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湖北十巫北高速智慧梁场助力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2023-07-26 14:48 作者:bili_87422463171  | 我要投稿


,时长

  • 可视化升降梯、瓦斯泄漏报警仪、掌上智能监控平台、带“眼睛”的安全帽……这条位于鄂西北秦巴山腹地的山区高速,以硬核科技紧盯施工安全风险点,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风险岗位“智能化减人”

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十巫北高速(郧西至鲍峡段),是我省“九纵五横四环”高速公路网中的“纵八”线,项目全长34.8公里,总投资约74.5亿元。

高山起伏、重峦叠嶂。沿着狭窄的施工便道,一路颠簸,穿越几座山岭,来到郧西县观音镇黄土梁村的一座山顶。这个山顶的空地上建有1.3万平方米厂房,是我省山区高速首个智慧梁场,计划预制924片T梁。

液压模板、移动底座,136吨的T梁在4条流水线上行进自如。焊接、浇筑、拆模均由电脑控制,工人手拿“游戏手柄”一键操作完成。更为神奇的是,T梁进入智能蒸养的空调房里享受“桑拿”,全程只需几人操作。

“相比平原,山区空间受限,制梁安全风险高,因此更需倡导智能化减人,制一片梁从7天缩短至20多个小时。”湖北交投建设集团项目总工朱耀光称,从安装模板,混凝土浇筑、蒸汽养护、到张拉压浆,全都以智能替代人工,采用智能化设备,利用数字化智慧控制系统实时传送养护数据,技术人员通过对上传数据分析出如何提高蒸养工艺,节省能源,高效作业的工艺,目前项目做到人员减少一半,效率提高二三倍,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智能高墩作业如履平地

“巨龙”蜿蜒山区,沿途高墩密布,如何消减高空作业风险?

行进山谷里,仰视看到40多米高的墩柱穿上蓝色“新衣”——矩形高墩智能支架体系。6台千斤顶“拽”着10多吨重的“金钟罩”,轻松爬升2.25米。工人挂着安全绳在1.2米宽的封闭平台作业,一座高墩以一天4米的速度“长高”。

十巫北高速3标有高墩桥梁98根,最高的墩柱达72米。中交二公局项目负责人介绍,在湖北交投郧楚建设公司指导下,广泛考察国内山区高墩施工工艺,借鉴房建施工特点,创新研发矩形高墩智能支架体系,目前已生产14套模板,全封闭的作业平台保证施工人员高处作业安全。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如履平地”的高空作业新模式,每套模板仅增加成本3万元。

防护等级更高,且更智慧。

十巫北高速汉江特大桥工地一派繁忙,钻石形状的两座桥塔正节节拔高。为保障高空作业安全,项目采用目前世界先进的附墙爬模技术施工,已浇筑至136米。连施工升降机都是智能操作,有人脸识别功能,承载超过8人,系统会自动锁死。同时,工地还配备风速检测仪、塔吊镭射警示灯、塔吊可视化吊钩等一批智能安全设施。

“全线开工一年完成产值超过40亿元,项目跑出加速度,全靠占领‘制高点’,筑牢安全防线。”湖北交投郧楚建设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阳晏说。

工地追“云”逐“数”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十巫北高速除了硬科技,还有“一张网”。

“请注意,五十公斤的灭火器放错位置!”清晰的提示音,从一顶红色的安全帽中传出,项目安全部部长王新宇马上根据指令整改。

这只是湖北交投郧楚建设公司施工安全管理平台的一部分。整个平台有视频监控、安全隐患整改、特种设备管理等子系统,用数字孪生等技术“兜”住安全,让工地更“聪明”。安全目标风险管控系统通过将重大危险源信息录入数据库,并与GIS等技术相结合,还能实现对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的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湖北十巫北高速智慧梁场助力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