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怎么越喝越困?进来学设计师喝咖啡的正确姿势!【杰视帮】
比水更有味、比茶更提神、比奶茶更健康、比汽水更有格调...
咖啡,早已成为了当代打工人的续命神器。

咖啡这两年实在太火了,有买咖啡习惯的同学应该能深刻感知到,从前两年几乎没得选的星巴克和瑞幸,

到现在遍地五花八门要么海外进口,要么本土特色化,大大小小的咖啡品牌让人直呼选择困难。

不仅咖啡店的数量和品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喝咖啡的人群更是越来越多。

在我们部门,每天早上上班,十个人里面有9个人都是端着咖啡来,美式、拿铁、摩卡、风味咖啡...
各种五花八门的咖啡,一揭开盖子,满屋飘香,就连一旁的香薰都显得黯然失色。
而对于隔壁设计部的设计师们就更夸张了,一杯咖啡都是保底了,还有些咖啡爱好者,更是早上一杯下午一杯,用他们的话讲:
“倒也不是真的困,就是感觉不喝不得劲儿。”

相对于国内咖啡文化的初兴起,在咖啡文化成熟的海外,咖啡早已不是简单的饮品,在万物皆可创作的设计师手里,咖啡除了饮用,也变成了他们的创意载体。
意大利艺术家Giulia Bernardelli在一天早上因为手抖,把咖啡弄洒了。从此,她就在这一摊洒掉的咖啡中找到了自己的艺术世界。

对她而言,咖啡不仅是流动的液体,也是可以自由创作的绘图工具。

只能说不愧是意大利人,把意大利人民对咖啡的爱发挥到了极致。

想想我把咖啡弄洒了,第一反应是发个朋友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种行为艺术了~

印尼艺术家Ghidaq al-Nizar则是把自己对咖啡的热爱和环保结合了起来。

他尝试用咖啡粉、咖啡液、甚至咖啡渣来进行创作,不仅创作精致,还致力于达到“零浪费”。


咖啡渣融入创作,不仅视觉效果厚重,还会传来淡淡的咖啡香,传说中的4D设计?

另外,美国艺术家Karen Eland出于对咖啡的热爱,只利用咖啡的棕色系颜料,将各种经典画作一一还原。

这进一步说明,我们在合成设计中强调的画面中黑白灰的处理有多么重要~

只要黑白灰的层次处理到位了,即使是单色调,画面也同样出众。

看完这些作品,你是不是已经暗自决定明早起来点一杯咖啡了?

不过,聊到咖啡这个话题,有同事说:
“为什么我喝咖啡反而越喝越困?”
作为一个咖啡重度爱好者,这里我就夹带点私货,聊聊咖啡的机理以及,人为什么会困?

在我们大脑内,有一对化合物CP:
腺苷和腺苷受体。
两者一结合,我们就会产生困意。
而咖啡中大量含有的咖啡因,就是它们之间的“第三者”。

咖啡因的分子结构和腺苷非常像,它可以伪装成腺苷,与腺苷受体结合。

这样,我们就会换来短时间的精神劲儿。
不过,当咖啡因消耗殆尽后,该困还是得困。


那么,为什么有人越喝越困呢?
1.糖加多了!
大家可以做一个实验,找一个习惯每天早上喝美式的同事,强迫他早上喝一大杯摩卡,保准他上午在工位上睡得又快又香。

像摩卡或一些风味咖啡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表面上是在喝咖啡,实际上无异于灌糖水。
喝下肚后,人的血糖会急速升高,在极短时间的亢奋后,人体会产生胰岛素以降低血糖,血糖的迅速降低,就会带来不可抵挡的困意。
别的不说,这类糖水喝多了,真的会长 月半!

2.喝太晚了!
有同学总把咖啡当作什么灵丹妙药,指望在困意不可抵挡时一口咖啡提神醒脑。
在上文也介绍过了,当你已经产生困意时,说明腺苷已经和腺苷受体开始结合,此时再摄入咖啡,咖啡因也只能在旁边看着他们结合干着急。


3.喝太多了!
老实说,这点小编深有体会。
作为一个重度咖啡爱好者,长期的习惯性喝咖啡,身体会慢慢产生抗性,以前早上一杯咖啡可以嗨到半夜,现在想要清醒一下午,至少得喝一壶...

这个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真要想改善的话,建议大家尝试“戒断”咖啡一阵子。

4.天生的,认命吧!
这群人,不知道该说幸运还是不幸。
他们体内负责分解咖啡因的CYP1A2、PDSS2等基因编码产生的代谢酶天生活性高于常人,分解咖啡因速度特别快,所以他们喝咖啡,可能真的就是喝个味道。


当然了,咖啡对人体的作用远非这么简单两句话能说完的。
很多设计师热衷于咖啡也是因为喝完咖啡的一段时间内,能更高效更集中地进行思考与创作,甚至迸发出新的灵感。
想更长久地保持白天的精神劲儿与活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还是养成一个好的作息,早睡早起!


看完这个小科普,答应我:
明早的咖啡,就算不喝美式,至少也喝无糖拿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