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直共赏,喜大普奔——妖而不艳的《Kinky Boots》居然来到了家门口!

去年在澳洲旅行时,笔者最翘首以待的是音乐剧《Kinky Boots》,当得知悉尼有这部剧的时候,就决定了一定要看!
因为此剧不仅是包揽托尼奖和奥利弗奖的著名音乐剧,而且在画风上也独树一帜——题材涉及男扮女装的“变装皇后”,笔者原以为:“是下辈子也没有可能引入到国内的那种...”

没想到今年这部剧就进来了!只不过译名由广为流传的《长靴妖姬》变成了《长靴皇后》...换了个马甲,就这样过审了?
如此被打脸的感觉,敲爽!

该剧名字听上去就像是外面的妖艳贱货——的确,它的歌舞也是骚到了骨子里,令人惊叹不已~
可万万没想到,传说中“穿着长靴后空翻”的热舞并没有惊艳到笔者...反而是故事本身传递了一种走心的力量,比其外在的美更加炫目!

别样的男孩,另类的传奇
看这部剧总体来说是渐入佳境的~可能是白天太累了,开头感觉略微有点沉闷,坐在位子上甚至有点昏昏欲睡...

其实此剧一上来的背景设定也不是那么令人感同身受:男主角是个老字号鞋厂的少当家,由于父亲突然去世而接手生意,却发现工厂处于倒闭的边缘——这种家族继承者的烦恼,请恕身在贫民窟的笔者不大懂...
直到炫目的Lola出场,全场氛围才变得活力四射!

随后的剧情走向其实非常套路——他们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并开发了一系列性感的高跟长靴,不仅拯救了鞋厂,还接纳了彼此,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虽然主线故事很老套,让人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但该剧的支线与细节刻画却非常精彩!比如,虽然歌舞充满着女性魅力,最后甚至人人都穿上了长靴,这部剧却探讨了“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后来又补了电影版,发现对比起来还是舞台的处理更加高明....尤其在下半场:电影中的掰手腕被换成了打拳击,场面更大、更精彩;很多桥段的处理也是更加讨巧、而又意外的合理~总之,该剧的立意非常鼓舞人心,让观众在精彩的表演中被潜移默化地感染!

除了穿着高跟鞋的劲爆舞蹈,笔者最喜欢的场面反而是Lola一个人静静地在舞台上唱歌——这画面仿佛穿越到了去年的Bodyguard,有种Whitney Houston的既视感~

或许这一幕也是整部剧的写照——作为世人眼里的“妖姬”,除了靓丽的性感牌,Lola和Kinky Boots更是难得地走心...此剧澳洲版官方的标语为“Huge-hearted hit musical”,事后想来这一“巨大的心”的形容确实非常贴切:观众不仅能得到视听上的享受,心中更会流过一股暖流,胸襟甚至会更加开阔~
总之,这次体验没有让我失望,堪称17年的top 5体验!除了剧本身的优秀资质,澳洲版卡司展现出的水准也非常高超(Lola好像就是伦敦版原卡!,使得台上台下都陷入一股狂热的浪潮!
剧外的碎碎念
除了该剧本身的精彩,悉尼的Capitol剧院也是很会搞事情——周围遍布着红色的元素,如红靴雕塑、合影版...虽然观众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老人,各个年龄、国籍、性别的观众也不少,而且都在不亦乐乎地互动着~如此看来,澳洲的演出市场还是很有活力的!

事实上,南半球的剧院屈指可数,同时在演的剧远远无法和伦敦西区、百老汇相比;就当年而论,上演音乐剧的量可能还没有国内的引进剧多...但强在持久——当年《人鬼情未了》的澳洲巡演版,阿德莱德一座二线小城就赶上了魔都,演了近一个月,更别提墨尔本、悉尼这种大城市了~

而在17年,除了《窈窕淑女》、《保镖》这些国内观众比较熟悉的剧,澳洲还在上演《Kinky Boots》、《摩门经》以及《耶稣基督万世巨星》...让人不得不羡慕嫉妒恨啊!
不过,国内市场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尤其是供给端的大动作,让笔者越来越看不懂了:

比如刚才提到的《耶稣基督万世巨星》,居然也能过审!?看来大魔都真是无所不能,期盼在19年,这部剧能以其特立独行的画风,在国内各城市掀起一阵旋风!
《Kinky Boots》已经来了,《JCS》也在路上,《摩门经》还会远吗?

TheatreBomb-剧燃:
特立独行的另类剧场,逗逼中的轰炸机
长按扫码↓载歌载舞步入歪门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