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宏政佳航】2023山东事业编面试班——济南市情考点必背

2023-06-26 10:04 作者:宏政佳航安安  | 我要投稿

一、地理概况

1.济南位于山东省的中部,南依春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四周与德州、滨州、淄博、泰安、聊城等市相邻。总面积10244.45平方千米。

2.地形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境内主要山峰有长城岭、跑马岭、梯子山、黑牛寨等等。

3.济南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文化大省--山东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简称济,别称泉城。

4.济南市河流分属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水系。湖泊有芽庄湖、大明湖、白云湖等。济南境内河流主要有黄河、小清河、大汶河三大水系,还有环绕老城区的护城河,以及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绣江河,巨野河,大汶河等河流。

5.全市有棕壤、褐土、潮土、沙姜黑土、水稻土、风砂土6种土类,其中以棕壤、褐土两大土类为主。

二、历史概况

1.距今4000~4500年前以磨光黑陶为特征的“龙山文化”系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济南东郊龙山镇而被命名。

2.济南历史悠长,人才辈出。属今济南市籍的历史名人主要有:中国传统医学的杰出代表、战国时代神医“扁鹊”(本名秦越人):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创始人、战国思想家邹衍;口授今文《尚书》28篇于世的汉代学者伏生;宋代中华词坛“婉约派”代表李清照、“豪放派”代表辛弃疾;清《四库全书》主要编纂人、藏书家周永年等。

三、市名由来

1济南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

2.济南市辖10区2县,132个街道、29个镇。

市中区:因地处济南市市区中部而得名。

天桥区:因辖区内建有横跨胶济、津浦铁路的天桥而得名。

历下区:春秋战国属齐国,秦代属济北郡称历下邑,1955年1月称市一区,9月改称历下区。1967年改称红卫区,1973年复称历下区。

槐荫区:因其辖区内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1955年改称为槐荫区。

历城区: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年)设历城县,因处历山(千佛山)下而得名,1987年撤县建历城区。

长清区:因境内有齐长城和清水而得名。2001年6月26日撤县设长清区。章丘区:取县北山章丘为名。

济阳区:因其地处济水之北,故名为济阳县。2018年撤县设济阳区。

莱芜区:2018年12月26日,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地级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以原莱芜市莱城区的行政区域为莱芜区的行政区域。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平阴县:因地处古东原之阴而得名。商河县:因有滴河水流经取名滴河县,宋元佑元年(1086年)改滴河县为商河县。

七、城市荣誉

1济南成功举办亚洲杯、全运会、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中国艺术节等多项国际和国家级盛会;

2.2016年12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3.2019年1月进入“亚洲城市50强”;

4.2020年济南被世界权威机构GaWC评为世界二线城市;

52020年9月2日,被评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八、济南民俗

1.济南药市会在清初就已经兴起,是全国三大药市会之一,规模比河北祁州(今安国) 河南禹州(今禹县)略小。

2.明湖踩藕:济南盛产莲藕,明湖藕尤其闻名。解放前的大明湖,当时除历下亭周围及船行航道纯为水路外,其余水面阡陌纵横,形成了一块块水田。水田上“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档住了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际,因水较深,泥层又厚,所以只能栽种莲藕、蒲莱等,要采摘莲藕,只能下到水里去用脚踩。因此,明湖踩藕成为济南一种传统习俗。

3.灯会:反映济南民俗的大型彩灯组合灯会,济南趵突泉灯会每年在春节之后拉开帷幕,为市民和海内外游客提供一道丰盛且别具风格的文化大餐。

4.“吃春”:济南人喜食香椿。香椿是一种树木,其嫩叶芳香可食。清代人称春天采摘、食用香椿的嫩叶为“吃春”,有迎接新春之意。


【宏政佳航】2023山东事业编面试班——济南市情考点必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