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与神对话》Chapter1-修者以律制心,觉者由心生律

2023-08-08 16:13 作者:但空无一人  | 我要投稿

1、进入物质宇宙之后,将会经验到你们对自身的认识——但是,你们必须先认识其对立物。简单地说吧,你不会觉得自己很高,除非你已经意识到矮。你无法经验到你身上某些部位很胖,除非你已经认识到什么是瘦。如果将此逻辑推到极点,那么你无法经验到你自己,除非你已经遇到非你。这便是相对论和所有物质生活的目的。你本身是通过非你而得到定义的。就终极认识——认识到你自己是造物主——而言,你必须去创造,也只有在你去创造的时候,你才能经验到你自己是造物主。你必须毁灭自己,然后才能创造出你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你必须先成为“非”,然后才能成为“是”。
2、你灵魂的追求其实只是在回忆起你的真实身份而已。
3、别去评判别人走过的业力之路。别妒忌成功,别怜悯失败,因为你不知道,在灵魂的权衡中,什么算成功,什么算失败。遇事别称灾难或者欢乐,除非你已经见证了它的真正用途,然而就连这个都不要妄加评判,永远走自己的路,同时允许别人走别人的路。

4、每种境况都是礼物,每个经验中都蕴藏宝藏。

5、想要改变就要去创造变化,创造变化不是因为某件事是错误的或者是自己的不满足,而是因为它已经不再能满足表达你的真实身份。

6、不做任何事的理由也只有一个,它不能反映你,不能代表你,不能呈现出真实的你。

7、从广泛意义上讲,所有发生的“坏”事都得你主动选择的,错误不再你选择了他们,而是将他们定义为坏,这就相当于你给自己贴上了坏的标签,因为他们都是你所创造出来的,为了避免自我被标识为坏,你们抛弃了自己的造物,这是知识与灵魂的虚伪。

8、没有什么事物本身是痛苦的,痛苦是错误思维的结果。它是思维中的错误。

9、别去批判,别去责怪,因为你不知道事情的起因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它的结果会如何。你批判的最终都会成为批判你的,你责怪的最终也会成为责怪你的。较好的做法是去改变这些不再反映真实的你的事情,或者去帮助别人改变。

10、有的人说,神规定了是非对错,那么这样就是剥夺了你随心所欲行事并经验其可能性的权力,以及依照你真实模样创造自己的机会,还有根据自己能力不断创越自己的空间。他们说依照神的意志行事就是自由的,若违反其意志那必将受人谴责、打入地狱,那这样算自由的吗?这难道不是对神的嘲弄?那么又是谁规定了普遍社会的是非对错、道德观念?

西方——

“关于道德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以前有几种不同的见解(神启论、天赋论、进化论、感觉欲望论)。道德的本质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相应的道德体系的性质,它所体现的利益关系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东方——

德是历史和生物演化的结果。历史,某一部落的人们懂得分享和互助,可以提高生存几率。夏商西周再到战国,一些比伦理要求稍稍高一点的准则,一直传递下来。孔子希望得到重用,恢复周礼(德和礼都是部分的精神追求和更大部分的统治需要,社会需要安定发展),主张礼制德化,维护封建统治,提出仁。老子有点烦孔子,觉得条条框框太多了,主张小国寡民,主张君主无为而治,少一些要求和欲望。人民即使没有知识也会有一种形上的德在心中,并不需要礼法约束,便能和睦相处,怡然自乐。人遵守的道是既定的道,刚好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有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意思?

法律就是道德的最低底线,它契约着人们遵从法律,服从族规,作为族群的生存保障和支撑。

12、如果什么都不做,就是不选择就是选择,你选择了任由事情肆意发展的这种情况。

13、“第一定律是,你能够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你能够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你能够拥有任何你想拥有的东西。第二定律是,你会吸引你怕的东西。那是什么啊?情绪是吸引力。如果你非常怕某样东西,那你将会经验到它。”怎么有点成功学的意思呢?

14、“相似的能量吸引相似的能量(情绪是移动的能量,能量之间会形成相互的吸引或者对冲)——形成(用简单的话来说)相似的能量“块”。当足够多的同类“块”彼此相遇,相互冲撞,它们就会(也用简单的话来说)相互“黏合”。因而,需要多得超乎想象的同样能量“黏合起来”才能形成物质。但物质是由纯粹的能量形成的。实际上,这也是物质唯一能够形成的方式。能量一旦变成物质,就长久地保持物质的状态——除非其结构被相反的或者相异的能量形式打破。这种作用于物质的相异能量确实能够分解物质,释放出构成物质的原始能量。简单地说,这就是你们的原子弹背后的理论。就发现、解释和应用宇宙的这个创造性秘密而言,爱因斯坦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

15、“宇宙里没有偶然。我曾听到你心的呼喊。我曾见到你的灵魂的追寻。我知道你有多么渴望真相。你曾痛苦地呼唤它,也曾快乐地呼唤它。你无休无止地哀求我。求我展现我自己。解释我自己。揭示我自己。现在我正这么做,在这里,以如此平白的说辞,你不可能误解。以如此简单的语言,你不可能混淆。以如此普通的字词,你不可能在措辞中迷失。所以来吧。问我任何问题。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我将会想办法回答你。我将会用整个宇宙来做这件事。下一首你听到的歌曲的歌词。下一篇你读的文章里的信息。下一部你看的电影的情节。下一个你遇到的人的闲聊。或者下一条河流、下一片海洋、下一阵拂过你耳朵的和风的低吟——所有这些都是我的工具;所有这些地点我都能去到。如果你愿意听,我将会与你说话。如果你愿意邀请我,我将会来找你。到时我将会让你看到,我一直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



《与神对话》Chapter1-修者以律制心,觉者由心生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