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旗·飘向何方
二毛终于进攻“莫斯科”了,还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可以确定已经沉没。这对同情或者支持俄罗斯一方的来说是一个悲伤的消息,而对支持乌克兰的一方来说就是好死开香槟,几家欢喜几家愁嘛。
但是,对于现在的毛子海军来说,就算沉没的是一艘万吨级的巡洋舰,对其总体实力的影响并没有和对其形象和声势的折损那么大。趁热度还在,蹭一波瞎写一些毛子海军的事情和其他相关的事吧。
先聊背景
红旗落下,继承了大部分海军舰艇的大毛,继承的不是一个强大的海军,相反,得到的是一个巨大的累赘。和苏联时期相比,大毛所要保卫的海岸线没有多少变化;要面对的敌人则不断在继续保持压制的基础上越来越拉开差距;经历了休克后的经济实力别说换新了,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维护;军队纪律也跟着每况愈下;造船和维护的一些硬件也失去了,工厂的工人流失,设计院的设计员离开。一副哀鸿遍野。
地缘困境
大毛的海岸线导致其海军的发展思路不能类比别的国家,可以说是非常独特的:分裂。这个特点在风帆时代还不明显,在铁甲舰时代开始凸显出来,实例就是被东乡平八郎Z旗暴打。细分来看,北方舰队可以通过北冰洋给核潜艇的活动空间,但是这里自从冷战时期就开始斗法,而走挪威海进入北大西洋,又等于是一头扎进敌人精心经营许久的地盘;同样的太平洋舰队也是,鄂霍茨克海虽然看上去是一个内海,但是北太平洋方向上就有世界上最强的反潜大队,而对面就是阿拉斯加(还要面对东亚其他海军的疯狂内卷);波罗的海和黑海就是澡盆大战,波罗的海冲不出去,有丹麦拦着;黑海冲不出去,就算土耳其松口进入地中海也是从一个澡盆到另一个澡盆,战时就别指望一定能进出自如。
战略迷失
因此大毛的海军实际上是要同时在4个方向上保持存在,而且还不能相互之间能都相互支援,这比美国的两洋战略还要难以实施。苏联时期,红海军的建设思路就是以保护核潜艇为第一任务,但其核潜艇的水平也就只能完成核反击与有限核突袭,因此整体思路就变成保证海基核打击力量能发挥作用,驱赶甚至和和敌方来抓潜艇的同归于尽。至于常规打击力量就变成了为了完成前置任务而顺便完成的建设,特点就是需要什么就专门造什么,捏成一块还能打,单独拉出来就各种短板。
再有一个,就是大毛实际上并不十分依赖出海口进行远洋贸易,除开对原独联体国家,其大部分的出口是面向欧洲和亚洲,这些都可以通过陆路或者短距离的海上运输实现,要说困难的话就是西伯利亚的冻土让去亚洲的大宗商品至少要过一个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而这些地方对于斯拉夫人来说从来都不是什么能够染指的。对欧洲的贸易目前也进入到一个薛定谔状态:随时可能切断,又藕断丝连。若是能做生意就不怕被拦,要是会被拦就连生意都没有做运也不用运。苏联时期的海军是没有保护己方贸易运输线的任务的强烈需求(比如要去古巴的又回去了),这和英美奉行马汉“把敌人的旗帜从海上干出去”的制海海权论完全不同。
可就算强如苏联,也无法完成当初设定的维持这样一个海军的目标,目前的大毛就更加难以维系,所以必须进行战略目标的调整。可是大毛面临的鸡肋舰船主要问题,一是基本不满足隐身需要,二是电子系统水平只能说凑合够用,三是武器的打击水平要么溢出要么不足。并且现在的大毛核潜艇水平也基本有了在不依赖水面舰船保护的情况下执行任务的能力,其主要的核力量也倾向于陆基装备。可以说那些海军遗产发挥的作用在面对高烈度战争时候基本无用,所以继续维持一个远洋的“护卫舰队”已经没有强烈的需要。继续维持那些过时的舰船除了维持编制外就是维持一个形象。和平时期的舰船出访是宣传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然而就这几年从登过大毛船的人评价来看,其内部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锈迹斑斑。
