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思考的耳垂

2021-05-31 01:24 作者:leooooii  | 我要投稿

现在一有想法,总忍不住打消:这又是个bad idea。


笔者高中时候很爱思考,用力思考出些框架,去翻书,和先贤想的差不多,非常兴奋。但究竟是我之前记下了人家的话,不承认,非要用一种表演式的努力思考来说服自己,还是就是自己想出来的,这谁也说不清。折衷地来说是,伟大的思想源于生活,作为在环境中的人,只要去寻找,就一定会得到启示。先贤也是这么做的,那些思想结晶,不是他们的创造,而是追寻的体现。


原谅笔者忘记原句的出处,只能大致意会:昆德拉早年说了一大堆复杂的话,晚年接受采访,干脆地承认,那些话就是一些无意义的垃圾。很多新鲜的思考,也是如此。笔者不是要剥夺思考者产生新想法时的喜悦,只是就想法本身,或者将那些想法置于更大的语境,它就会苍白下来。


很多思考,可以说成是想象。当你不知道前人思考的边界,这时思考无拘无束,最有活力。边界了解越多,思考越受束缚。想象力起初带来喜悦,慢慢它承担了责任,承担了思想的共识,飞得有了负重,负重其实就是人存在的意义。而书是人类思想共识的载体。


狭义的思考,是一种知识间的联系,终点是所有知识的集合。简单讲,就是头脑风暴,把风暴的范围再扩大些。知识间的联系,也是一种知识,当你熟悉交叉的方法,这种被冠名为“思考”的活动,就不再有新鲜感。思考还有另外一种方向,即创造,它拓宽知识的边界,而不是加深已存在的印象。但它可遇而不可求,这样的思考,主动权不在人手,老天给你多少,你拿多少。


金克木先生有句著名的话:“书读完了。”思考也并不是没有终点。自古圣贤皆寂寞,或许就是因为他们思考到了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贤到这里,再没有办法,只得落寞,离世。


茨威格名句:“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思考是上帝的馈赠,它的价格是人的自觉——发现自己无知。


思考就像一个悖论,以打破陈规来作为新的陈规。或许思考只是一种简单的脑力运动,它最大的魔力就是没有魔力,这足以吸引人们掉入其中了。



思考的耳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