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史考研参考书真题分数线经验

2023-07-19 10:36 作者:考博小贴士  | 我要投稿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

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历史学院考古学计划统招5人;

中国史计划统招26人;

世界史计划统招6人;

文物与博物馆计划统招15人;

分数线

2022年国家线336;

考古学、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国学分数线345,在国家线上9分;

中国史分数线355,在国家线上19分;

22年统考录取详情如下:

考古学一志愿复试4人,等额录取,分数为410、403、387、380;

调剂录取11人;

中国史一志愿复试36人,拟录取23人,复录比1.57:1,最高分416,最低分355,平均分379;

世界史一志愿复试9人,拟录取7人,复录比1.29:1,最高分369,最低分345,平均分355;

文物与博物馆一志愿复试21人,拟录取15人,复录比1.4:1,最高分402,最低分348,平均分376;

参考书

《中国古代史(新版.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 朱绍候、张海鹏、齐涛

《中国古代史(新版.下册)》 福建人民出版社  朱绍候、张海鹏、齐涛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中华书局出版  李侃、李时岳

《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桧林、郭大钧

《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桧林、郭大钧

经验

      专业课重要,但是可能我的经验不会适合没个同学,9到12月份的复习时间几乎下午除了11月的做英语以外可以说都给了专业课。专业课就是看书看书,教材给她买了套北师大和朱绍侯的古代史,北师大的近代史,然后自己浏览了一遍就在没看过了。长孙博的名词解释和大题也是,看了一遍就没在翻过了。然后主要就是看一些大家的专著,具体的书名下面会提到。

      第一天上午专业课和英语笔试,专业课题目两道,每道50分,一是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盛世和治世的认识还有他们的异同,二是近代中国认识西方的历程。题目大致是这个意思。英语笔试是三个阅读,每个阅读10分5个选项,然后一个20分的英译汉,今年的英译汉比较简单,考的是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事,阅读难易程度每个人感觉不同,以我英语渣渣的水平感觉和考研差不多。

      第一天下午英语口语,每个人同学大约5到10分钟吧。一般都是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根据介绍老师问你问题,然后你在抽一个问题回答,大致是这样,可能也有的同学没有让自我介绍老师上去就直接发问了。

考研真题

2020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徙戎论

2.律令格式

3.改土归流

4.护法运动

5.三民主义

6.《海国四志》

7.《戊戌政变记》

8.上三旗

二、材料题

1.北魏六镇的变化原因影响

2.乾隆时人口比康熙朝多原因

三、论述题(四选三

1.北宋和西汉开国形势的异同和应对

2.清选秀女制度和影响

3.晚清时期的铁路问题历史学考研网

4.20世纪30年代关于社会性质的争论

专业课复习规划

 专业课复习分五个阶段,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下每个阶段的任务。

1、预热阶段:收集考研信息,包括所报考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就业难易程度、所报考专业的难易程度、所报考学校的录取率、资料,购买参考书,制定复习计划。

2、发力阶段:以英语、数学这些需要长期练习的科目为主。尤其是英语,在不放松单词等基本知识积累的同时,“以真题为纲”进行复习,把每一套真题彻彻底底的分析明白,真真正正把握住出题人每一道题的出题意图。

3、坚持阶段:这是一个考验毅力的阶段,无数前人的血泪经验告诉我们,谁坚持到了最后,谁就能够成功。

4、冲刺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如果能够基础坚持下去,多多模拟,多多练习,就可以实现量变向质变的转化。

5、调整阶段(初试至复试):准备考研复试,搜集复试资料,练习英语口语。



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史考研参考书真题分数线经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