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一年一度喜加一的日子了!
2020年过的太快,过的有些虚无。晃眼已经23岁,却没什么可说的。
在家里躺着,匆匆地毕了业,在家里躺着,匆匆地开了学。
漫长的假期颓废了我的斗志,过的一事无成......唉。
作为老“间歇性踌躇满志”患者,即使明确的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还是被拖延症绊住了脚,最后寸步难进。
但在燕园的第一个学期,我被含蓄而狂热的浪潮裹挟着前进。别人学习比我好,还比我努力,如此下去,我拿什么和别人比?
可拼着拼着,人就迷茫了。我觉得自己变成了只知道“努力”和“休息”的机器,甚至这“努力”都带着不少水分。与其说是努力,不如说是摆出努力的样子来麻痹自己。
我逐渐胡思乱想,成绩、课题、毕业、延毕、前途......满脑子充斥着无意义的信息,最后思考的能力先耗尽了,于是成了明知有事要做却无所事事的躺尸的咸鱼。
浑浑噩噩,浑浑噩噩。一学期结束,总该有些改变了吧,但我没有勇气。我就像死水里的一条鱼,几乎快要混吃等死了。
直到——
“你就是想得太多了。”在被导师请去喝茶的时候他这么评价我。
“你想那些有用吗?对课题有帮助吗?做科研的人最重要的是‘straight-forward’!”
“不要先预设失败的结果就添油加醋的去做这个反应,可能最简单的条件反而能获得最简单的结果。”
是啊,我惧怕的并不是失败的结果,我惧怕的只是改变。什么事都预设失败,最后恐怕真的会失败。
幸运的是,这个道理我懂的还不算晚。不过嘛,改变总归是个长期的过程,结果恐怕要明年甚至更久以后才能看到了,请各位拭目以待。
说完了学业,再来聊点轻松的话题吧。
比如,虽然课题组不少师兄都打日麻,但我却对它失去了兴趣。
它好玩吗?还是挺好玩的,现在我偶尔也会看MLeague的比赛(老sasaki厨了)。
但它值得我投入很多时间吗?我认为不值得。我的休闲时间已经快被压缩成最密堆积,我不想花半小时一小时在这上面。
在学习和搬砖时,偶尔会有些奇思妙想,而在一些人的鼓励下,我开始尝试把这些故事写出来。
最初只是个小短篇,但意外的有不少人看,于是我整理了大纲,准备进行一场长期作战,这就是《LEMONADE》。
我对她的野心并不止于写完。我希望在燕园的五年时间里,尝试对她的“可视化”。其实这也是受到制作出《青箱》的各位前辈的激励,不过距离还远,到时再说吧。
希望明年今日的我,比此时此刻的我更好。
希望每个明天的我,都比今天的我更好。
最后,我真的好想谈一场理想的恋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