如今的安德烈旗要面对的是这样一个局面:经济水平和技术实力以及工业能力都不足以维护旧有的规模,更难以保持一个较高水平的维护和训练状态。造新船替换也受到前面的三座大山(钱、技术、人)的阻碍难以较快的进行迭代。因此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的在老旧的舰艇上修修补补,但这套方案在和平时期还能撑面子,一旦开打就暴露问题。如果说第一次被圆点炸了登陆船是瞎猫撞死耗子,那么这次沉了就是实打实的说明裱糊外面一层壳是完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所以才说大毛自从解体后到现在的海军建设不仅没有相对提升还下降了很多,就这样水平的海军沉一艘老船,实力上的影响只不过是从差到更差而已。
飘向何方
我个人是比较欣赏22350型这种“小船大炮”的,虽然吨位下去了,适航性没那么好了,但是很符合大毛要在每个澡盆中做到不说是霸主,也要能上的台面说得上话的地位需求。尤其是在隐身、雷达等电子系统、综合火力发挥上至少看齐了目前的主流。而新下水的核潜艇和配套的潜射导弹虽然一波三折,但也能做到香火不断。都说毛子打的不行,但是说这话也要考虑到这是一个军费才多少的国家,还要维持核威慑力量的投入,因此在常规力量上只能精打细算。然而常规力量的衡量一个是比较技术水平,另一个就是比较数量,在技术水平都差不多的时候,谁手上的马多人多练得多谁就硬气。
显然大毛现在无论哪个都不占优势。因此这次沉船也算是给了一个理由卸下历史包袱,回到类似苏俄刚刚接收沙俄海军舰艇时期的那样。首先保障核潜艇能够发挥作用维持核大国地位,其次就是在各个方向上维持一种存在,不需要能够压制对手冲出包围,只需要能够在体系内发挥区域拒止/反介入的水平即可。
海军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长期体现,当整体实力长期处于下坡时,虽然目的依旧是保卫祖国,但是方式上还是要放下过去的桎梏,实事求是的放下面子,及时抛弃那些累赘,轻装上阵。与其维持一直看上去能远洋但是回不来的大舰队,不如多用小船尽快弥补与对手质量和数量上的差距。
一些闲话
大毛继承下来的旧船现在来看已经完全无法胜任对等条件下的对抗需求了,就连现在的德国海军都能上去比划比划,人髪国的土伦地标虽然不咋地但好歹能开开。那些旧船,首先就是隐身问题,虽然设计时考虑了部分隐身,但是其“错落有致”的上层建筑对于现在的反舰导弹来说已经是聊胜于无。其次就是防空系统十分差,从雷达搜索目标开始,到火控指示引导攻击。就连其近防炮在面对自己的导弹时拦截效果也让人怀疑。用来进攻的反舰导弹虽然像伏特加一样够劲,可目标如何搜索如何指示又回到电子水平短板上来。总的来说就是老旧,而更新花费的还不如造新的。所以当年着火又被起重机砸了的库兹涅佐夫大概是要拆了(再“送”给印度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阿三不会到现在了看到这么拉胯的毛子还愿意当凯子吧)
当然开玩笑的说他们直接回购当初卖给我们的4条现代级,可是对比看的话就算是我们改过的现代级,其水平和他们自己新造的22350大差不差。毕竟大毛整体的情况就是没钱,没钱造新的没钱搞训练。
至于我们能从这次沉船得到什么启示呢。
首先就是要建立强大的祖国,只有强大的国家才能维持一支强大的海军。
然后就是那天登陆的时候不能手软所有已知的可疑的全给炸一遍,多死一个敌人就少牺牲一名战士。不能对敌人手软,只有速战速决才是对平民最大的保护。
我们可以不强求把敌人的旗帜赶出大海,但必须让我们的旗帜保护我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