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寻求新思想新文化,探索救国道路革命的爱情故事向蔡同盟延伸

蔡和森与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也是党内最早的一对夫妻党员。1919年,向警予在长沙加入由毛泽东和蔡和森组织的进步团体新民学会,成为会里的第一个女会员。而为了寻求新思想新文化,探索救国道路,响应号召决心赴法国深造,而在漫长的航行当中,向警予和蔡和森常常一起看日出日落,论家国前程谈人生理想,三十五天的朝夕相伴让两颗青春火热的心跳动到了一起。

1928年5月1日清晨,向警予特地换上结婚时穿过的油绿色旗袍,竖起头发走到铁窗前,一个月前,这位中共中央第一位中央委员不幸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却没有半点软弱的她,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国民党武汉卫生部将向拔出后,押赴余记里空坪刑场,沿途观者人山人海,行走时犹高呼口号,远在莫斯科的蔡和森听到爱妻牺牲的消息,在悲痛中写下悼文《向警予同志传》,
在这篇2000多字的文章中,蔡和森认真回顾妻子短暂却光荣的一生,写到关键之处,字斟句酌,尤为细致。涂改,删减,添补140余处,字句之间怀念深切,最先浮现在他脑海里的是向警予在校时文武双全的样子,他会做热烈的民族色彩的小论文,会操体操,尤其会“翻杆子”,在学校以及在每次全县学生比赛运动中警予是最耸 听闻的“文武双全”的第一名,
1919年从新式学堂成长起来的向警予,受蔡和森妹妹蔡畅之邀,到长沙组织湖南女子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不久后便加入进步团体”新民学会“成为第一个女会员。五四运动时,向警予冒着烈日发表演讲,号召群众参与运动,这让新民学会的发起人蔡和森眼前一亮,她的感情热烈的很,她为国家大事常常嚎啕大哭,她相信所谓”教育救国“她抱”独身主义,“要终身从事于教育来改造中国,她绝对的与一般娇弱的女学生不相同,原本抱有” 教育救国“”独身主义“的向警予在几个月后的一趟旅途中,悄然换了念头,法国邮船公司船于下午一时在杨树浦黄浦码头启碇,乘斯船出发之留法勤工俭学生,有30余人,和向警予一起登上这艘油轮的30多位留学生里就有蔡和森,漫长航程中,他们常一起看日出日落,若论家国前程,谈人生理想,35天朝夕相伴,让两颗青春火热的心跳动到一起,

1920年1月当邮船抵达马赛,两人的心也随之靠岸,三个月后,法国蒙达尼城一间木板平房里一场婚礼正在进行,中国学生们聚在一起,热情祝贺一对新人的自由结合,婚礼上没有丰盛的酒宴,没有繁琐的礼节,向警予和蔡和森并肩坐在长椅上,捧着一本《资本论》留下这张珍贵的合影,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信仰,探索救国道路的共同愿望,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婚后向警予寄给父母一张印有两个小孩的明信片,背后写下成婚喜讯,寥寥数语,把满心喜悦告诉父母,“爹爹妈妈呀,和森是九儿的真正所爱的人,志趣没有一点不同的,这画面上的两小也合他与我的意,我同他是一千九百廿年产生的新人,这对沉浸在幸福中的新人没有忘记共同的革命理想,继续结伴探求救国直理。

1921年底他们先后回国,不久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内最早的一对夫妻党员,被同志们亲切地称为“向蔡同盟“,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蔡和森当选中央委员,还担任中央宣传部第一任部长,向警予则担任中央妇女部第一任部长,这对志趣相投的夫妻双双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然而这段革命理想的同盟在1928年意外中断,在武汉组织地下斗争的向警予不幸被捕,蔡和森多次设法营救但未能成功,在全世界无产者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天,年仅33岁的向警予被残忍杀害,向警予的血是为中国劳苦群众的苏维埃的红旗而流啊,这种惊天动地的事业不仅有武汉劳动群众,而且有全中国的劳动群众来替这会伟大的无产阶级的的女英雄来完成啊,向警予去世仅三年之后,蔡和森遭到叛徒出卖被捕,在广州监狱牺牲于敌人酷刑之下终年36岁,这段为探求救国真理而结成的同盟,泛着自由和浪漫的微光,一直延续到了他们生命的终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