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世界资本家,联合起来?

2023-11-01 22:13 作者:同享九制乌梅  | 我要投稿

资本家的全球化

大家在中学都学过“连通器原理”,就是相互连接的容器,如果我们把阻隔液体流动的关卡给撤掉,容器不同部位的水平面最后会趋于一致。全球化是什么?某种意义上,全球化就是构建一个“连通器”,它把世界各地之间的关卡都给撤掉了——撤掉之后,发达国家的资本就流向了发展中国家,资本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利润最高、成本最低的地方。

在这个超级全球化的过程,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各国,正面的影响毋庸置疑,因为连通器“高处”的资本进来了、公司进来了、就业进来了,把经济给激活了。中国是这个变化的典型。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哪怕是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比较优势也格外明显:人口规模、劳动力成本、教育水平、储蓄率、政府的动员能力、吃苦耐劳的国民性格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率急剧下降,有8亿人脱贫,虽然其中有很多原因,全球化和加入WTO一定是重要的因素。我们都听说过一个词,叫“中或最赢”,别的领域不好说,经济全球化方面很可能的确如此。

但对发达国家的蓝领工人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2016年,几个经济学家发表了一篇很轰动的论文,叫作“The China Shock”(《中国冲击》)。根据这个研究,1999—2011年间,中国的进口竞争以及产业转移让美国失去了大约240万个工作岗位。当然,这个数字也受到一些争议,因为截取不同的时间段、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很可能非常不同。但是不管怎么说,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传统制造业造成巨大的冲击这一点,却没有很大的疑议。

除了就业,还有就是抑制工资的压力。对于美国的工人来说,本来他们在跟资本家谈判:“我们的工资很多年没涨了,今年的小时工资是不是该涨1美元了?”资本家还在那里头疼怎么回复呢,大洋对岸的中国民工举手了:“我能减10美元干同样的工作。”你说,资本家还会给这些美国工人加工资吗?

所以,在美国蓝领工人眼里,他们花了一两百年斗争换来的工人权益——最低工资、最高工时、休假补助、医疗保障、集体谈判权……这些东西在全球化形成的连通器面前,突然变得没有意义了。资本可以流动,他们无法流动。全球化一个浪头就把他们打回了“丛林世界”。

有研究显示,过去40年左右,美国蓝领阶层的真实工资水平,也就是扣除了通货膨胀之后的工资水平,没有变化。如果经济没有发展,那么真实工资不变也就认了,问题是,这恰恰是一个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只不过CEO们财富爆炸性增长,白领阶层也与有荣焉,只有蓝领工人成为“没有赶上火车的人”。还有研究发现,21世纪以来,教育水平低的白人男子,也就是白人蓝领阶层,是美国唯一自杀率在显著上升的群体。或许,只有放在全球化冲击的背景下,这个奇怪而令人悲伤的现象才能得到解释。

不管怎么说,全球化的确把饼做大了,但是抢到这块饼的却不是所有人。于是,观念也随之分化。资本家阶层当然有理由热爱全球化,因为之前他们是在一个国家挣钱,现在是在100多个国家挣钱,本来微软可以卖给3亿人,现在可以卖给70亿人,本来麦当劳是开在一个国家,现在开在100多个国家,所以资本家肯定欢迎全球化。但是,工人阶层可能正好相反,他们本来可能是和100万人、1000万人竞争工作,现在却变成了和1亿人、10亿人竞争工作。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世界各国的工人却彼此怨恨,觉得对方抢了自己的饭碗。当年,马克思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但是事实却是,经过这一轮的“超级全球化”,无产者没有联合起来,全世界有产者倒是先联合起来了。

都怪美国工人不努力?

可能有人会说,谁让美国工人懒呢?自己不努力,难道还怪中国工人太努力?

这个说法,可能过于简单,因为在很多西方工人的眼里,问题不在于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失败了,而在于他们在“不公平的”市场竞争中失败了。

为什么这么说?就拿劳工状况来说,中国民工拼命干活、一天上班十几个小时、住十几个人一间的宿舍、一年到头回家一次、把孩子扔在农村做留守儿童……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他们特别热爱劳动吗?还是因为在资方面前,他们太弱势,没有谈判能力?而这种权力不对称是否公正、是否值得效仿?

在外国人看来,如果你是一名程序员,你996并不是你喜欢996,而是因为程序员群体在面对互联网公司面前,表现太弱势,缺乏谈判能力。

当然,这只是部分西方人的看法。这没有什么不公平的,政府在经济中保持重大角色,经济保持相当的国有成分,本来就是中国特色,这就是我们的经济模式,为什么一定要按你们的模式来下棋?我们要保持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可能性的艺术》-刘瑜


全世界资本家,联合起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