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制造第一学历焦虑
无端端在b站上与一位自称清北毕业工作七八年大厂TL,针对有没有第一学历歧视争吵了起来。 整个过程实在可笑。一路鸡同鸭讲。 我说的是一般情况,他讲他们部门。 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工种在乎第一学历就代表所有企业所有部门都搞第一学历歧视? 逻辑不通吧。 而且一个本科差一点,硕博清北的,就不如清北本硕? 通过这场浪费我时间的讨论,倒使得我开始思考是谁在制造第一学历焦虑这个问题来。 可能我的思考是个暴论。 原因之一,名校本硕这个群体及其校友群。比如北大数学学生鄙视数院第一学历非北大的教授胡俊。 原因之二,由极端个例带领的求职和招聘感受上的羊群效应或者说就是以偏概全。不可否认的确有一些公司招人名额少,为了更高效的找到合适的人选会设置第一学历门槛。但这并不是大多数。拿互联网公司举例,腾讯阿里一年不过招几千应届生,把全部大厂加起来,招的应届生也就十几万(研究生估计也就几万人),22年硕博毕业生84万人,如果都第一学历歧视,那是不是其他学生都要失业。 原因之三,岗位结构性供求失衡严重。好的岗位(如大厂,金融公司,编制岗等)竞争者叠加多个buff后产生学历溢出。差一点的岗位(如生化环材制造业等)又面临着在岗位缩编的同时,薪酬激励不足,学生和候选者转行的情况。 原因之四,某些用人单位的懒政。正是因为人多粥少,设立第一学历门槛可以提高效率。 原因之五,媒体的刻意渲染。为了追求流量,把报道集中在少数院校少数企业,在舆论上制造出风雨欲来的情势。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