到最早的手控记录是2013年12月末雪手控的RE16炮。
风花镜月首发RE16炮:https://tieba.baidu.com/p/1249179381
身入苦海销尘垢翻修:https://tieba.baidu.com/p/1410367512
雪的手控:https://tieba.baidu.com/p/2785469125

而ME没有存冰,又不像NE那样秒放蘑菇,种种不利条件让ME造阵更加局限。ME13炮最早在2013年11月由随尘归海首发。这也是第一个统一拦截的阵型,阵型设置到现在依然非常经典。
随尘归海ME13炮:https://tieba.baidu.com/p/2684934278

DE的超多炮探索是相对早的。15炮以上的阵型中,16炮在2011年就被龙啸九天打出来了。节奏也并不是现在普遍用的ch6,而是P6+C解决撑杆。虽然视频已经看不到了,但是能看出来操作是PS与D之间插入垫材处理撑杆加上ICE2处理红眼,前者甚至2021年才被挖掘出来……
龙啸九天DE16炮首发:https://tieba.baidu.com/p/1264948486
时间来到2014年9月,雪发布第一份手控DE17炮的视频,与当前的主流玩法基本一致。
2015年3月,吧友“傷不起诱惑”发布第一份DE手控18炮,采用连发4炮的方式秒杀中路红眼,用灰烬代两炮(不过帖子已经被删除)。6月,吧友“械齿鲸”对节奏进行翻修,使用倭瓜辣椒等灰烬秒杀中路红眼,也就是目前的常用节奏。至此DE手控最多炮数来到18炮。
雪手控DE17炮:https://tieba.baidu.com/p/3634079726
械齿鲸手控DE18炮:https://tieba.baidu.com/p/3813094177

2015年2月,利用夜晚的ch9节奏,加上一些细节,吧友“傷不起诱惑”发布第一份FE22炮手控,其具体操作和目前的ch9是大同小异的。3月,发布NE16炮手控。同样也是三月,雪发布了另一版FE22炮,节奏S6(原C6u),也算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手控玩法。
“傷不起诱惑”FE22炮:https://tieba.baidu.com/p/3609083049
NE16炮:https://tieba.baidu.com/p/3623919609
雪的FE22炮S6:https://tieba.baidu.com/p/3634079726(17L)


再后来,贴吧衰落,植物大战僵尸的讨论热度也远不如之前,手控的发展基本停滞。

3.2.3 2017 回归的随尘归海与冰心灯
2017年以前,手控的最高水平仍然是PE24炮,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单边拦截,对于双边拦截的探索只局限于双边PSD与减速PPDD,这样的手控科技制约着手控超多炮内容发展。
直到2017年,手控PE24炮第一人随尘归海偶然间回坑,发现了冰心灯这个阵,并完成了手控,手控超多炮才重新焕发生机。
随尘归海手控冰心灯:http://tieba.baidu.com/p/5004983888

冰心灯相比于24炮而言,更需要精度一些。比如长减速波对落点要求很高,此外加速波同时要求时机落点,这既是难点所在,也是看点所在。在冰心灯之前,并没什么能对手速和落点精度同时做出较高要求的阵型。
也许在现在看来,冰心灯已经是国民阵了。但是如果放眼整个手控历史,从2011年末的PE24炮,到2017年,中间能数的出来的双边拦截阵型,只能说凤毛麟角。也许有人想过除了24炮还有什么双边拦截阵型能去玩,也许也有人尝试过,但终究都没能更进一步。在人们都在向24炮这座大山攀登时,归海站在更高之处,放眼远旷,是绵延不断之云山,是无穷无尽之苍穹。他告诉我们,手控的世界远不止于此。
随后,随尘归海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虽然难度上始终没有越过冰心灯,但是阵型五花八门,操作也是多种多样, 实际上,回溯很多操作的雏形,会发现都是归海在2017年的探索成果。冰心灯引领着ch5u的发展,最终经过波长变化让手控真2炮成为现实;JuanDnieper20年引领着PSDPD衔接连续拦截科技,以及初步探索的双边连续拦截,都可以追溯到17年的DE单边连续拦截14炮;斜方10炮是第一个手控无冰分离阵型,结构巧妙解法灵动让人赞叹不已;NE11炮,ME15炮展现了手控参数7的潜力,DE版C2 8炮,RE斜方10炮展现了手控ch4的潜力,甚至还有单边精准之舞的探索,具体通过查看归海的B站空间,就能有所了解…
DE纯14炮:BV17x411Q7bj
FE22炮:BV1Gx411k7HT
ME纯15炮:BV1sx411Q7Ma
PE斜10炮:BV1dx41187mY
DE连续拦截14炮:BV1gx411z7Pw
随尘归海的汇总贴:https://tieba.baidu.com/p/5059921991
可惜的是,随尘归海自此之后就很少出现了,一代传奇就此落幕。而且当时PVZ热度较低,也就没人在手动超多炮进行探索。冰心灯这个阵型也就给手动超多炮盖了三年的天花板。

3.2.4 2020年前的零星发展
2017到2020年之前,似乎发展完全停滞了。对于阵来说好像是这样的,那些热门的手控超多炮阵型依然是随尘归海留下的阵型。冰巫师墨舞,天狼佐岸,作案老手等玩家在当时也有一些创新阵型,如太极14炮,PE9列22炮等,但是在难度上并没有超越原来作为手控上限的冰心灯,属于第二次发展阶段的横向发展。
但是如果从24炮之后的时间和冰心灯之后的时间来看,就会发现平静湖面下涌动的暗流。
这几年里,陆陆续续又有几人完成手控冰心灯,有更多的人突破了手控24炮,这些优秀的玩家为后两年的超多炮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些年来,手控超多炮最难的操作仍是双边PSD以及双边PD的原速拦截。以此为基础,延申出许多很有意思的阵型。虽然纵向发展可能在2011年就已经达到了上限,多年以来的横向发展却为下一次的纵向发展埋下了新的种子。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4、手控超多炮现代时期
4.1 2020年 第三次发展阶段-望月
4.1.1 PSDPD与FE的双边拦截
2020年,疫情来袭。由于疫情,全国各大中小学生全都在家里上网课(划水),这也让植物大战僵尸这个将近11年从未更新的单机小游戏重新有了新的玩家。许许多多的手控玩家在这个时段入坑,学习进步,手控科技又一次迎来发展。
2020年1月6日,一名名叫JuanDnieper的up主发了一个名为B站新人前来报道的视频,却有谁能想到这一条视频,竟然是手控超多炮现代历史的开端。
2020年3月7日,JuanDnieper利用九列临时存冰,樱桃保护,第一个打出PE24炮完整2f的P6-3I节奏,时隔8年多,P6-3I第一次以完美地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
JuanDnieper P6-3I:BV1QE411p7vf
2020年3月11日,JuanDnieper发布手控PE对称16炮改,这是第一个手控双边连续拦截的阵型。
JuanDnieper对称16炮:BV1QE411T7Pv
2020年3月13日,JuanDnieper发布手控PE变奏22炮改(新变奏22炮),首次实践了不同于传统的PSDPD操作。下上上下上的发炮顺序,PD间夹杂PS的操作一时间令所有的人瞠目结舌。在之前,PSDPD手控一般是传统的上下上下上,如果PD要衔接之前的连拦则上半场PS的时机非常难把握,也就难以和冰波衔接,而且PD还没法处理撑杆,单独用来做加速波又非常尴尬。改进后的PSDPD操作好处其一是手速足够则会非常稳定,其二则是与冰波兼容性更佳,其三则是观赏性更强。这一操作也让许多原来不可能的阵成为了可能。
JuanDnieper变奏22炮:BV1kE411V7ww
后来得知,其实2019年6月就有PSDPD的实践了,不过只有6w还没撑杆视频还被删了......,不过现在基本上可以认为新变奏22炮是PSDPD的2f首发。

2020年3月30日,JuanDnieper发布FE双边拦截十八炮,是第一个手控FE双边拦截的阵型:BV1tp411A7Z2。我想把这个阵型写作“序章”,自此之后,FE双边拦截阵型开始逐渐繁荣成长,手控超多炮新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向人们展示其绚丽色彩,让人陶醉其中。
后来,JuanDnieper对双边拦截阵型做出了一些探索,FE灯笼十六炮与PE心十六炮是其代表作:
FE灯笼十六炮:BV1Q5411x7fX
PE心十六炮:BV1Le41147uf

灯笼16炮是FE双边拦截18炮的加强版,以其精致的造型受到众多手控玩家的喜爱。NA代炮,复用方式非常具有代表性,为参数7的双边拦截阵型开先河。而心十六炮把PSDPD与ch5u以及分离海豚等操作结合,为后面一系列的ch5u守超前置阵型奠定了基础。同时,手控难度也显著的超越了17年的冰心灯,这标志着手控上限已经得到明显的提高。
JuanDnieper敏锐地察觉到PSDPD的潜力,她把目光放在FE双边拦截上。2020年4月26日,JuanDnieper发布FE双边拦截20炮。2020年4月28日,JuanDnieper发布双边拦截22炮(无撑杆,后来才被优化)。2020年4月30日,JuanDnieper发布无撑杆FE24炮2f视频。一步一步突破,FE24炮有了第一个手控可行解。利用ch9的FE24炮完成了对巨人以及除了撑杆以外所有僵尸的碾压。
应该没有人能想到,短短四个月时间,手控超多炮的上限就从冰心灯提升到了FE24炮。FE24炮的研究成为了贯穿2020年的主旋律。在手控FE24炮的视频中,人们感叹于来无影去无踪的手速,精准而又稳定的操作之外,也对全难度的FE24炮有了一些憧憬与尝试。自此之后,手控超多炮的思路茅塞顿开,人们对于卡片,节奏,操作时机的理解更上一层楼,解阵运阵不再局限于往常那一亩三分地。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FE24炮辉煌之上,是天上宫阙,琼楼玉宇,而路在脚下,漫漫而绵长。


