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女主想自杀,因“死亡笔记”结缘的漫画主角?
本次介绍的作品是《火伤少女》,初看以为是一部单纯猎奇+噱头的作品,但实际是一部非常细腻的致郁/治愈作品,其中的角色大都是与幸福无缘,被生活的苦闷或者家庭的不幸灼伤的人,但其中也会出现微光般的温情。
漫画《火伤少女》目前仍在连载,大约更新到了21话。

“我叫逢崎要,每天早上我都要对自己那么说”,伴随清晨的阳光和鸟鸣,男主角逢崎要照常下楼,照常听着母亲笑着喊着他离家出走父亲的名字阿枣。他答应着,心里却在想,妈妈对我的感情很复杂,她实际上也只是假装不知道罢了。
面对这样的母亲,怎么说呢,我什么都不想去想了。

逢崎要在教室百无聊赖得打开书翻看,却被一阵刺耳的脚步声打断,他抬眼,是那个一直带着眼罩爱笑的女孩雏见秕,她越过他的位置,与教室后头的朋友谈笑。
仅仅几步之遥,但他们展开的平淡日常太过遥远,对逢崎而言,就像漫无目的看着电视中不真切的影像,然后,那个叫做雏见秕的女孩子也自然而然在里面,直到那一天…

一次偶然,逢崎撞倒了抱着文件的雏见,纸片散落一地,他的眼镜也不慎被踩碎了。面对雏见的抱歉和赔偿请求,逢崎说着没事并帮她拾起掉落的文件。也是在那时,他看见了那本奇怪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我想死”。

雏见抬头时愣住了,她急忙抢过笔记本一通辩解。那是逢崎第一次感觉雏见那副表情,所以非常突兀的,他情不自禁的说谎了,说我喜欢那种东西,我能再看看吗?

对笔记本层层叠叠、脏兮兮的字迹他并没有兴趣,逢崎只是感到了好奇,风吹过时,心中“想了解她”的想法也伴随着纸张飘起。为什么?这是为什么?每天都很快乐的样子,你本应该是那边的人不是吗?

两人放学后来到餐厅,一是因为想找个地方谈话,二是雏见为了抱歉踩碎眼镜请客。雏见吵吵嚷嚷,点完单后不经意问了句,你想过去死吗?
逢崎一顿,想过啊。
雏见“欸”了一声,好厉害啊,还以为你会更犹豫一些呢。
逢崎的指尖感受着水杯玻璃上的凉意,说,没什么吧,这种程度只是想想的话谁都有吧。那时是真心的,虽然最终失败了,坐在这里。

雏见突然很认真的问,那没有死成,你后悔吗?
一句简单的话语在逢崎激起波澜,他质问着自己,心底的漩涡似乎要将他吞噬,但在这时,他看见对面雏见的表情,那是非常幸福的人才会有的表情吧,也让原本不安的逢崎平静下来,那是感谢生命恩赐的动作吧,明明是想死的人,真是奇怪啊。
雏见笑着将食物放入嘴中,是之前我喜欢的人经常做这个动作,所以习惯罢了。

饭后逢崎翻看着雏见的笔记本,里面没有只是表达着想死的情绪,并没有导致原因。直到逢崎问起她左眼受伤的原因才明白过来,死亡对她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这件事情。逢崎不解,没有不想活的理由,只是想死,有这种事情吗?

