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中的国产舰:平远舰

平远舰是在清朝末期诞生的一艘我国自己制造的全钢甲军舰,这艘军舰也证明了洋务运动没有白费,起码让清朝有了一定工业实力。
平远舰在要制造时遭到了朝廷内许多人反对,反对的大臣之中也包括李鸿章(毕竟这艘船经费是从他的北洋水师经费里面抠出来的),后来在众人反对下仍然开始制造,在1886年12月开工,不过貌似当时制造的条件很寒酸,用的钱都是从人家北洋水师经费里抠过来的。可参照的图纸还就是一张法国小铁甲舰的图纸,但是这艘清朝自己制造的钢制军舰还是于1888年1月29日成功下水。历时两年建造,在1889年5月15日正式竣工,又于同年加入福建水师服役,刚开始是命名为“龙威”,并不叫平远号。
武器:克虏伯260mm前主炮1门
克虏伯150mm副炮2门
57mm诺典费尔德炮2门
47mm单管哈乞开斯速射炮2门
37mm5管哈乞开斯机关炮4门
18寸鱼雷发射管4具
在军舰的首尾两处还各装备有一具固定式的18寸鱼雷发射管,另在军舰两舷甲板下也各装备1具。
平远舰体长达60米,宽约12米左右。主匡面积有76.88平方米、标准排水量为2067吨,满载排水量2650吨。
动力装置为2座康邦省煤卧式2汽缸蒸气机、4座圆式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功率2400匹马力、航速10.5节、装甲甲板厚2寸、水线带装甲厚9.4寸、炮座及司令塔装甲厚5寸、炮盾厚1.5寸,编制202人。
这艘军舰又于同年12月被调到了北洋水师,并且改名为平远号,被纳入了第二梯队。后来北洋海军主力护送增援平壤作战的陆军前往鸭绿江口大东沟登陆,抵达后,“平远”与同队舰“广丙”作为第二梯队,置于大东沟口外,负责警戒,这是这艘近海防御舰自被建造出现以来,第一次真正执行了近海防御的任务。
黄海海战爆发,在战斗中这艘国产军舰也没有丟脸,发射的炮弹直接击中了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本舰亦中弹起火,稍后该舰装备的47毫米哈乞开斯五管小速射炮又接连命中“松岛”的中央鱼雷发射室和桅杆,多名日本鱼雷兵受重伤,鱼雷管发射电路被打断。黄海海战后,“平远”舰随舰队返回旅顺抢修。从此一战成名。后来日军水陆两方夹击困守威海卫内的北洋海军,清军陆上炮台逐渐被攻占,港内的军舰在炮台和军舰的火力之下战败。
1895年2月17日,平远舰在军港与其他几艘幸存的清军军舰一起被日军接收,被日军接收后其名字“平远”也被继续使用。后来在日俄战争中在执行炮击俄军任务时因触碰到俄军布置的水雷沉没。自此,这艘国产军舰算是在发挥了一次价值后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