4.1.2 PND与垫材科技
PND与垫材科技是2020年另外的收获,这两条线索基本上穿插并行,是2020年下半年最主要的研究方向。
只要同时有超前置炮加前置炮的组合,就一定要注意撑杆僵尸。在手控的世界中,加速波使用延迟D炮收撑杆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但是很多时候加速波凑不出来PSD的运算量,如果只有一路超前置可以稳稳地冰后放垫,多路的话垫材时机就很难把握。2020年6月3日,自挂东南枝(阿水)首发PSDPDcc操作,利用精准冰冻住撑杆,为垫撑杆的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自挂东南枝垫撑杆首发:BV1ep4y1D7JB
如果说垫撑杆还算实用的话,那么PND的探索就是对人类极限的挑战了。2020年6月15日,自挂东南枝(阿水)发布了双边PND16炮,白天先PP再点核再DD的操作把目前人类手速发挥到极致,电光石火,一瞬而成,PPNDD的操作在1.5秒左右的时间内全部完成,至今仍然是手速操作的天花板。
PND16炮:BV1jZ4y1H7PN

2020年6月到7月左右(ek-z本人视频删光了,所以只能大概去推测),ek-z发布了一个PE裸16炮的视频,这个阵在当时已经算是超多炮最基础的阵型了,然而这却是首个PDcc的2f成品。在之后的几天,ek-z发布了变奏22炮原阵的PSDPD节奏手控视频,对于撑杆则是预设垫材然后冰住撑杆热过渡收掉,对于衔接冰波的加速波垫材的手控潜力深入挖掘。这两个视频应该是最早的精准冰垫杀撑杆的完整实践,用实践证明了垫杀撑杆的可行性。

另一边的PND研究也有了新的成果。2020年8月19日,JuanDnieper首次实践了由自挂东南枝提出的PE24炮S6(PND)节奏,不过打的并不完美,但也证明了PE24炮的第三个手控节奏S6,这个节奏虽然难,但是连续加速波的复杂性令这个节奏赏心悦目,高速的操作让人看得酣畅淋漓,观赏性极高,后来由自挂东南枝和EsKer-digitiZed打出完美无伤的视频,至今来看仍是手控超多炮的精品
JuanDnieper的首次实践:BV1Q54y1U7za
自挂东南枝完美无伤:BV1fK411N7Df
EsKer-digitiZed完美无伤:BV1sK4y177gv
2020年8月末,ek-z首次发布PE工20炮4w操作,证明了手动四垫的可行性。然而阵型操作难度过大,当时连个1f成品都没有…4垫和之前的双垫相比,增加了操作量,减少了运算量,其本质仍然是精准冰,为后续各种四垫开发打下基础。

4.1.3 FE24炮全难度初探索与严谨性的不断优化
书接上文,现在FE24炮没有撑杆的情况下已经能打了,可是撑杆却一直是手控党心口的一块石头。
在垫材科技的影响下,几乎任何接着冰波的加速波都可以解决撑杆,而冰波的撑杆本身就没有威胁,那么剩下三连加速波的撑杆就不好处理。想在双边拦截里面插入垫材又非常困难,当时的思路是能不用垫材就不用垫材。
2020年8月11日(应该是)ek-z发布了FE24炮全难度的7w视频,虽然只有7w,但是C8u的操作细节被完整的展现出来。冰后双垫,核波收撑杆,在此基础上,JuanDnieper第一个打出C8u解完整视频
FE24炮全难度视频:BV1Mp4y1v7ZQ。
其实,C8u并不是最完美的解,为了收尾的复用,冰波不得不拉到很长很长,梯子蹭炮,小丑炸炮在所难免,而且ekz核波3路核会漏掉6路撑杆,需要补辣椒,时机的话肯定已经啃炮了,不过这并不影响其作为第一个可以全难度打的FE24炮的历史意义。这个阵解极难手控完美无伤。
不过,历史上的确有这么一位完美无伤的选手,他的名字叫“小葱拌豆腐”,简称葱豆,被称为超多炮之“神”。在借助1600 dpi,BGM竹之花,更改游戏PAK,关闭鼠标轨迹,变速齿轮加速,S/L拼接,靠脸刷怪,双边瞬杀炸珊瑚收尾等一系列buff加成下,葱豆在2020年8月15日发布FE24炮全难度无伤视频。后来在两天后被异教徒JuanDnieper等人率众围攻,一怒之下删视频离去,神不是作弊被拆穿了,他只是不想通过太完美的表现让对手绝望所以故意如此,我劝那些对神不敬的人都好自为之。
在FE24炮C8u解出现后,受时代所限,在手控时会感觉炮序的复用上面及其别扭,特别是第二循环波长要拉的很长,但是如果是ch9,就会顺手很多。于是当时手控党还是希望能做出一个FE24炮ch9的解。2020年9月30日,自挂东南枝(阿水)打出铲种ch9解2f,阵解由ek-z和EsKer-digitiZed合作完成,但是只能打2f因为卡槽不允许带荷叶。2020年10月23日,EsKer-digitiZed发布了FE24炮Ch9新解,利用卡片凑运算量然后凑出加速波一个双边PSD,这也是目前FE24炮最稳定的解,11月20日左右,ek-z发布PE纯24炮0冰开S6解。11月28日,EsKer-digitiZed发现这个解能直接搬到FE,发布FE24炮S6解,这两个FE24炮的解法也是目前最主流的两种玩法。(首发视频被删了,不过时间基本正确)
FE24炮铲种ch9: BV11z4y1Z7TV
FE24炮新ch9:BV15y4y1n7JJ
FE24炮S6:BV1To4y1d7DZ
这些解虽然确实更易于手控,但本质上三炮加速波依然使用的是ek-z的初版排布,这使得FE24炮依然需要依靠运气或者牺牲炮损去解决撑杆的问题。实际上EsKer-digitiZed在2021年年初就构思出一个完美的核波,发在了ch9的视频里面,不过没人注意到。而我自己在3月份也想到了相同的核波排布,却并没有立即付诸实践。直到2021年5月8日,FE24炮全难度无伤才被我打出。至此,FE24炮全难度有了第一个满分答案。几天后的EsKer-digitiZed也打了一个完美无伤的版本,舍弃了高坚果直接铲炮,通过另类的方式“解决”了撑杆,也是令人眼前一亮的超多炮阵解。

FE24炮新核波:BV15y4y1n7JJ(P3)
FE24炮全难度无伤:BV1NK411F75i(携月望雪枕清风)BV1Tv41157Xg(EsKer-digitiZed)
纵观整个2020年,研究的主线其实就是PSDPD与手控垫材科技的不断结合的过程。这一年发展速度极快,而且手控玩家成长也极为迅速,玩家的眼界也逐渐开阔起来。如果之前几年的发展如同黄昏落日,仿佛预示着手控超多炮的衰落。2020年的发展便是月出东山,徘徊流照,带给玩家新的灵感。举头望月,浩瀚苍穹之中,应有无数繁星等待着探索。

4.2 2020下半年至今 手控超多炮第四次发展阶段-摘星
2020年下半段,约九月左右,自挂东南枝,JuanDniper,EsKer-digitiZed等人的研究其实就已经开始了第四阶段的发展。当时有几个概念阵,分别是PE真2炮,PE双九列24炮,FE花环十六炮。而到2020年末,笔者着手编写《陈年旧事》时,概念阵又新加入了不少阵型,笔者记忆中有RE椭圆盘14炮,FE9列24炮,居中树8炮,PE神之十六炮这些。这其中大部分阵型都已经成为了手控第四次发展阶段的成果。因此我将2020年下半年开始写入第四次发展阶段。而第四次发展阶段总体来看成果繁多,各种研究方向交替并行,我因此大致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研究方向,具体成果则按照研究方向来叙述。

4.2.1 ch5u与连续拦截的结合
手控ch5u的开端是什么?应该是2017年的冰心灯。由于波长较长,即使是精准ch5节奏波长至少也要14.37s(巧合的数字),这时候最快的红眼已经快要走到8列了,而最慢的白眼可能刚刚露头,这也意味着精度的提高,容错的降低。所有几乎所有的ch5(u)阵型精度都不低。在PSDPD被成功手控出来后,JuanDnieper成功将其与ch5u结合起来,载体就是PE心16炮,这是手控ch5守超前置的第一次尝试。不过当时波长还是先短后长,所以无法收撑杆。当时对于撑杆的处理思路其实是含糊其辞的,都觉得似乎有解决方法但是没有成品视频。这个阵型影响力也不高,因此就一直被搁置无人理会。
在FE24炮全难度解出现并有人打出2f之后,当时的顶端玩家目光放在了双边连续拦截身上。三大概念阵其中两个:PE双九列24炮以及真2炮还有ek-z发布的PE工20炮其实都是对双边连续拦截的探索。双边连续拦截非常考验节奏感,四次发展之前双边连续拦截的作品可以说凤毛麟角。2020年9月3日JuanDnieper打出1f的真2炮视频,从目前的视角上看还很不成熟,也没有出跳跳,波长与现在成熟的真2炮也不同,而是类似精准ch5的节奏。2020年9月23日,自挂东南枝(阿水)打出PE双9列24炮1f,同样也是双边连续拦截,相比真2炮精度稍低但是手速需求更高一点。而双九列炮损很大,且刷怪不稳定。退而求其次,2020年10月27日,JuanDnieper成功手控PE9列24炮,这是第一个PSDPD与双边连拦结合的成品2f。而PE双九列24炮也被我将与之一战在2022年2月11日打出2f,其本质打法其实与单九列24炮大同小异。
JuanDnieper 真二炮1f:BV1zT4y1w7p3
自挂东南枝PE双九列24炮1f:BV1az4y1Z72W
我将与之一战的PE双九列24炮2f:BV1Qa411y7Sn
JuanDnieper PE9列24炮:BV11A411L7qe

虽然PSD直接面对加速波僵尸是无法完美守护9列炮的,但是作为探索依然有很大的意义。这两个九列炮阵型作为载体,实质上标志着顶端玩家已经能熟练掌握双边连续拦截的操作,为后续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在学习前人的作品时,携月望雪枕清风发现PE心16炮波长的漏洞,于是萌生了改良节奏的想法。因为第一个短冰波的撑杆不好处理,而且减速转加速的一连串连续拦截属实非常劝退。2020年9月26日,携月望雪枕清风发布心十六炮全难度节奏,改ch5u的节奏为冰波先长后短,不但解决了漏撑杆的问题,而且还降低了难度。从后面看来,先长后短的巧妙性简直完爆先短后长。先长后短冰波不会漏撑杆(心16炮),冰波接加速波连续拦截不会漏跳跳(含多路超前置的ch5u阵型),16s冰波能后场冻住矿工14s冰波能完美尾炸矿工小鬼(PE神16炮),压制均匀短冰波后PSD过程中巨人不会解冻投掷,等等……所以目前绝大多数ch5u阵型用的波长都是(6,16,14)或(6,17,13)
心十六炮:BV1HK411P7ix(改波长首发)
魄天较完美的版本:BV1KK4y1j72K