第二天放学后,两人来到了十几年都没人用的旧校舍,那是雏见的秘密基地,里面堆满了她的肢解的动物,雏见说起自己没有死的原因,因为死只能死一次,所以她一直想知道死是这么回事,可她还是没有得到答案。

雏见的脸罕见的红了,神色虔诚似乎在述说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逢崎被她的眼眸吸引沉醉。他想着雏见一定是脑子有病吧,但却非常喜欢此时此刻她的表情,不知怎么的令人安心。

看似正常人的逢崎心中某种奇怪的属性似乎再次苏醒了…


而校舍外站着一个烟雾缭绕、暗中观察的男人,他似乎知晓一切有关雏见秕的事情。
这个身份成谜的男人鸫正是雏见的初恋+毁了她左眼的人,两人再次相遇时,是在电车上,在漫画长期黑暗的基调下,作者还是第一次画出这种闪耀到眩目的光,投影到这个罪魁祸首身上,有关雏见秕过去的秘密相信也会在漫画中对这个神秘男人的刻画中慢慢展开。

雏见一直以为自己与逢崎是同类,但两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雏见是单纯的没有理由的“想死”,但逢崎只是受尽家庭折磨的“不想活”,雏见的死是希望,逢崎的死是逃避。
两人面对欺凌后的不同反应就能证明这一点,雏见脑中尽是畅快虐杀的场景,她与生俱来的炙热情感不允许逃避,而逢崎是无所谓将一切都当成背景板。
两人唯一的共同点其实是他们都是不被理解的人,也是因此两人才能互相谅解。


不知不觉间,逢崎也被雏见影响,雏见亦然,两人开始期待着与对方的相遇,逢崎诞生了前所未有的,对幸福的渴望。两人相约定一起自杀,但如果逢崎未来不再逃避,能收获希望从而不想自杀,那两人这段感情将走向何方?

逢崎的梦魇,是他的母亲,他的母亲眷恋过去,沉溺美梦,父亲则不拘泥过去向前,过度异常的爱让母亲甚至厌恶自己的孩子。但那样糟糕的人却也是他活着的意义,她对逢崎说过,去死吧,为什么你还在这里…但也说过温柔的话语,也叫过一次他的名字。而雏见与逢崎母亲说了同样的话语,那句:“谢谢你,出生在这世上”。



既然逢崎与雏见并不是同类,那有没有逢崎的同类呢?目前有两位,一位是女二远吹枫,逢崎被母亲的噩梦所困,远吹枫则被父亲的噩梦所困,也算同病相怜了,两人也曾抱团取暖,但被丧失理智的逢崎掐住脖子感到窒息的痛苦后想起自己的父亲害怕离开,两人都不敢直视自我,只是一味逃避憎恨着那个软弱的自己。

在被他人提问“为什么活着”后,远吹枫似乎才想起这个问题,她似乎就是浑浑噩噩的活着,从来没有去思考为什么,但她短暂的得到温暖妄想改变后,命运却急转直下,走向了不可逆的方向,父亲强奸并杀害了一个女高中生,目睹一切的枫将何去何从…

另一位是雏见的初恋鸫的小学同学浮谷小姐,她因鸫的伤害而自杀,得知雏见左眼被鸫所伤后,全然否认了雏见口中“死亡至高无上”的言论,表示真是白痴,这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吧。你还有救,没必要被那个人的思想浸透。


除了男女主,漫画还刻画了与他们相对立的人,雏见秕从小便有一个朋友,爱莉,因为再次遇见逢崎,雏见和他交往后似乎又疯狂起来了。正常的爱莉希望把雏见变成和自己一样的正常人,雏见就算说奇怪的话也会被爱莉糊弄过去,好不容易能正常生活了,但是逢崎出现了,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正如伊壁鸠鲁所说,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爱莉虽然还是无法理解雏见的选择,但两人还是迎来了和解。(也有爱莉和女二枫推心置腹谈话的因素在里面)

漫画中刻画许多值得深挖的丰满角色,在角色大多异常的设定下,也借角色之口表达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意义,总结而言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故事,以各式各样的角色作为卖点讲故事,多样化的角色代表了多人群,也是作者内心情绪的具象化。
画风简约,分镜出彩,作者极其擅长对氛围的营造和情绪的刻画,大量的心理描写却不显冗长,读者可以通过角色的眼神窥见作者想表达的东西。

对此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前往漫画中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