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详析——左特的五十七条戒律(3)

左特的五十七条戒律。大多数人根本没听说过什么“伟大的左特”,连左特是谁都不知道;另外一些人则在只是听了听的情况下,缺乏远见地把这些话语视作一些疯话。然而,经过了旁征博引、严密分析后,这五十七条戒律果然名副其实。五十七条戒律,有的话里有话、有的晦涩难懂、有的甚至一看狗屁不通,使得人们把五十七条戒律当笑话看,而本篇分析意在帮助各位克服自己的思维弱点,跨出“思维舒适区”,以他人之识长自己之知。
单刀直入。

戒律三,“保证休息”。
战斗和冒险会消耗你的体力,而休息的时候,身体可以恢复力量,治愈创伤。休息的越久,你就越强大。
这句话看起来是十分简单,以至于横竖看了好几遍,你觉得它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就没有别的意思了。正因为如此,这句话才需要深入仔细地探究。先说休息: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停止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它是一个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 ——百度
看起来重点在定义的后半部分,但是要注意前半部分:一定时间内停止活动。这种时间并不是无限的,而当休息的时间过去,你就要把原来的活动继续。举个例子,玩空洞卡在神居了,于是今天便不玩了,明儿再战。到明天的再战之前,这段时间我们在做的是休息。而今儿卡神居了,就不玩了,以后也不玩了,玩空洞骑士这个活动便在不了了之中中止,再往后的时间就不是休息,可以称它为“闲着”。在休息的时候,你是有一个目标的,只是向目标进发的途中待一会,以保证自己的效率和持续性,即使在休息当中,你也是在围绕着目标做出方案和行动。
再谈休息本身。休息最简单的效用自然是恢复体力,而人的体力是有上限的,正所谓“恢复力量,治愈创伤”。但当创伤治愈,力量恢复之后,休息的效用又体现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对戒律的最后一句有相当的攻击力——在思绪不够广泛严密的时候,戒律的最后一句在这种问题之前看似是根本支撑不住的。
让我们广泛地考虑考虑。首先,休息的效用当然不止是恢复体能,它不止作用于体,也作用于脑。生动形象地简而言之,经验和知识就像水里的沙石,需要沉淀才能坚实地留存,否则就像水里漂浮的杂质一样。这不是鸡精泡汤,也不是哲学话题,而是生物学知识。
Heriot-Watt大学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已经发现了一种联系,即我们记住某件事的能力与原始记忆形成的条件之间存在的联系,根据这种联系可以帮助你增强自己的记忆能力。
这项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研究,探讨事件发生后的瞬间是否会对记忆质量产生影响。他们发现,安静的环境能更好地保存记忆,沉默的时刻实际上有助于激发和强化记忆,从而在稍后的时间里能更加详细地回忆起它们。
1900年,德国心理学家格奥尔格·埃利亚斯·穆勒(Georg Elias Muller)及其学生阿尔方斯·皮尔扎克(Alfons Pilzecker)首次记录了“无干扰休息”对记忆的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果说明,人脑对新信息的记忆在记忆刚刚形成时格外脆弱,很容易受随后接收的新信息干扰。
而记忆的阶段过去之后,大脑还要提炼信息,把有用的拎出,没用的刨去,才得出完成形态的经验。上文的引用里已经意指,有的时候操之过急约等于磨洋工。而这段需要慢慢来的工作,就需要在休息中完成——体能恢复的时间取决于之前的消耗,但记忆这段时间就玄乎多了。长一点的时间不仅能恢复我们的身体力量,也能加强我们的精神力量,休息的越久,你就越强大,它的道理在这。
接下来的疑点就落在了“休息的越久”上。没有给出明确的界限,于是它好像可以无限接近无限久。
让我们严密地考虑考虑。时间无限接近无限长的休息还叫休息吗?——这问题听来绕嘴,那么可以约等于地想一想:无限接近无限长,那差不多就是无限长,那么时间无限长的休息还叫休息吗?(怕不是挂了吧?)——想想咱们开头,无限时间是一定时间吗?
并不是量变就能引起质变,而是量变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运动形式发生了改变,进而才能引发质变。
这又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诚然可以延长休息的时间,休息的时间可以延得超级长,但是当你给自己留的时间超出了休息的界限,那便不再是休息,而成了闲着,你也不再为了目标努力,而是将其放弃。
无限长时间的休息怎么就不是休息呢?——现在的人看了这句话一般会甩回去一句“去你大爷的杠精”,不过这确实关乎哲学问题,学问的事儿争论是没毛病的。从语文角度来看,“无限长时间的休息”的主体是“休息”,它的修饰词是“无限长时间的”:休息就是休息,但它的时间无限长。然而在谈论真的休息的时候,情况不一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简而言之,你不能拿语文层面的概念套到现实生活中去还指望它天衣无缝不出问题,就好像你无法用数学、统筹学乃至心理学去衡量琢磨一个女人的心思。从哲学角度来看,认为无限时间的休息还是休息是否认了质变,是把自己扔进了庸俗进化论的坑里去,说大白话,就相当于你不承认水过了一百度就成了水蒸气、降到零度就会结成冰一样。——你去相亲,相了一天回来了,以后再也没去过,美其名曰“一直休息”,结果就是最后你也没有老公/老婆,相亲这个目标一直没达成;这情况比起“休息”,更不如说是“放弃”。归根结底,现实生活中无限长时间的休息不是休息。所以,“休息得越久”是没问题的:休息的时间是一条线段,但它没告诉你这线段多长;你不能不知道线段的长度就把它当直线或射线了。这虽然关系到数学概念的问题,但是这些玩意小学就教过了。
结果是,第三条戒律看似是没营养的大白话又有问题,实际上涉及了科学和哲学,最重要的是,它还真没问题:
战斗和冒险会消耗你的体力,而休息的时候,身体可以恢复力量,治愈创伤。休息的越久,你就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