2020年12月初,魄天问我最近很火的那个蜗牛19炮手控能不能玩,我就随便编了一个ch5u解。最开始是准备打双边连续拦截但是当时我还不会,后来发现单边连续拦截其实也能打,不过当时在期末考试没时间,于是隔了一周,12月19日我打出了蜗牛19炮。实际上这个蜗牛19炮算是第一个考虑用垫材精确拖延僵尸前进的阵型,也为后面的ch5u垫材使用时机做出了示范。
蜗牛19炮: BV1Yi4y1c7HX

后来兮子瑶又把波长开发成6,17,13,首发应该也是心16炮。这个好处是能守7列炮免于冰车碾压,可省去热过渡的运算量,在运算量很稀缺时作用很大。
兮子瑶(6,17,13)心16炮:BV1W54y1V76C
当时实际上并没有所谓什么研究方向,不过是从所谓探索里面找一些可行性比较高的解。当时完成编写《陈年旧事》之后,我发现里面的神之十六炮可行性更高一些,于是对比了多人的解法,最终从EsKer-digitiZed的解法里面进行微调,得到了PE神之十六炮的初代解法。2021年2月6日,携月望雪枕清风发布PE神之16炮2f阵型,让PE神之系列完成大结局
PE神之16炮:BV1WV411B7hi

上面提到的那俩阵型都只用垫1路快速,后来携月望雪枕清风在探索DE炮数上限时的DE19炮就把垫材拖延僵尸的ch5u潜力进一步挖掘。5个超前置炮你怕不怕?他的解法是长减速波B收3路快速垫两路快速,加速波垫3路撑杆,操作量拉满,还有个卡冰cd的细节,在这样的操作下,算是较为严谨的守住了5个超前置炮。
携月望雪枕清风DE19炮:BV1CV411e7Tw

DE19炮之后,人们的目光再度回到真2炮上。在改良ch5u节奏之后,真二炮理论上就有解了,不过难度太大当时打这个阵的欲望都不高。最开始是兮子瑶做了一个双边PSD的解,小赫(EsKer-digitiZed)在2021年2月7日先打出来了真二炮2f。真二炮虽然被解出,但是双边连续拦截的ch5u解却没被打出,用的PSD解则是充分利用了“2”字阵型的特点来排布运算量,而其阵解泛用性很低。相比之下,真二炮的双边拦截阵解则有着更广泛的适用性,有作为“16炮守伪全场”通解的潜力。因此,在不懈努力下,2021年5月23日,ek-z打出真二炮双边连续拦截解,ch5u与连续拦截的结合就此暂时落下帷幕。几天后,ek-z不满于操作量太少,还打个极限偷花的版本…只想问句鼠标还健在否?
双边PSD真二炮:BV1iy4y177qJ
ek-z的真2炮双边连拦:BV1N64y1y77a,BV1xA411w7Ez

言归正传,真二炮双边连拦其实20年JuanDnieper就有探索过了,不过当时没出跳跳还只有1f。当时只能算尝试吧,JD本人感觉很难打。也是受限于操作水平,当时什么巨人秒杀垫材,跳跳不好收,双边连拦精度太高,双边热过度精度太高,四垫垫不过来,w19抢蓝冰CD……全是问题。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因为这个解就这样。真正让这个阵解活起来,成功运行的,是水平不断提高的玩家。

4.2.2 FE24后期多元化研究
2020年,如果能挑出一个代表性的阵型,我会选FE24炮。可以说2020年的发展就是围绕这个阵型进行的。2021年之后,FE24炮主要是横向发展,各种花式玩法层出不穷,下文细说。
2020年,FE24炮到了哪一步呢?基本上算是有了答案,有了S6,ch9,C8u3个较稳定的全难度解。这也暗示了FE24玩法的多样性。携月望雪枕清风的思路是砍运算量,他感觉原来5665的加速波排布运算量有点浪费了,利用双边连拦以及单边精舞,成功把运算量砍到了23炮,并在2021年1月27日打出视频。同时这也是单边精舞单边PSD的第一次实践,这一解后来经过秋之荡浩优化,砍掉了水路高坚果,算是更严谨意义上的23炮守全场。而更进一步的砍运算量还要等到参数8被广泛使用才实现。小赫(EsKer-digitiZed)从节奏的角度出发,想到了P6的可能性。既然手控没法双边精准之舞那就ban掉撑杆,2021年1月20日,P6解由此诞生。双边原速PDD是最核心的部分,也是阵型最大看点,对精度以及节奏感要求极高。而由于ban掉撑杆,当时就有全难度P6的连续交替精准之舞的构思,不过要求太高,时人力不能及,遂暂弃之。
携月望雪枕清风FE23炮:BV1Ay4y1176G
小赫FE24炮无撑杆P6解:BV1zA411u7Hs
22年秋之荡浩优化FE23炮:BV1NU4y167jZ
FE24能不能有9列炮呢?还是之前的铲种24炮给的灵感。2021年2月7日,利用铲种以及大量节操,小赫(EsKer-digitiZed)把9列炮放到了FE24里面。具体思路就是把9列炮铲了,完了收尾种回去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这也算是FE24炮的趣味性玩法。至于较严谨的9列24炮,仅2020年11月8日由sigma-D发布6w手控证明,实际可行性还尚未验证。更完美的短铲种FE9列24炮,还要再等一年。
小赫FE9列24炮:BV1op4y1H7sk
Sigma-D 9列24炮6w证明:BV1qD4y197nD
在FE24炮走向成熟的路上,JuanDnieper和ek-z功不可没。前者为FE24提供了蓝图,后者为FE24画上处理撑杆的点睛之笔。然而FE24炮的核波面对撑杆却有0.36s的冲突时机。在极限情况下,会有0.36s的巨人无法被炸到。虽然可以靠运气过关,但是终究不严谨。实际上严谨的FE24炮如何打,当时已经有了答案了,最终被携月望雪枕清风成功打出全难度无伤版本。而核波的更改也给了如何过核波更多的思路,也对核波的认识更进一步,延申出更多有意思的玩法。2021年5月2日,追月的落叶补充了一个2炮版本核波,利用核弹特性来完成精准之舞,算是其中一个代表之作。
追月的落叶FE24炮两炮核波:BV1d84y1F7gw
我在很久以前只觉得两炮核波只是3炮核波的一个平替,因为他依然没法解决前一波留下的撑杆,因此前一波一定是双边PSD,对于运算量而言并没有减少,否则会出现撑杆炮损,这样又回到了那尴尬的0.36s问题上。而半个月之后的粉笔发布的FE20炮守全场则尝试性的使用这个核波来衔接PD。虽然其垫材使用只是为了收6路撑杆,总体思路还是停留在利用核弹的大范围爆炸来解决跳炮的问题,但依然给核波垫材的使用提供了思路。在漫长的探索中,人们逐渐摸清了两炮核波的垫材使用时机,省下了一运算量,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后面许多高难度阵型的研究历程。同时,针对四路核一路伴舞的炮损问题,落叶自己在2021年5月5日也给出了答案:用辣椒充当B炮收掉舞王,从而实现无精舞无伤,这的确是最早的完美无伤思路,但是没有先于笔者打出2f完美无伤,2f载体在2023年才被其自己填坑。
落叶改进后的两炮核波完全体:BV1WT411f7Qj(1p)
FE24炮表演性已经算是被严谨论证后,如何将其运用到无尽实战中成为了话题。所以人们就开始思考加花的事情。2021年6月,粉笔提出了FE24炮非极限冲关的核心节奏对C8u,这个解在1年后由秋知荡浩打出首发2f。2020年8月ek-z在打出FE24炮时就有过1f的加花实践,但是仅限于1f,因为5路核坑用了就没法垫撑杆了。出道即巅峰的sellfish在2021年8月发布双樱FE24炮P6解后的几天,又发布了FE24炮单花版,其中核波操作让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后来携月望雪枕清风在10月发布FE24炮C8u无核解,理论上水路可以种双花但是有概率被小丑炸,算是让非极限阵的FE24炮有了点眉路。
Sellfish双樱FE24炮:BV1q44y1C7PM
Sellfish单花FE24炮:BV1Eq4y1Q7PA
携月望雪枕清风无核FE24:BV1Mq4y1N7aZ
秋知荡浩FE24炮对C8u:BV17U4y1X7X9
除了加花,还有一些别的元素也被用在FE24炮上,比如僵尸隐形。这种玩法来自于2020年10月份的PE24炮僵尸隐形,由吸水泵在2021年10月23日打出,虽然不见僵尸踪影,应对之策却了然于胸,精准稳定操作之下僵尸丝毫不能威胁阵型,就是可能观赏性来的差一点点,他人看容易一头雾水…
吸水泵僵尸隐形FE24炮:BV1Y44y1v78r
时间来到2022,2月11日,Sellfish_继续改进解,成功给FE24炮加上了第二朵花,并且打出全难度阳光下降850的视频。FE24炮迈出了走向非极限关键一步。而其二连交替精准之舞更是开连续精舞之先河。2022年10月1日,Sellfish_更进一步,打出全难度阳光下降650的神作,为FE24非极限化写下关键证明。
Sellfish_全难度双花FE24:BV1Vq4y1879h(降850)BV1dP411J7U9(降675)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一dawn残阳要出手,手控世界抖三抖。2022年10月16日,在不为人知的角落,Dawn_残阳铺水FE24炮手控100f冲关挑战已然落下帷幕。这并非第一个手控超多炮冲关,却是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FE24炮手控向实际生存所相连接的证明,是近些年来手控FE24炮发展的缩影,是众多FE24炮相关研究的初心与本质,是我们的热爱所凝炼而成的结晶。
手控FE24炮非极限100f冲关:BV1We411L7s3

