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合江白沙古镇,1600多年的历史,有一种淡淡的哀愁让人无奈

2023-07-19 10:35 作者:江阳沽酒客  | 我要投稿


在川江流域从合江到重庆方向,有三处叫白沙的地方,民间习惯叫上白沙、中白沙、下白沙。如今,很多人对此并不是很了解。

最出名的自然是重庆江津的中白沙。为什么要分为上中下呢?这是因为在重庆江津上游的合江县有个白沙镇,江津下游的巴县有个白沙沱(这个地方现在是大渡口跳蹬),江津白沙位于中间,所以称为“中白沙”。有句老话叫:江津豆腐油溪粑,要吃烧酒中白沙。说明白沙的烧酒很出名。

重庆对古镇的打造和活化利用一直都比较重视,去过中白沙的朋友,自然会感受得到不用我多说。

中下两个白沙都属于直辖市重庆,唯有上白沙在川内合江县。

然而,因为它处于一个四线城市的县城的镇,虽然是合江的四大古镇之一,历史悠久,显然没有发挥它应有文旅魅力,也是川南不少城市文旅薄弱的通病。

不过,这个地方却实实在在又一处被低估的古镇。

遗憾总是伴随着一声叹息以后,就泯然众人矣,但并不代表它毫无可说之处。或许你来到这里未必会觉得满意,但是你不来,又怎么能了解它的过去,继而产生惋惜之感呢?

合江白沙古镇,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这里就已经聚落成集镇,但是它的高光时刻还是在唐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至唐中期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为合江县治所在地,长达近200年。

为何唐朝时候合江的县城要搬迁在这里呢?根据《合江县志》《合江县建置沿革概述 》《太平寰宇记》等历史资料记载,主要原因是:隋末唐初的社会大动荡背景下,活跃于西南赤水河谷、大娄山脉一带的僚夷部落时常趁乱袭扰长江沿岸的汉族农耕区及城镇。

当时的中原朝廷远水救不了近火,使得驻守在此地的唐代地方官员只得将县治由今址南关迁移到长江北岸上白沙,以避僚夷侵扰。

上白沙也因祸得福,在一段的历史时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唐中后期,才又迁回原址。不过即便失去了县政府所在地的光环,上白沙镇因为码头的通达,集市形成日久,依然在古代乃至民国都继续稳步前行。

数千年下来,天下熙熙攘攘,兜兜转转,也给白沙古镇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和历史建筑的风貌。

此地从唐朝起,除了形成“五方杂处,商旅云集”的要津,也有如江阳“草市连三鼓,盐船起五更”的繁盛市井的模样,古镇民居曾是典型的川南风格群落,当初也很完整,可惜如今感觉被切割的凌乱。

老戏台对着仙师殿,以前曾经当过政府办公的地方,张飞庙也只是剩下槽门与山墙,即便其他不存,看着这个遗迹,依然让人觉得一种古朴的震撼。

能激荡人心的一定是可以追溯的,我们文化自然会被岁月消耗,但是绝不应泯灭。

看得出老街两侧有一部分修复,大多数空空如也,给人无尽的唏嘘。

听说,依然有人在努力想让它恢复一些过去的模样,如果古镇文旅不能活化利用,那么古镇最终会变成文字被记录,我想上白沙古镇不应是这样的结果。或许它还在等待有人的重启吧。

合江白沙古镇,1600多年的历史,有一种淡淡的哀愁让人无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