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小时后,这份特效教程说不定就派上用场了!【杰视帮】

2021-08-30 15:02 作者:杰视帮设计  | 我要投稿

话不多说,今天分享的是:

以企鹅为主角的小景合成教程。


在实际操作前,我们要养成观察的习惯,这张稿子的难点在哪儿?


我想,对于很多朋友来说,最难的莫过于水面的衔接与过渡了。


如何处理水面边缘?

我们先用一张学员的电商练习作品来举例。


我们在电商设计时,很多产品的对标消费群体往往以女性居多,这时候,我们在设计画面元素时通常会选择水来强化画面的柔美。


但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当我们把找来的水面素材叠进画面时才发现,水面的衔接怎么做都显得很假!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几种方法,任凭你是钢铁直男也能轻松搞定柔和的水面!


第一步,找素材。

找到合适的贴图素材后,我们根据场景透视网格调整好水面的透视关系。


略微降低不透明度,还原水下的半透明观感。


接下来,我们反向蒙版,用套索工具,先大致勾出需要保留的部分。


水的范围设计好后,我们就可以着手处理最麻烦的边缘了。

我们用套索工具,在水的边缘画一个波浪线的不规则边。


如何勾出这种海浪边缘?

很简单,你就在内心不停告诉自己,你要画一条笔直的直线,然后...一条自然而不规则的边缘就画好了!


大致的轮廓画好了,不要急着细化细节,我们先整体观察,看看水面在整体上是否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比如,我们常说的一点,通透感。

素材水面不够通透怎么办?

通过万能的百度我们知道了,通透是指空气光线等可以穿透。


那么,倒推回来,要强化水面的通透,我们就应该降低水面不透明度,提高水面亮度。

因此,我们新建曲线工具,把水面整体提亮:


如果原素材的色彩和画面不匹配,我们也可以借用色彩平衡工具将水面色彩适当调节:


我们再新建曲线,借助蒙版工具把水面和其他元素遮挡关系形成的阴影画出来。


整体效果处理好后,我们就可以继续处理我们的水面边缘了。



如何处理呢?我们说了不算,还是要去现实生活中找参考。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水面边缘在起伏和接触时,由于光的折射,边缘会形成一道明显的高光边。


所以,我们新建图层,利用画笔工具,在水面与素材衔接处的波浪上,画上一层灵魂的高光。


再配合高光的背面增加一些阴影,你看,效果一下就出来了。


最后,我们进一步对水面的通透感进行强化。

复制水面图层,栅格化,ctrl+shift+U去色。


打开色阶工具,移动滑块,强化它的对比度。


调整好后,我们将图层模式改为滤色。


再适当调整不透明度,整个水面的通透感就出来了~


这就是我们在电商设计练习中遇到水面的一个处理办法了,比想象中简单很多吧?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


拿着空空荡荡的草图,我们自上而下依次下手。


通过收集南极的场景参考,我们最终决定将小景做成积雪+海底两层。


积雪层和海底层的表面肯定不会是这么棱角清晰,如果没有灵感,我们可以用画笔随意勾勒个雪的轮廓出来。


接下来,照着草图拼就完事了。

找一块雪景图片,甭管三七二十一,利用反向蒙版,先按照我们的草图轮廓,填满。


按照我们草图的大方向,利用套索工具,按照雪地素材的走势把边缘抠出来。


抠图的时候要注意顺应积雪本身的走势进行抠图,最大程度还原积雪的真实感。


边缘大致处理好后,我们对积雪的侧面做一个贴图。


侧面的厚度怎么贴?记住一个词:

以形补形。

毕竟我们的画功不像杰克,缺啥画啥,所以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况,切忌自说自话,缺侧面厚度,那我们就去找一个侧面厚度。


通过缩放和透视变形,我们保留厚度部分,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利用蒙版,配合画笔,擦去不必要的部分。


大家在找素材的时候要学会抛开颜色,相比轮廓匹配,颜色的调整简直就是小儿科了。

色相/饱和度、色彩平衡,甚至用曲线工具都可以快速将相似色相的两个素材的颜色统一,这里暂时不过多赘述。


再提醒大家,如果想制作棱角或凸起,建议去找现成的素材拼上去,基本功和经验不够的情况下自己硬去拼一座冰山,很可能事倍功半。


按照右边的逻辑,我们把左边的部分快速搞定。


积雪层做好了,我们开始做底下的水立方。

老规矩,找素材。


我们找一个海底的图片,随意一点,相信自己的选择,比如这样的。


为了方便观察,我们适当降低素材的不透明度,配合蒙版,我们将海底对准我们的立方底面。


按照我们的透视网格,设定好水立方的底面。


底面搞定了,我们可以再找一个深海素材,把水立方的侧面填满。


一样的道理,不要担心颜色不匹配,相比素材匹配,调色已经很轻松了。


我们还可以给积雪底部增加一个冰山底座。


不要忘了用曲线统一明暗。


为什么要增加一个海底的冰山呢?

一、可以增加画面的戏剧感和丰富度;

二、借助冰山元素,我们可以很好地将水立方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做一个区分。


我们可以进一步丰富画面细节,比如增加一个海底的水波纹。

把水波纹素材匹配好画面透视,将图层模式改为滤色。


用蒙版擦去多余的部分即可。


现在,整个水立方只差封盖了。

用做其他面的逻辑,我们找一个现场的海面,用蒙版配合套索工具勾出一个水面的轮廓。


调节明暗,微调色相,和积雪调色的处理方法一样,就不再赘述。


接下来,把目光移到冰山和海面的交界处,观察真实的冰川不难发现,冰川与海面的衔接部分会有很强的暗部轮廓。


因此,我们在冰川图层新建曲线,略微压暗,配合蒙版还原衔接部阴影区。


水面封边我们可以用手绘的方式,也可以直接用素材叠。

第一个案例展示了手绘的技巧,在这里我们来试试素材叠加法。

我们找一个水面素材,很多同学为了图省事是不是自己把图层模式改成正片叠底?


这种方法也不是不行,但确实差了些意思,正片叠底会导致水面的高光缺失,在这里,我们还是选择老实抠图的方式。


图片抠好后调整好大小和透视,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注意:图层模式就用正常模式即可。


调用色相/饱和度工具,我们将水面颜色向水底颜色调整,同时适当降低饱和度。


再根据场景明暗度,调用曲线,整体进行压暗。


配合蒙版,擦去不必要的部分即可。


即使是叠加素材的方法,我们依然需要借助画笔还原水边的高光感。


右侧面的封边如法炮制,这样,水面封边就完成了。


至此,画面的主体造型就完成了。

怎么样?简单吧?


那么,如何绘制阴影、渲染氛围以及添加装饰元素?


尤其这种半出水的小海龟效果,是如何制作的?


今天先留个悬念,我们下次上企鹅小景合成的全部后期过程。

剩下的时间,大家先消化消化今天的内容吧。

有什么疑惑,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


1小时后,这份特效教程说不定就派上用场了!【杰视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