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这样谈竞争对手

01
商场如战场,不打不行
商场如战场,不打不行,我们做商业竞争,做任何产品肯定要进行竞争。
02
但是要留活路
但是我们要跟竞争对手留活路,比如说我们在孙子兵法中曾经讲过,叫“归师勿遏,围师必缺,穷寇勿迫”。
意思就是说,对于撤退回国的敌军不要进行阻拦,对于已被包围的敌军要留下逃走的缺口,对于濒临绝境的敌军不要过分逼迫。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给人给活路,我们说商场虽然如战场,但是这也只是一个比喻。
不是说一定把竞争对手整死,这不仅会遭受竞争对手的殊死反抗,这也不是我们商业竞争的目的。
商业竞争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更好的提供产品和服务,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和效率,这才是商业竞争的本质。
03
华为早期信奉的是生存哲学,看起来就很“霸道”
我们说要给竞争对手留活路,不是说不要强调竞争,竞争是必然的,因为同行如冤家,有句话是“未灭敌手先灭同行”。
同行确实有很大的竞争性,比如说华为的早期,其实也信奉“生存哲学”,为了生存必须进行激烈竞争。
比如说华为在上世纪90年代刚开始创业的头10多年,当时有很多的国外电信公司雄踞中国市场,比如上海贝尔,爱立信,诺西(诺基亚,西门子)。
即所谓的七国八制,还有国内的几百家做交换机的本土企业。
当时华为很弱小,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得不和竞争对手做激励的竞争,在这种恶劣的社会环境下,不得不去跟竞争对手去拼价格拼服务。
有些举动至今看起来也很“霸道”,比如华为很长一段时间成立过专门针对竞争对手,打击竞争对手的内部机构,比如说“打港办”,“打爱办”。

“打港办”就是打击港湾网络办公室,港湾网络就是李一南创建的公司,“只要是港湾网络的单,华为赔钱都要拿下,谁丢了和港湾网络竞争的单,区域代表处代表立即下课”。
结果让港湾网络销售额迅速下滑,最终一个单都拿不到,被华为收购。
还比如“打爱办”就是打击爱立信的办公室,从名字就可以看到,当年华为对竞争对手是很狠的。
在华为内部有一个说法:华为所谓的友商跟很多公司判定的友商标准是不一样的。
华为的友商是说,我打不死你,那“土豪咱们做朋友吧”,如果我能打得过你,我能把你打死,那我华为一定把你打死。
所以说华为认为你是友商是对你的认可,比如说华为手机认为的友商可能是vivo,可能是OPPO,可能是小米,可能这几家。
其他的可能他不认为他是友商,所以作为华为的友商也是有资格门槛的。
那华为当时行那种霸道思维也是很多企业初期必须采取的方法,尤其是在充分竞争的市场和行业内。
当时华为还比较弱小的时候,在还没有超越爱立信没有超越思科的时候,而且还是在国内可能都还没有超越中兴的时候,这是华为必然的选择,这个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必须要这样去做。
04
华为现在信奉“低作堰、深淘滩”
现在因为华为已经是领头羊了,我们叫做“攻守之势异也”,攻守变化了,以前华为是攻,是“求生存”,是“打江山”。
现在华为是领先者,是“坐江山”,当然面对自己的时候,华为强调不断变革,不断成长。
华为本身一直在往前冲,通过组织变革、建设变革型、流程型组织,使组织不断消除惰怠。
华为有一句话名言叫做“华为没有成功只有成长”。这也说明华为一直在往前进步。
但是在面对竞争对手的时候,华为采取了叫做“低作堰、深淘滩”的策略,这是李冰都江堰工程时候总结的经验。
“低作堰、深淘滩”策略的意思就是说我要对自己狠,要刀刃向内,要深深的构筑自身的竞争优势。
比如技术领先优势要能“顶破天”,要几十年如一日,千军万马冲着一个城墙口冲锋,不断突破技术、管理的高峰。
“低作堰”的意思是华为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要追求过高的利润,让同行也都有利润。
比如曾经华为任正非就批评高管赚取了太多的利润。
认为赚取了太多的利润,让竞争对手没有活路,让消费者付出了更多的成本,这不是一个永续经营的企业经营者应有的想法。
05
为什么有这种变化?攻守之势异也,要施仁义
这也是一种行业生态的思维,这其实是一种王道思维。
因为此时华为已经是领先者,已经是王了,要有平台思维,要有为整个行业考虑而不是以邻为壑的思维,这是王者的思维。
那华为为什么有这种变化呢?实际上就是一句话叫做“攻守之势异也”。

所以我们看到下面这段话: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干翻思科,也没有想干翻苹果。我们为什么要推翻他们,我们能够称霸这个世界么?我们不要树敌过多,我们要多交朋友”
--任正非说从未想干翻思科,苹果,称霸的人死无葬身之地,2016年
这句话,千万不要说因为华为任正非说了这一段话,我们就相信。
任正非说这段话的时候,华为已经是5G领域的领导者,2016年的华为已经是电信行业当之无愧的排在NO.1电信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06
企业家,做企业的人要看透迷雾,经营之法无常形
在企业层面,究竟是敌人还是朋友,关键看利益,永恒的是利益,即什么对企业当下有利。
要从竞争获胜→竞合思维→合作共赢思维的逐步转变。
但是企业创业初始期,很多企业家没有办法。
只要在不违背基本的商业伦理的情况下,面对激烈的竞争,在企业打破市场格局,扩大市场份额的时候“不树敌”是不可能的,或者说你还没有资格挑选自己的对手。
你要打破市场格局,你要争取自己的市场份额,很有可能是从别人的市场份额去争取的。
这个时候很难只交朋友不树敌。这个时候主要是竞争获胜的思维。
等到企业站稳脚跟,要继续发展壮大的时候,就要有“竞合思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当然了,如果你要是处于像华为这样的优势地位的时候,那你一定不能再行霸道思维。
行霸道思维,很可能就有人要起义了。
要行王道,原因就是攻守之势异也,这个阶段主要做生态,做平台,主要是合作共赢思维,是你+别人。
作者:许OK
来源:中天钧策咨询二部
微信公众号:topskyzone
培训、咨询联系:ztjcwork(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