2.4.3 被玩出花的FE24炮
2020年,如果能挑出一个代表性的阵型,我会选FE24炮。可以说2020年的发展就是围绕这个阵型进行的。2021年,FE24炮主要是横向发展,各种花式玩法层出不穷,让我来为你慢慢道来
2020年,FE24炮到了哪一步呢?基本上算是有了答案,有了S6,ch9,C8u3个较稳定的全难度解。这也暗示了FE24玩法的多样性。携月望雪枕清风的思路是砍运算量,他感觉原来5665的加速波排布运算量有点浪费了,利用双边连拦以及单边精舞,成功把运算量砍到了23炮,并在2021年1月27日打出视频。同时这也是单边精舞单边PSD的第一次实践。小赫(EsKer-digitiZed)从节奏的角度出发,想到了P6的可能性。既然手控没法双边精准之舞那就ban掉撑杆,2021年1月20日,P6解由此诞生。双边原速PDD是最核心的部分,也是阵型最大看点,对精度以及节奏感要求极高。
携月望雪枕清风FE23炮:BV1Ay4y1176G
小赫FE24炮无撑杆P6解:BV1zA411u7Hs
FE24能不能有9列炮呢?看键控解,好像手控难度太大了点。还是之前的铲种24炮给的灵感。2021年2月7日,利用铲种以及大量节操,小赫(EsKer-digitiZed)把9列炮放到了FE24里面。具体思路就是把9列炮铲了,完了收尾种回去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反正是极限阵阳光消耗可以不计,之前那版FE9列24反正也是要铲炮的,铲的多一点又怎么了?不得不说确实有道理(确实)。
小赫FE9列24炮:BV1op4y1H7sk
在FE24炮走向成熟的路上,JuanDnieper和ek-z功不可没。前者为FE24提供了蓝图,后者为FE24画上处理撑杆的点睛之笔。然而FE24炮的核波面对撑杆却有0.36s的冲突时机。在极限情况下,会有0.36s的巨人无法被炸到。虽然可以靠运气过关,但是终究不严谨。小赫(EsKer-digitiZed)在2021年1月29日发了一个核弹激活的核波排布。当时好像没什么人看,后来被携月望雪枕清风挖出来,加以高坚果辅助,终于在2021年5月8日打出FE24炮全难度无伤视频。几天后的小赫也打了一个完美无伤的版本,舍弃了高坚果直接铲炮,解决不了撑杆我还解决不了超前置炮么……又过了几天,小赫直接用FE24炮在全难度连录4f……听听这是人干的事?
携月望雪枕清风FE24炮全难度无伤:BV1NK411F75i
小赫铲炮无伤FE24炮:BV1Tv41157Xg
小赫FE24炮4F连录:BV1fo4y117m2
其实FE24炮的核波已经是怎么打都可以了,5月2日,追月的落叶补充了一个2炮版本核波,利用核弹特性来完成精准之舞,算是一种不错的思路。
追月的落叶FE24炮两炮核波:BV1d84y1F7gw
至此,FE24炮表演性已经算是被严谨论证,而对于实用无尽而言依然没什么希望。所以人们就开始思考加花的事情。2020年8月ekz在打出FE24炮时就有过1f的加花实践,但是仅限于1f,因为5路核坑用了就没法垫撑杆了。出道即巅峰的sellfish在2021年8月发布双樱FE24炮P6解(这都第几个解了)后的几天,又发布了FE24炮单花版,其中核波操作让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后来携月望雪枕清风在10月发布FE24炮C8u无核解,理论上水路可以种双花但是有概率被小丑炸,算是让非极限阵的FE24炮有了点眉路。
Sellfish双樱FE24炮:BV1q44y1C7PM
Sellfish单花FE24炮:BV1Eq4y1Q7PA
携月望雪枕清风无核FE24:BV1Mq4y1N7aZ
除了加花,还有一些别的元素也被用在FE24炮上,比如僵尸隐形。这种玩法来自于2020年10月份的PE24炮僵尸隐形,由吸水泵在2020年10月23日打出,虽然不见僵尸踪影,应对之策却了然于胸,精准稳定操作之下僵尸丝毫不能威胁阵型,就是可能观赏性来的差一点点…
吸水泵僵尸隐形FE24炮:BV1Y44y1v78r
2021年是FE24炮从成熟走向严谨走向多元化的一年,这背后是手控科技大爆炸式发展,是玩家水平突破性精进,是玩家思路灵感涌现的结果。

4.2.3 尚有缺陷的DE20炮

在DE19炮之后,DE20炮的研究就开始起步了。与DE19炮相比,DE20炮最大的区别就是多了1炮,所以存冰位相当紧张,又不像NE可以秒放蘑菇,那么保护9列存冰最好还是用压制最强的ch6来解。最早是小赫(EsKer-digitiZed)打的一个DE20炮1f(已删除,时间在2月末到3月初之间)。不过那个存冰会透支了,到第2f存冰不够。除此之外,由于格子更大,尾炸3路矿工小鬼并不严谨,一旦出现极端情况根本没有补救措施,从手控的角度来看很难接受。
后来笔者看了许多键控解,然后套上手控的经验,在3月8日左右发了一个理论2f的手控解,然后自己打了1f。其中过程还是很曲折的,包括各种细节的优化等等,最终只打出了1f的演示视频。如果让我现在来评价一下的话,我只能说还是不够完美。存冰损耗固然可以脸过去并且凭借操作尽量减少损耗,1路跳跳虽然不严谨但是确实可以卡相位去解决,但是核波的3路玉米炮无论如何都要被啃的,第二炮收掉3路小鬼根本不现实,对手速精度要求实在太苛刻了,但终究还是把这个解给填了出来。只能说我的解仅存在于概念之中,实践起来很难自圆其说,上面那三个问题成为DE20炮关键的3大难题。
携月望雪枕清风DE20炮1f:BV1Gr4y1P7o5
直到2021年6月5日,小赫(EsKer-digitiZed)以我的阵解作为灵感,加入铲种3-3炮来让阵型循环更为严谨。这样以来如果3路炮损默认接受的话,那么跳跳也会更容易解决。这个节奏更接近逐波解,w17拉长波长拖冰CD的操作令人拍案叫绝,打破了原先的固有思维。不过,首发视频确实不是很完美,收尾炮没种回去,不过无伤大雅。
EsKer-digitiZed DE20炮2f:BV1Hy4y1M7Mj
随着铲种解的出炉,2021年10月,吸水泵和秋知荡浩先后打出DE20炮更完美的视频,为五行场地满炮数手控填补了最后的拼图。
吸水泵DE20炮2f:BV1uq4y157mU
秋知荡浩DE20炮2f:BV1HQ4y1Q753
2022年5月31日,随着对节奏了解的深入,对各种节奏综合应用能力的增强,由火碱(Hydroxyl-OH)在手机端先完成了DE20 0冰开的解。2022年10月4日,火碱在电脑端打出2f,不过没有出跳跳,但确实证明了解的完备性。2022年10月6日,由秋知荡浩打出PC版本全难度2f。至此,DE手控上限达到目前为止的顶峰。
火碱DE20 0冰开解PE版:BV1qU4y1y7Ns PC版:BV14G4y1W76m
秋知荡浩DE20零冰开PC版:BV1P14y177Fy
相比于NE20,DE20更加不稳定。其不稳定体现在3个方面:加速波尾炸所以急速巨人砸冰,快速波刷新早梯子把冰秒掉,这些都有可能;1路跳跳卡相位只是一种理论,而遇到速度太快的跳跳还是没什么办法,炸1路是解决方法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更加剧了3路炮损;而且铲种也没有本质上解决核波的3路炮损,意味着这个阵型永远不能完美无伤,严谨性不够完美,也存在优化的空间。
而笔者本人较早就意识到DE20炮存在的问题,也一直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从转参理论中找到思路:因为ch6加入核弹代奏后运算量可能会溢出,这样就可以加入樱桃来凑PSD而避免中路炮的炮损,但仅能打6个wave,但后续转成ch5u就可以解决。但ch5u至少14.37秒的减速波却是一个问题,因此一直没有下文。直到23年5月20日,群聊讨论DE20优化思路时,提到了窝瓜压之后核弹激活让中路红眼投掷而解决中路鬼位炮的损耗,但是打2f是很困难的。我却找到了ch5u的灵感:既然核弹可以拦截巨人投掷的小鬼,那么无冰分离的B炮自然也可行。最终经过几轮的细节调整,2023年6月9日,手控无铲种的DE20炮得以面世。而带卡的窝瓜也解决了前几波的跳跳,转参数之后。而这样,DE20炮还剩下存冰损耗的问题,以后可能会有更优秀的处理方式。
携月望雪枕清风DE20无铲种:BV1tM4y1Y7x5

4.2.4 NE阵型研究
NE,虽然少了冰车这一威胁,但是由于安全炮位太少,不能存冰,核弹使用受限,向来都是拦截超多炮的一大垃圾场地。2021年以前,NE超多炮屈指可数,严谨的炮数上限只到了16,17只能ban掉撑杆打打,来自JuanDnieper。但是ch9的4连加速波让撑杆的确很难处理,而且要用到核弹1,2路基本是没法垫撑杆的,还要考虑巨人的压制问题。如何解决撑杆对于NE17炮而言至关重要。
JuanDnieper摆的NE17炮设置两个冰瓜,可以说对撑杆有一定自然抗性。但是四连加速波快速刷新的情况下很容易有撑杆成为漏网之鱼。按照正常的排布,第二个连续加速波是核弹,可以收掉上波的撑杆,但是收上波撑杆就会漏本波撑杆。后来笔者就想到下波的P/PSD改为BD/PD,这样123路撑杆都可以解决,4,5路会漏。然后笔者想到了高坚果加辣椒的组合,考虑到下半场同时有红眼和白眼所以要用PDD而不是PSD,辣椒基本上只能和D同时生效,会让上波的撑杆有一点点啃炮的机会,2021年1月5日,NE17炮加上了撑杆。后来笔者把辣椒改成插垫材,消除了跳炮之后的炮损,进行了优化。
JuanDnieper首发的NE17炮:BV1M7411m7jA
携月望雪枕清风NE17炮全难度:BV1BU4y1x7bP,后续翻修:BV1Qq4y1U7Go

