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调味料,加热后会致癌?专家解读:假的

最近几年,很多人的厨房里,已经见不到味精的身影了。因为当时有这样一则消息流传:“味精加热后产生的焦谷氨酸钠,对人体有害”,不少人认为味精会致癌,所以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人,都选择少吃或者不吃味精,担心“吃味精对身体有害”,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这是一则谣言,据了解,味精的化学名叫谷氨酸钠,并不是化工合成产物,而是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提纯制成,其自身是安全的物质。当然,这些消息也体现了我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只是如何提高我们的食品安全认知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科普。
了解味精的真实面目
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我们都非常重视,这也让一些谣言占据了一时的主流,味精是安全的吗?答案是肯定的。味精的化学名叫谷氨酸钠,虽然在过长时间的高温烹饪时,确实有一小部分谷氨酸钠会转变成焦谷氨酸钠,但这个比例非常小,而且焦谷氨酸钠对人体是安全的,不仅毒性极低,也不会致癌,只是会让味精失去鲜味,影响提鲜效果,并不是谣传的“致癌”,只要出锅前再放味精就可以。在“味精不健康”的传言下,一些人转向“更为健康”的鸡精,但作为复合调味品,鸡精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味精(谷氨酸钠),因此,也不存在谁比谁更健康的问题,适量使用均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击碎食品安全外衣下的谣言
民以食为天,对食物的重视自古以来便是大家所公认的,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不少食品谣言。这些谣言造成了公众的恐慌,还对一些食物产生了误解,除了味精吃多了不好,要改吃鸡精之外,还有许多类似的言论,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常见的食品谣言。
现如今,在各大超市,标称“非油炸、更健康”的非油炸食品纷纷亮相。那么,非油炸真比油炸食品健康吗?以方便面为例,油炸方便面需将面饼用沸油炸制干燥,而非油炸方便面则直接用热风烘干。无论制作工艺如何,油炸和非油炸淀粉类食品都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中国某食品专家指出,没有发现油炸方便面比非油炸方便面的丙烯酰胺含量更高。其次,无论是不是油炸,膨化类食品都会添加大量调味剂,包括甜味剂、谷氨酸钠、盐等。其中仅食盐一项,长期过量摄入就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由此看来,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都需要我们定量控制。
多媒体食品科普馆,带你探寻食物真相
食品安全事关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何识别谣言呢?我们可以参观多媒体食品科普场馆,与普通场馆不同,这里主要以互动投影为主,以互动体验游戏的形式让参与者在玩游戏的同时轻松获得食品安全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饮食安全意识和科学素养。
在未来,全息投影技术也将更加成熟,形式更加丰富,应用场景也会逐渐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