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10-消化不良
小儿吃东西常常不知节制,加之其脾常不足,容易发生积食。对于积食,小儿推拿的效果是不错的

补脾经
【位置】拇指桡侧缘或拇指末节螺纹面。
【作用】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
【操作】从拇指桡侧边缘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100-500次。


清大肠
【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作用】清大肠能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
【操作】术者一手持患儿食指,暴露桡侧缘,用另一只手拇指螺纹面从小儿虎口直线推向食指指尖,称清大肠。推100-300次。

板门穴
鱼际最高处,按揉一百次
板门穴为小儿推拿里的穴位,位于大鱼际的中点。通常可以按揉板门穴,用于治疗小儿的食积、肝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所以板门又称为脾胃之门,主要调理脾胃,按揉手法主要为医生握住小儿的手,用大拇指进行按揉。
板门穴还可以使用推法进行按摩,推法为从拇指根部来回推腕横纹,从拇指根部推向腕横纹具有止泻的作用,而腕横纹推向拇指根部具有止呕的作用。因为板门穴的位置相对按揉较为方便,平时也可以将推拿板门穴的治疗作为保健、按摩的方法进行使用。
可上下推,或揉

四横纹
每个关节掐3-5次




按摩腹部3-5分钟

捏脊6次

天枢穴
按揉2下即可
枢,指枢纽。人体上应天,下应地,本穴位于脐旁,在人体正中,为天之枢纽,故名天枢。
天枢,经穴名。出自《灵枢·骨度》。别名长溪、长谷、补元。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10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0肋间神经分支,深部为小肠。主治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月经不调、痛经。直刺1-1.5寸

2寸为3恒指举例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阑尾炎、肠麻痹、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泌尿系统结石、月经不调、阑尾炎、子宫内膜炎、肾炎、水肿、高血压、腰痛、小儿惊厥、间歇热、胆道蛔虫症等。
2、现代研究,实验证明针刺天枢穴,对肠功能有调整作用,可使肠功能趋向正常。以针刺天枢穴为主穴,配合肾俞穴、三焦俞穴等穴,对泌尿结石排石率达到百分之五十。
拿肚角

拿大肚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