再然后就考虑NE18炮了,但是一直没有一个结果,3路鬼位炮无法使用PSD前场收小鬼撑杆,ch9的连续加速波更是没法玩,所以用ch9解决这个阵型就无疾而终了。从1月到6月,炮数依然是停留在不那么严谨的17上。
2021年6月14日,潜水大半年的ekz不鸣则已,一鸣就整个大活,NE20炮以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思路运行了1f。如果说以往的炮数探索都登高自卑,循序渐进,这个NE20炮简直就像是天神下凡,人间飞升,有诗云“孤鸿裂月鸣惊穹,信游御电万钧从”,那时候什么间C7u没听说过,什么双边伪连拦真秒白眼想也没想过,什么核弹Ndd打的更是超脱一般人的手控思维。从笔者的角度来看,虽然不能详细猜测这个解的研究过程,但其中一定是经历了许多次对时机的摸索,对节奏的练习,对各种细节的精心设计等等,看出来一定是下了很多工夫。虽然说能看出有些小细节比如尾炸顺序确实没想好搞得炮损有点大但实际上这些都可以解决,瑕不掩瑜。
ek-zNE20C7u1f首发:https://tieba.baidu.com/p/7404059130
后来经过对细节的优化,NE20炮的手控真正成为可能。既然1f已经有了,那为什么不能有2f?最早的2f是小赫(EsKer-digitiZed)的发布的,具体时间应该是2021年8月初。小赫带卡带炮了,期间掉了两个炮,虽然不算完美,但也算过了2f。2021年8月末,秋知荡浩打出一个更完美的2f,NE20炮实践到此基本宣告完成。
小赫的NE20炮伪2f:BV1N54y1n7gV
秋知荡浩NE20炮:BV1dv411A7i7

关于NE20的核弹波,理论上其实是可以在2f以内严谨无伤,上半场应该先用3路坑同时垫一下2路,目的是让两波的红眼动作尽量接近而尾炸,下半场再用2坑即可消除巨人的砸率。但4f的话核坑会被迫转换,手控情况下就无法严谨无伤了。不过只考虑2f严谨性的话其实完全没什么问题。或者说用炮损兑换砸率,也是一种解决办法。
在NE20之后,笔者看到了间C7u手控的可能性。间C7u最多只有两连加速波,看起来应该比较好对付撑杆,于是笔者就自己去设计了一个NE18炮,算是对NE炮数进行了补全。
携月望雪枕清风NE18炮:BV18o4y1X78U

在曾经被誉为超多炮垃圾场地的NE,想造出超多炮可以说极为不易。参数7一旦选用基本上绑定了极高的难度,令人望而却步。参数9又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连续加速波,处理撑杆也是难题,而且NE也很难做出能支撑起参数8,9的运算量。单边拦截在NE可以说屈指可数,而双边拦截更是凤毛麟角在,这也侧面体现了NE的造阵难度。这样的场地解出NE20这样的阵型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耐心以及创造力。实际上,NE20炮可以作为第四次发展阶段最具代表性的阵型,在难度,阵解思路,操作水平等上面,他能很大程度上解释第四次发展阶段与第三次发展阶段所区分开来的原因:难度上无疑高出一截,解阵更倾向于参考键控改造而不是直接从手控角度去做解,操作水平也更进一步。从历史上的角度上看,NE20炮也无疑带动了后续各种参数7和参数8的各种发展。
在参数7与8探索较为深入之后,2022年7月8日,手控党合力研发出NE20的C8u解最终由小赫(EsKer-digitiZed)发布。虽然有铲种实际上却降低不少难度,是手控超多炮一个优秀作品。
NE20炮C8u解:BV1Q94y1D7fj
自此之后,NE还差19炮没有手控成果。在NE场地,削减任何一个运算量显得都是非常致命。在邻C7u被开发,FE16炮三部曲(心16,“2”字16,神16)都被解出然后成功手控之后,粉笔开始着手NE19炮的研究。他从键控解入手,然后按照符合手控的模式进行调整,w3使用铲种加瞬杀凑w7加速波炮的CD,使w7可以打出PDDPcd,同时降低四路伴舞炮损与砸率。运用NE存垫材来减少冰波可能的啃炮,虽然核波依然有难以消除的炮损,但总体而言算是位NE场地填上了最后的拼图
NE19炮:BV1hL411i7Rm


4.2.5 参数7与参数8,手控新节奏的适用
对参数7以及参数8的探索,是第四次发展阶段几乎贯穿大部分时间的内容,如果说第三次发展的主线是研究PSDPD以及FE24炮的初探索,那么第四次发展阶段的主线就是对新节奏,新操作的探索。
2020年末,几大概念中,PE双9列24以及真2炮引发了对连续拦截的进一步探索。与之相似的,其中的FE花环十六与FE9列24炮为参数8埋下了萌芽,而参数7的探索要更早一点。参数7与8,从宏观的角度上看有5种节奏,参数7的邻与间,参数8的邻间对,除了邻C8u,其余节奏都有着相当广泛的运用,也带来了手控超多炮第四次发展阶段的繁华盛世。
夜间的参数7最早是来自2017年的ME纯15炮,邻C7u则是来自JuanDnieper的FE双边拦截18炮,也是第一个FE的双边拦截阵型,后来开发到了灯笼16炮。在2021年之前,两种C7u都有代表阵型。而参数8则有FE24炮的C8u解,其本质还是从ch9解中衍生而来。另外两种参数8在手控领域仍是一片空白。而如果仅仅局限于邻C7u,间C8u,经典ch9这几种节奏,那么夜晚场地的上限无疑被极大限制了,特别是原本这几种节奏用法相当固化,像邻C7u基本只用来守6,C8u和ch9要有大量运算量支撑,而探索新的手控节奏用法也随着时间发展而成为了热门话题。
2021年四月左右,当时对双边连续拦截加多次垫材这类阵型探索基本结束,除了最后的真2炮基本上相关阵型都被一一打出。这时再回顾当时的概念阵,实际上基本都有解了:要么已经打出,要么就是有人在练,打出成品只是时间问题,如真2炮,再者就是暂时还没法打,比如FE9列24炮以及RE椭圆盘。而FE花环十六则是还没有定论的一个阵型。2020年十月左右,阿水(自挂东南枝)就有过花环十六炮1f的探索。在笔者记忆中,加速波是PPDD | NdA | PPdd,因为最后的PPDD手控复用起来很困难,加速波会有砸率。而且NdA难度也非常大。最难的地方在于铲种插在连续拦截过程中,连续操作强度极高。2021年5月,恰逢五一假期,有名群友提出概念阵基本都有作品了,该概念应该予以摒弃,而才发现FE花环十六还没解。而当时阿水的稿件已经找不到了,于是解法只能看参考键控解去自己摸索。笔者用位移铲种解决了原先铲种波操作量太复杂的问题,然后再进行修改,第一减速波尾炸,最后加速波单边精准之舞单边尾炸,解决复用问题,最后5月2日打出2f。如果看这个阵型,运算量可以说压到极致。为了压运算量邻C8u的节奏选用让冰波衔接加速波只用加一个辣椒,连续加速波也尽量少,用别的解很难达到效果。后来9月份是ekz摆了一个名叫“归无”的18炮,实际上就是花环16炮去铲种的结果。小赫(EsKer-digitiZed)后来加入首代,让收尾更加方便。Caraxes也在2023年2月23日进行了排版优化,第二冰波晚冰处理第一冰波的矿工(上半场需要窝瓜压1),这样第一冰波可以空炸,在w9/w18也可复用为空炸,避免了原解尾炸可能的砸炮问题,连拦改为空炸操作更顺手。缺点是矿工在手动环境下有可能会冰不全,晚冰将导致小丑炸率略微上升。
FE花环16炮初始:BV1QU4y1b7BL
Caraxes的优化版本:BV1Q24y1H7hy
FE归无:BV1x44y147iV(ek-z),BV1R44y1b762(EsKer-digitiZed)

而间C8u相对来说用的的确不多,但是其潜力却很大。笔者在年初时曾考虑过FE变奏22炮的可能性,但是思路拘泥于ch9所以解出来难度大的离谱。在5月份,小赫(EsKer-digitiZed)利用间C8u让这个阵型成为现实。还有个例子就是FE24炮的无核解,最终也是运用间C8u运行。这几个解现在看来也许没什么特别的,实际上也能看出来手控玩家在解阵思路的改变,从按ch9模板填充运算量而到尝试从别的节奏去摸索阵解,实际上是手控玩家游戏理解的增进。
FE变奏22炮:BV1XU4y1t78W

对于邻C7u,复用方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好理解,但是实际打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想要完成完美复用是非常困难的,波长要拉很长很长,而且激活要比较晚,所以最后一个加速波基本都是尾炸的。其实到了灯笼16炮以后邻C7u就已经相对成熟了,后面像是弦十四炮,FE礼物盒等基本都是大同小异,但都是很有意思的阵型。小赫(EsKer-digitiZed)对邻C7u加入不少首代操作,特别是弦14炮,缓解了其中核坑CD比较紧张的问题,可以用来参考。
弦14炮C7u手控:BV1V64y1k7hj(携月望雪枕清风),BV18f4y1T7iz(EsKer-digitiZed)
小赫礼物盒14炮:BV1Co4y1C7UF
小赫钻石15炮:BV1934y167hZ
而关于间C7u,复用复杂的多,所以在ME15炮之后基本上很少去考虑这种解,直到NE20炮的出现……关于NE20炮我已经在前面讲过很多了,就不再赘述。NE20的出现引导我解出NE18,这也是我本人第一个间C7u尝试。相比于邻C7u,间C7u压制更均匀,对撑杆最多只有两连加速波更容易解决,让我有了FE参数7守超前置的想法。我最开始的实验品是FE桃子19炮,解阵过程也很平常,没涉及到太难的操作,结果最终手控难度还是相当高,但是完成度也很不错,而且感觉完全没到运算量的极限。
桃子19炮:BV18g411M7ER
在打出桃子19炮之后,我就有了手控FE心16炮的想法了。主要思路还是来源于键控。从键控到手控中间要经过很多的思考,原解中664波要求垫梯子不垫MJ,还要铲,配合上原本的ND,放在手控上就会手忙脚乱,二连加速波中BPPDD操作也相当超前,最终让加速波波长超过了7秒,以及一系列的垫材时机,调整到手控需要大量实验。而一个循环后的冰转加速波,在键控看起来搬手控是没问题的,可是却很容易发现同时生效的D与d居然在原解里面是必需的,这也是我思考最多的部分,也就最终得到了我所修改的垫材拖延波长的处理方法:用垫材调整2路巨人投掷来拖到精确的1740到1780之间,让下波能够完成单边连续拦截加尾炸,单边统一拦截。这成为整个阵型的点睛之笔。最后我是肝了10多个小时,才在2021年11月末打出一个相对满意的作品。
FE心16炮:BV1mY411x77w

自此之后,仅剩对C8u没有载体。于是通过阵解反推阵型,得到了FE胖工20炮这个阵型,初步补全了参数7与8的全部节奏。相比于之前的阵型,除了节奏上较为少见,其加速波处理思路也较为新颖:以往手控带拦截的连续加速波都会尝试避免去使用垫材,而FE心十六两个加速波垫材处理MJ以及防止巨人砸炮,胖工20炮在Pd尾炸情况下直接垫撑杆,对手控而言,垫材理解的提升无疑让不少阵型的手控成为可能。落叶的两炮核波加上垫材后直接就解决了上波剩的撑杆使上波无需绑定双边PSD,减少一个运算量使FE22炮守全场成为可能,更有下文即将提到的FE真2炮,FE神之十六炮等高难度阵型的复杂垫材的应用,我想这些都是垫材理解提升的体现。
FE工20炮:BV11g411N78

22年初的某一天,秋知荡浩直播打了FE9列24炮。不同于小赫的长时间铲种,秋知荡浩所打的是20年西格玛D所做的对C8u解。那个解在诞生之初就让人十分震撼了,因为在当时的手控党还无法理解对C8u的运作方式,也无法稳定复刻其操作,当时一度被摒弃觉得难度太大而无法手控。而手控科技发展进入第四阶段之后,这个阵解自然也就易于理解很多。在之后几天,我将与之一战与携月望雪枕清风先后打出2f视频。我将与之一战是更为精确的复刻西格玛D的打法,而笔者则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引入BD操作,进一步降低了炮损。
西格玛D原解:BV1qD4y197nD
我将与之一战:BV1LS4y1r7cr
携月望雪枕清风:BV1xZ4y1k7DE
2022年8月末,玩家粉笔提铀着手研究FE真2炮的阵解。其阵解来源于火碱(Hydroxyl-OH)手机端的FE神16炮。虽然不是相同阵型但其思路也是相近。FE真2炮阵解最关键的地方依然和一般的邻C7u差不多,在于最后一个加速波难以复用上,因为涉及超前置炮,原本邻C7u的模板第二个冰波的波长难以保证,所以最终阵解使用的是PPddccc垫3路舞王,强行延后第三个加速波的激活时间,用炮损兑换了时间差。这个阵型2f最终在22年10月1日由秋知荡浩打出,在秋知荡浩的视频里可以看到,第三个加速波的炮损是非常明显的。笔者后续与粉笔进行了讨论,发现特定情形下可以避免而在加速波直接炸掉舞王,就是两个冰波之中有任何一个冰波由第二个激活炮所激活,此时波长将被强行拉长至与经典的邻C7u相似的情形,从而达成循环。不过尚未证实这种说法。
秋知荡浩FE真2炮:BV1Cd4y1q72a

自此,参数7与参数8共计5种节奏都有了更深入的探索。后面许多阵型也就水到渠成。利用对C8u,2022年11月3日,追月的落叶完成了FE场地的21炮守全场,刷新了电脑端FE守全场2f下限,同时给后来的FE20守全场奠定了基本的核波和复用框架。利用ME20所引领的参数转换节奏,2022年8月5日,秋知荡浩利用铲种完成了FE的20炮守伪全场,而FE20炮守全场也在2023年5月18日被来自美国的Scaffold最终填坑,FE守全场2f的PC炮数下限再一次被刷新。和FE真二炮相似的FE神十六炮由秋知荡浩在23年1月2日被打出,三种最热门的十六炮造型(心16,2字16,神16)在FE场地均被手控完成。
追月的落叶FE21炮守全场:BV1Q84y1i7cX
秋知荡浩FE工20炮伪守全场:BV1CY4y1w7AP
秋知荡浩FE神之16炮:BV1jD4y1L7SD
Scaffold FE20炮守全场:BV1QT411x7UT
纵观近两年的第四次发展阶段,22年已然登峰造极,举手摘星。星海浩瀚,仰望是数不清的璀璨明晶,寒光如林,是第四次发展阶段数不清的成果,是众多超多炮手控玩家的坚定意志最壮观的映射;俯视则是云海缭绕,微风徐徐,是手控近14年的攀登历程。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肴核既尽,杯盘狼藉,不知东方既白。

4.2.6 完美公式
完美公式,即PSD+PD+ICE2=1,其实就是双边PSD,双边精准之舞,ICE2三个操作的循环。至于式子的右侧为何是1,笔者却不得而知,也许是为了式子整齐好看,也许有什么其他涵义。在冰变奏还未成熟的年代,这个节奏却让24炮完美运行。在键控领域,完美公式无疑是PE24炮最早的解之一,在手控领域却截然不同,这源于双边精舞这一在手控领域难度直逼ICE3的操作。而ICE3仅有0.01s容错,在手控领域被视为不可能稳定完成的操作。
对完美公式的探索实际上就是手控玩家与精准之舞对抗的历程。既然双边精准之舞无法手控复刻,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单边精准之舞,那么漏下的一路撑杆就只能垫材处理。这样一来,ICE2+双垫在时机以及手速上要求都极高,激活炮不能早,垫材以及接下来的PSD至今也是速度要求最快的操作。最早对完美公式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19年玩家:我怎么手又抖了啊。2019年8月,手抖打出了两个超过1f的稿件,而现在完美公式打法与手抖其实也是大同小异。
从现在视角上看,手抖的手速并不算快,视频也有很大运气成分。而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纵然未能会当凌绝顶,他也实实在在领先了时代。2019年,第二次发展已经完备,而我目前所叙述的完美公式却是第四次发展阶段极具代表性的内容而时代发展限制了人们的眼界,手抖的那些探索也很久很久没有被人关注,尝试。就好像龙啸九天之后近八年基本没人打24炮用P6-3I解一样,时代所限,力不能及罢了。
一直到2021年前半年,完美公式往往还是手控玩家相互调侃的话题。玩家粉笔提铀在前半年就尝试了2w。进度虽然低但是更偏重于证明:在手速拉满的情况下PPIcc时机上的可行性。2021年12月11日,携月望雪枕清风发表对手控完美公式的见解,粗略计算发现原来的打法在时机上面存在一定缺陷,由于需要垫上波漏掉的撑杆,而放置咖啡豆激活寒冰菇在操作顺序上又必须在垫材之前,因此寒冰菇生效比一般的ICE2偏早,这导致玩家要打出两炮同时落地的效果才能严谨收2血红眼。而2021年12月12日,玩家吸水泵在原来基础上采用伪双边精准之舞的方式对手抖时的打法再做修改,上半场随缘收掉快速撑杆,下半场单边精准之舞。这样上半场通常只剩下较慢的撑杆,将点冰时机对比原解向后拖了0.5秒左右,正是这0.5秒,补上了完美公式手控打法理论上最后的空缺。
携月望雪枕清风对完美公式原打法的粗略证伪:cv14379561
吸水泵首发手控完美公式:BV1844y1E78k
完美公式手控打法被认可之后,越来越多的玩家进行尝试。目前为止,玩家Dawn_残阳铺水在2022年5月22日打出的完美公式掉24血版本是目前最完美的手控完美公式视频,这也证明了在多次练习下完美完成单边精准之舞的可行性。在键控条件下,完美精准之舞仅有0.04s容错,可这0.04s是极限情况,多数情形下,舞王与撑杆的配合并不是那么完美,实际容错分布要比极限情况高不少。残阳超前置炮在6次精准之舞操作下已然是满血就是对手控精准之舞最有力的证明。
Dawn_残阳铺水24血炮损完美公式:BV1V54y1f71b
完美公式还有进一步的发展,即走向FE场地。FE的完美公式其实与PE是有一定区别,因为没有存冰可言,因此需要使用核弹等运算量来代奏。不过实际上配合铲种解出来也算比较顺利。2022年6月22日,玩家秋知荡浩首次完成FE完美公式,但是由于核波不完善存在一定砸率(上半场激活时间较晚,靠前红眼会砸)。经过玩家火碱,帅歌,追月的落叶等优化逐渐趋于严谨。落叶版本是PC版优化,发布于2023年5月12日,其打法更简单但是使用4路核坑时1路会产生伴舞炮损,这点也可以通过铲种1路炮解决;而火碱的版本整体节奏是严谨的,发布于2022年10月16日,但需要位移铲种,第二次选卡会出现需要种植玉米的位置核坑未CD好的情况,后来经过简单计算发现极限精准的情况(手速操作间隔等同PSSD,最精确操作时机)情况可不需要位移铲种,但是要求太高
秋知荡浩FE完美公式初版:BV1hf4y1f7ED
火碱FE完美公式:BV1hT411P72y
追月的落叶FE完美公式:BV1zs4y1Q7sc
勇攀高峰者总是存在,时至今日,已经有15人完成了手控完美公式这一成就,这一数字依然在不断刷新着,完美公式从手控玩家的调侃用语变为劝卷用语,对极限的探索可见一斑。

4.2.7天台炮数上限突破
前文曾经提及诸多阵型,缺少了屋顶的一方天空。屋顶的体系相较于平地有些不同,出怪特点则区别更大。没有垫材无法垫撑杆,但是没有舞王矿工可以反应炸撑杆弥补了这一缺点;花盆限制导致灰烬放置不便,上界之风却给屋顶拦截带来了生机。四阶段之前的三阶段,也就是20年到21年前半段,屋顶的阵型发展几乎停滞,这其中主要原因还是研究重心的问题。粉笔在20年9月尝试过原速单边连续拦截收冰波刷出的冰车这样的操作,但确实没什么人重视,在ch6节奏下因为需要推后激活炮的时间,靠前扶梯会啃,还会带来不少的炮损。
粉笔提铀RE PDD14炮:BV115411b7Ef
在3阶段,RE阵型多数是以探索为主。2020年的几大概念阵中就有RE椭圆盘14炮的存在,2020年11月,玩家阳光几十万就打出来1f,但是时代所限还没能完成2f。除此之外,玩家阳光几十万还有着RE神之10炮,RE16炮完美公式等等阵解探索,算是那个时候为数不多的天台成果。
RE神之10炮1f:BV1F5411H7mu
RE16炮P62I 2f:BV16v411s78k
而四阶段天台阵型的兴起,应该是从RE19炮而来。最早开始研究RE19炮的玩家依然是阳光几十万,其阵解有一部分参考了DE19炮,再结合天台特点作出一定调整。而最早版本在2021年7月,依然只有1f,原因在于屋顶只有花盆能当垫材,中场可能无法拖好来回复存冰CD,从而导致下半场的存冰不够用。
RE19炮:BV1e64y1z7n1
后来,天台的发展主要仰仗于主玩北美版的火碱。虽然本文仅记录PC端的手控历程,但不得不说,有不少优秀的阵解都是来自于北美版,然后再移植到PC端,其中自然就有RE19、RE20阵解的完善。RE19炮真正得以运行,也是来自于2021年12月21日火碱对原来节奏作出首代优化,成功让存冰在2f内完成循环,从而在北美版完成2f手控。2021年12月25日左右,从DE20炮节奏进行改进,火碱与幽灵蓟作出RE20手控解并完成1f手控
火碱北美版RE19炮解:BV1mZ4y1Q7FR
幽灵蓟北美版RE20炮1f:BV1JL4y1n79r
火碱北美版RE20炮16w:BV1GF41147uY

相比之下,PC端的天台手控则要相对滞后。比起RE20,ME20的发展速度要更早。根据ek-z的回忆,他最早于2021年6月看到渐强完成ME20翻修之后有了手控ME20的想法,在渐强的协助下,他与吸水泵合作从键控解尝试改进到手控,然后经过不断打磨阵解,开发操作,1w1w的去尝试,最终ek-z在2022年3月19日先完成了ME20炮的6w手控,而吸水泵在3月22日完成了1f手控。而ek-z的视频丢失,因此目前仅有吸水泵的1f手控。
吸水泵ME20炮手控1f:BV1H3411s74u

吸水泵的1f给人的震撼是极大的,我还记得20年以来,天台最开始研发的操作就是原速PDD分离下波的冰车,而ME20炮最初的手控也频繁运用这个操作。其w3的操作更是令人瞠目结舌,直呼不可复刻:激活炮打在为解冻红眼身上,红眼减速解除是在投掷过程中,而拦截炮却完成了几乎键控精度的拦截,下一个拦截炮也完美分离了下波的冰车……这一波的效果也许是意外为之,但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工部一语出而世人惊,背后乃是对文字不尽的酝酿打磨。吸水泵亦是如此,若非对寒冰菇效果持续时间了如指掌,若非经过千百次的时机摸索,也许能侥幸通过某一波,如同键控般的手控效果又从何而来呢,一言概之:无他,唯手熟尔。
ME20炮1f发布的同一天,RE20炮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虽然早在2021年,玩家灯笼(雪枫零奈)曾经打过几个wave的RE20炮手控,但也仅限尝试,甚至连阵解也不清楚。而后来RE的手控则是小赫(EsKer-digitiZed)从北美阵解进行移植。2022年3月22日,小赫(EsKer-digitiZed)完成了RE20炮2f手控。然而,这个手控解依然有一点问题,在于w8以及w17要将原来核波的拦截炮复用到激活炮上,这时想要守护在9列的存冰是非常看运气(投篮与扶梯的脸色)的。而改进方法则是铲种掉前排炮转而在原来的炮位上种冰。
小赫RE20炮手控:BV165411S7pL

从吸水泵的手控解中得到启发,小赫(EsKer-digitiZed)对阵解进行了改进。经过少量修改,结合其转变参数思想,最终完成了ME20炮的手控
小赫ME20炮手控:BV1WT4y1i7B8
前文提到,原来的RE20炮存在一些缺陷,而优化之后的版本在2022年7月5日以及7月21日,秋知荡浩与我将与之一战先后完成手控,相较于小赫版本稳定很多。除此之外,这两位玩家还分别于7月21日,7月30日完成了ME20炮吸水泵原解的手控,我之前提到的w3则是按照原来的既定轨道统一拦截而完成,总体观感成熟很多。
秋知荡浩RE20炮手控:BV19t4y187X7
我将与之一战RE20炮手控:BV1RV4y1J7Ly
秋知荡浩ME20炮手控:BV1tr4y177tE
我将与之一战ME20炮手控:BV18F411N7zs
而RE19炮虽经过北美版玩家的优化,PC手控却一直没人去移植。小赫(EsKer-digitiZed)在2022年7月5日发现这个被遗忘的阵型,完成了手控。如果单看PC手控,单论成品,那就是RE20炮在RE19炮之前,难阵先于简单阵(RE20有13级,RE19只有11级),这显然很奇怪。而如果加入北美版的研究历程,则一切又变得有迹可循。
小赫RE19炮手控:BV1gG411W7xp
屋顶的历史目前就走到了这里。不管在前院和后院的白昼仰望晴空,抑或是在阴森而朦胧的黑夜凝视长河,到后来登上屋顶,吹拂上界之风,采撷璀璨星辰,都能发现苍穹之宽广,宇宙之浩瀚。而天台的手控超多炮走过近两年的研究历程,在屋顶高屋建瓴的视角下,也发现仍然存在着更远更深邃的星系等待着探索:在屋顶依然有着不少阵型需要去研究,比如ME18,RE17,RE椭圆盘等等,这些事情,又会写入无尽之中哪段篇章,还要期待未来的进取突破。

4.2.8其他成果以及对手控新的上限的探索
这个板块写的是研究尚浅或者内容较少的区域,作为本章节内容的补充。从21年开始手控成果数量繁多,难免有疏漏,后期会在相关板块进行补写。
4.2.8.1 无冰分离
目前手控的无冰分离有冰前分离和冰后分离。
冰后分离就比较简单了,基本都是上半场的分离,落点最多是2路和3路,4路分离用到的比较少。第一次实践应该是携月望雪枕清风的冰魄18炮ch4解。下半场由于炮的爆炸范围限制没有完美落点所以暂且不提。后来这个操作被搬到了前院,DE19,NE18,NE20炮都有用到这样的操作。
冰前分离最早是随尘归海在2017年打的PE斜10炮,当时应该是先分离再点冰的操作顺序,对操作的节奏感要求很强。后来是JuanDnieper发布的PE半场12炮把操作顺序改为了先冰后发分离炮,容错似乎更高一些
JuanDnieper半场12炮:BV13V41117qi。
这个操作在加速波也可以用,是粉笔提铀探索的,基本上都是下半场分离,因为衔接减速波连续拦截的话压制巨人效果更加显著一些。单边B加单边PSD基本可以稳定刷新,同样是四运算量,相比PPDD可能不太稳定而且更难但是上半场热过渡可以不用炮而改为地刺倭瓜热过渡后场炸小鬼矿工,多凑出一个运算量,而且只用垫半边撑杆。粉笔2021年2月27日打出ch5u的真16炮,然后3月16日又打出18炮守全场, 2021年5月9日打了接近16炮守全场的炮环12曾。仅仅几个月时间好像PE突然就能16炮守全场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真16炮:BV1kU4y1H7tL
18炮守全场:BV14Z4y1P7Pe
炮环12曾:BV1xf4y1a7Uh

相比于2路冰前分离,5路分离精度要更高,所以这一类阵型往往与高精度著称。连续冰波阵型里面5路分离还有个经典阵型就是居中树8炮。这个阵型雪枫零奈在2020年就开始尝试探索,当时已经有了1f。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在2021年7月20日打出居中树8炮2f。目前居中树仍然是可手控精度最高阵型之一,手控精度水平至此提高了一个台阶。
手控居中树:BV1jy4y1j7Yy


4.2.8.2 手控冲关与手控全难度连录
众所周知,手控超多炮有着或多或少的不严谨成分,手控时也难免会伴随着一定的失误,因此,手控超多炮是以2f表演为主的一种游戏形式。而一般的手控超多炮研究也是以2f为主,少数阵型则要考虑到4f的可行性,而长生存则是研究比较少的方向。但无尽生存毕竟是手控超多炮所赖以生存的土壤,因此连续选卡的生存逐渐有人进行研究。
手控冲关要脱离于平时绝大多数的手控超多炮表演必不可少的极限出怪,在冲关时,红转白而导致变速,w10刷新延迟等问题都需要进行考虑。而冲关时也不会一直是全难度,因此也需要采取对应的策略,针对不同的僵尸组合来决定打法,从而达成阳光,炮损等资源的动态平衡。手控冲关最早来源于走天涯704的冰心灯。2021年8月7日开始,走天涯704开始了他的手控冰心灯的挑战。积跬步而至千里,聚小流而成江海,经过两个月时间的持续更新,他完成了手控冰心灯250flag生存挑战。
走天涯704 冰心灯250flag冲关:BV1T3411z75N,BV1UU4y177e9,BV14M4y1g7zo,BV1F44y1b7DT,BV1Kg411F7Kg
除此之外较为有名的手控冲关,除了在FE24炮研究那章所提及的FE24炮冲关外,还有PE24炮与PE纯20炮的冲关,这几个冲关都来自Dawn_残阳铺水。其中的PE24炮冲关还有参照常规冲关所经常使用的10f一存档(10f 1SL)的稿件,其对操作精确性以及稳定性要求更高。
PE24炮100f冲关:BV1z34y1h7Df,BV1UT411J7yX(10f 1SL)
PE纯20炮100f冲关:BV1Jr4y1g7AQ
而比冲关更难的还有类似的全难度连录。因为冲关过程往往绝大多数关卡都可以简化掉全难度出怪下的操作,比如没有撑杆可能就不用垫材,没有红眼PD就可以秒杀全部僵尸,但全难度连录则不会给玩家这样的喘息机会。两者相比较,冲关是玩家对:“手控超多炮可以运用于无尽生存之中”这个命题的证明,而全难度连录则是玩家对阵型熟练度的表演。最早的手控全难度连录来自小赫(EsKer-digitiZed)于2021年5月打的FE24炮全难度连录4f与FE冰魄22炮的9f连录。一般的超多炮手控视频背后,是几十几百次的失败,而全难度连录则是玩家对阵型掌控炉火纯青,操作稳定性毫无纰漏的体现,这也体现了玩家手控水平的显著提高。
FE24炮4f连录:BV1fo4y117m2
FE冰魄22炮9f连录:BV1dV411x73P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观赏性比较高的稿件,如Sellfish的归无6f连录,追月的落叶PE24炮ch6的14f连录,秋知荡浩FE24炮换节奏6f连录等。
追月的落叶PE24炮ch6的14f连录:BV1pm4y1C75F
秋知荡浩FE24炮换节奏6f连录:BV1mW4y1m7mx
SellfishFE归无6f连录:BV1AV4y177w2

4.2.8.3 一些别具趣味的阵型
在第四阶段的探索中,也有许多有意思的阵型或者挑战,或令人忍俊不禁,或令人不住赞叹,总之别具趣味。
2021年1月16日,阳光几十万发布RE神之10炮,1月30日,发布RE16炮P62I解,让沉寂许久的RE有了新的玩法,不过阳光几十万当时打的并不完美,直到2023年5月23日,这个解才由玩家Imitator-翻修
RE神之10炮1f:BV1F5411H7mu
RE16炮P62I 2f:BV16v411s78k
Imitator-翻修:BV1Do4y1g7P4
2021年8月19日,携月望雪枕清风脑洞大开,打了一个双边无冰分离非定态的PE24炮,不过5路没有完美操作时机,目前只能当作概念性操作。
PE24炮非定态解:BV1Av411N7xu
2021年8月22日,ek-z首先开始着手研究PE24炮P6-2I解,小赫(EsKer-digitiZed)随后发布完整2f,不过阵解只能循环2f,后续无法完全按照原来节奏打。后来由于完美公式打法出现,这个版本的P6-2I鲜有被提及,逐渐被淡出视野。
PE24炮P6-2I:BV1Pq4y1u7ko(ek-z),BV1nU4y1j7Dg(EsKer-digitiZed)
2021年11月7日,秋知荡浩发布双边PSSD23炮,第一次将双边PSSD放进常规操作里,是目前的手速最高的操作,是其对自身手速以及稳定性的挑战。
PEPSSD23炮:BV15S4y1d7q8
2022年8月10日,只是某人zsmr使用在FE礼物盒14阵解中加入土豆地雷,省下一门热过渡的炮,从而使这个阵型不再需要偷炮。同一天,从中得到灵感的小赫(EsKer-digitiZed)优化阵解,成功打出2f,但是土豆地雷使用的时机排布还未明确,因此对于矿工的处理看起来还不是很严谨。2022年11月2日,玩家Caraxes-又通过预存土豆地雷与精确土豆地雷的方式严谨解决了矿工,这也是在手控超多炮方面精确土豆雷处理矿工的首个阵型。
只是某人zsmr初版1f:BV1ZB4y1z7ji
小赫初版2f:BV1xg411y7WK
Caraxes-严谨2f:BV1cg411B7VU
2022年9月11日,我将与之一战发布NE智商20炮。他在练习NE20时发现带卡与NE无植有一定相似性,于是产生将两者打法结合在一起的想法。极致超多炮与极致无炮打法相结合,将手控二十炮与全场无植物放在同一次选卡中一并表演的脑洞清奇之作,赋“智商阵”以全新内涵。
NE智商20炮:BV1Da411u7rW
在吸水泵第一个尝试僵尸隐形的FE24炮之后,后续的隐形玩法也得到了开发。2023年1月15日,追月的落叶发布了僵尸隐形的手控完美公式。相比于一般完美公式,僵尸隐形无法确定1,2路是否漏掉了撑杆,仅能通过经验去判断或者使用带卡里面的容错,这对手控无疑是不小的挑战。玩家Ego-pusheen在2023年4月28日与6月3日先后完成工20炮与真2炮的僵尸隐形。难度也不必多说,工20需要非常熟练双边连续拦截加四垫加精准冰的节奏,真2炮对落点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无法观测红眼分布和动作下减速波垫材,也需要靠丰富的经验弥补。
追月的落叶僵尸隐形完美公式:BV1Wd4y1L7Rw
Ego-pusheen工20炮,真2炮僵尸隐形:BV1Fo4y1g7wF

4.2.8.4对手控新的上限的探索
这个板块代表着目前对手控新的上限的探索。这里面以1f探索居多,因为大部分阵解太难了只有探索类型的视频,以及一些玩法比较难或者不严谨的2f。按照时间线来梳理吧。
2021年4月18日,粉笔提铀发布FE22炮守全场,运用无冰分离等一系列高难度操作,仅有w9。5月24日,粉笔将炮数减少到20炮,7月10日,利用C7u节奏,将炮数减少到18炮,最后这个18炮守全场展示出来的操作意识放在现在看来依然十分超前。
FE22炮守全场:BV1rK4y1o7Zt
FE20炮守全场:BV1Xv411G7Kf
FE18炮守全场:BV15h41167cC
2021年4月8日,粉笔发布空炸18炮连续PD+C守八列炮解。6月4日,粉笔发布单边P5u。6月5日,粉笔发布单边P4。6月13日,粉笔发布纯20炮双边P5u。这些对于加速波波长打破局限的6s,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空炸18炮PD+C:BV1v64y1S7Aa
单边P5u15炮:BV1ZK4y1g7bT
单边P4 12炮:BV1DB4y1u7Cp
双边P5u纯20炮:BV1HK4y1973U
2021年11月6日,小赫(EsKer-digitiZed)发布DE雪花14炮,这个阵型对于跳跳有些无力。11月8日,粉笔发布小“2炮”,第一次手控使用I系节奏。11月27日,阳光几十万发布ME18炮,不过难度太高,实现完整手控依然遥遥无期,仅能算作探索
DE雪花14炮:BV1b44y1e7AL
PE小“2”炮:BV1z44y1e7wR
ME18炮:BV1u3411b73k
2021年8月份左右,Sellfish手控P5u完成了1.5f,除此之外还有FE24炮交替精准之舞解,现在原视频均已删除但是保存在一个合集中,直到2022年7月6日,我将与之一战发布首个PE纯20炮P5u解手控。而Sellfish本人在其稿件里阐述了手控该解的困难之处,这个解本身对于手控就是及其不严谨,连续四垫对手速要求也极高,我将与之一战本人虽然出了篮球,也没有出跳跳,手控面对跳跳仅能靠运气或者带卡里面的特殊处理。而Scaffold在2023年5月28日打出了跳跳篮球全出的版本,也是有一定运气成分。
Sellfish合集:BV1NL4y1n7m4
我将与之一战首次发布:BV1ut4y1b7nR
Sellfish 无篮球无小丑无跳跳版:BV1tM41187KJ
Scaffold较全出怪版本:BV1ts4y1B74Y

P5u难点是超过6秒的加速波,而P4拦截的弦14炮更是做到极致:P4拦截。弦14炮P4解的键控是需要NDD的,需要刚需两门炮同时落地,手控自然难以复刻。所替代的大多呈现两种流派:NDd和NDA,前者更难且垫材压力大,后者樱桃拦截有极低机会漏鬼。北美版的2f在22年6月7日由玩家火碱打出,他所使用的是NDA,而PC版早在2021年11月,小赫就打出了NdA的1f,这个进度在2023年1月被追月的落叶使用NDA推进到1.5f,完整2f则是Sellfish_在23年1月29日打出,核波则使用NDd的打法。
小赫和落叶的废稿:BV18f4y1T7iz(2p),BV1WT411f7Qj(2p)
火碱北美版弦十四炮:BV1Zg411X72D
SellfishPC版弦14炮:BV1vG4y1Q7My
上文提到过参数7与8的研究,而参数6则研究很少。其一是载体太少,因为不管哪种C6u都需要较长的波长,怎么设阵是个问题;其二也是难度问题,长冰波带来的精度往往都很高,长加速波也往往伴随着更难的操作。参数6所研究使用的载体是NE中开12炮。从视频里就能看出其极高的垫材频率。2023年6月3日,玩家初若冰寒完成其手控,走出了手控参数6第一步
初若冰寒NE中开12炮:BV1jN411C7yZ
目前手速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也就是说目前想要上限突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手控可能出现的新内容,一方面是查漏补缺,比如说RE与ME的炮数补全这类,或者邻C6u超多炮手控这类;再一方面就是旧阵翻修,比如现在一直要脸存冰的DE20可能存在的更优秀的阵解,NE19可能存在降低炮损的阵解等等。
以上便是手控目前的上限探索。曾经我也想过,这些手控,难度太大了,根本不可能实现。也许现在看来是这样的,也许你看来也是如此。但rwtiqz在尝试21炮前,他没有想过很难所以放弃;随尘归海手控24炮时也没有放弃,JD手控FE24炮时也没有放弃,ek-z垫撑杆打FE24全难度,真二炮时也没有放弃,秋知荡浩打FE真2炮也没有放弃,粉笔提铀打NE19炮也没有放弃,他们最终都成功了。手控何尝不是把这些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过程呢?

5 结语
时间如何,如白驹过隙,数十年日月,转瞬而来。江潭落月不待人,江畔人心常逐月。从0走向PE24炮,走向冰心灯,走向FE24炮,每一个时代都是一段佳话。贯穿整个PVZ研究史,人们对植物大战僵尸的热爱始如一.在数十年的时间里,随着一代一代人的辛勤付出,手控超多炮终于在我们的期待中萌发,扎根,绽放......
也许在不久后,也许在很久之后,也许许多年后你我都已经忘记这款小游戏,封存的记忆蒙上一层灰尘,慢慢消逝。如果有幸,那时的我们再翻开这篇古籍,你又能否回忆起在你的童年,你的青春,你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中,有这样一款小游戏,让我们成为朋友,不论出身贵贱,不论年长年幼,不分彼此,唯有你我为之痴狂着。
感谢雪姐对于古代部分历史的修正,感谢各位手控前辈,各位探索者为手控超多炮付出的汗水,感谢每一位热爱植物大战僵尸的pvzer,感谢愿意听我唠叨到现在的你。
6 历史版本信息
2021年1月9日,初版发布 CV9201228
2021年1月10日,第一次翻修,修改部分错误
2021年2月27日,第二次翻修,增加21年前两个月的重大突破
2022年1月1日,第二版发布,修改结构,增加历史细节,增加本年成果
2023年6月19日,第三版发布,修改结构,增加近一年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