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胡杨林里的巴楚烤鱼,农家院里的美味烤馕

2023-04-11 08:50 作者:lhxlhxl  | 我要投稿

新疆旅游攻略分享:


胡杨林里的八雏烤鱼

农家院里的美味烤馕

记忆高超的空中绝技

传承千年的古典音乐

尽情收看丝路明珠风情

古老的叉鱼技能

如何在新生活里焕发生机

烤馕为何会成为维吾尔族的主食

记忆高超的空中绝技达瓦兹

为何能传承至今

传承千年的十二木卡姆

为何能在世界表演艺术中堪称一绝

文明密码走进喀什

寻找千年驿站上的丝路风情

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

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敞开

北有天山

西有帕米尔高原

南有昆仑山

东部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叶尔羌河和喀什噶

尔河从这里流淌千年

滋养着生活在这里的各个民族

这里是维吾尔族的聚居区

许多维吾尔族的文化习俗传承至今

三面环山一面沙漠的地形特征

造成了喀什地区干旱少雨的气候

伊尔羌河和喀什噶尔河流过的地方

形成片片绿洲

自古以来人们沿河而居繁衍生息

位于巴楚县的红海水库

就是由伊尔羌河河水汇聚而成的

在当地向导努尔大哥的带领下

文明密码记者饶一

找到了正要去捕鱼的艾拜杜拉

艾拜杜拉一家就生活在伊尔羌河岸边

伊尔羌河起源于喀拉昆仑山

流经喀什地区流向塔

里木河以前

生活在这片区域的人主要以渔猎为主

现在

传统的渔猎方式早已转变为农牧方式

但有一种美味却流传下来

那就是巴楚烤鱼

据说

艾拜杜拉只用一支钢叉就能捕到鱼

这也是当地的一种捕鱼技能叉鱼

那我们要插鱼的事

就在这个水库里面啊

这个机

就在这个河里面

那这里面大概都有什么鱼啊

人生吧草鱼吧草鱼吧

我听懂了

哈哈哈

草鱼啊

还有什么

鲶鱼

乌江鱼

乌江鱼哦鲫

鲫鱼还还还挺还挺多种多样的哈

红海水库有许多野生的鲤鱼草鱼

拜拜杜拉带着记者

来到了水库中心的一片浅滩

插鱼需要一定的技术

也需要合适的环境

必须选择水浅水草较多的区域

许多鱼类会在水草附近觅食

就是插鱼的最好时机

仅凭一只钢叉

真的能补到今天的晚餐吗

之前之前跟爷爷

呃这个在船上插过鱼吗

对见过啊

见过

之前插插过多大的鱼

你坐吧一边长这么大呢

您插到过最大的鱼有多大呀

on

six 6

这个都是18公斤

18公斤嗯30多斤了

突然在一片水草下面

艾贝布拉发现了鱼的身影

真的有啊

估计够呛

连沙子都沉到水底

天呐

好大一个

这是啥鱼啊

草鱼草鱼

草鱼草鱼我能拎起来一下吗

好大一个

这大概得有五六斤重呢

差不多半米长

这是咱们这个水库里的大草鱼

寻觅半天终于捕到了一条鱼

但接下来无论如何寻找

都不见鱼的影子

其实随着现在捕鱼技术的发展

人们已经不再用这种方法捕鱼了

爱拜杜拉大叔的这门绝技

也只是偶尔给红海景区的游客们

表演一下

就在红海岸边是大片大片的胡杨林

每到深秋季节

胡杨林都会成为当地的一道美景

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这也是艾拜杜拉大叔展现绝技的时候

但在烤鱼之前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

咱们现在是要做鱼了对不对

要烤鱼了

那就是

是那咱们现在都要做哪些准备呢

is it

that is what i did

现在就是捡火柴

捡火柴

然后就是点火

可以那个啥

烤鱼

就那个胡杨树的那个干的那些树枝啊

我们把树收过来然后在那个地方用

就是您看我们周围哈

这个放眼望去能看到外面

这表面好像有点朽有点枯有裂痕的

这些树都是胡杨树是吧

对对对

这些也能用是吧

对我这好清啊

里面应该是没有任何水分了

就是保护声音

就是我们从来不拿那个啥上面折那个

从来不从树上来折

胡杨是荒漠地区特有的珍贵树种

它的首要作用是防风固沙

创造适宜的绿洲气候

据说胡杨一千年不死

死后一千年不倒

倒后一千年不腐

在沙漠地带

胡杨成为了生命的守护神

胡杨树的枯枝落在地上

就成为烤鱼的最好燃料

收集了足够的柴火

天色也渐渐到了傍晚

来到胡杨林的游客

一般会选择这个时间来品尝烤鱼

今天有几位游客

提前预定了艾外杜拉大叔的烤鱼

大叔咱们为什么要选

这个位置烤鱼啊

其实

们这块是上风还是下方向

上坟

就放手

哦我我明白了

其实我们这个摆的你看

像次这个像一面墙一样哈

我们这个风其实是要顺着的

要从鱼吹过这个火哈

如果要是咱们这样逆着呢

就等于说熏了会有烟味

所以咱们选这个位置不是随便选的

跟这风向有关系

烤鱼的手法非常讲究

把新鲜活鱼洗干净后从腹部切开

然后用当地的红柳枝串起来

据说红柳枝的味道也能浸润到鱼中

散发出特有的香味

oh

baby nobody say

oh i give it more

当篝火点燃后

鱼的香味渐渐散发出来

这时游客们来了

一起来的还有维吾尔族的乐队

胡杨林吸引了大批游客

当地爱好民族音乐的人成立了表演队

把维吾尔族的文化

展示给前来旅游的客人们

谢谢谢谢大家

能不能帮我介绍一下

咱们刚刚跳的是什么

呃是我们维吾尔族的东方姆卡姆

咱们是不是都是维吾尔族的

对汉族的汉族的

汉族两位是游客吗

是游客游客第一次来

烤鱼的手法虽然原始

但却受到了游客们的喜欢

很多游客都愿意在这胡杨林里

体验一次最贴近自然的味道

好了终于等到太阳落山了

咱们的鱼也熟了

我们大家伙已经迫不及待了

等待分鱼

好了吗

哇看着都往下流油了

我烫不烫能顺把手拿下来

看起来还不错

听到了吗

这声音滋滋滋的很香

来我先给大家分一下

来辛苦了辛苦了大家跳了

半天舞等一下

以前伊尔羌河流域的8处人

艰苦的环境锻炼了他们的意志

教会了他们生存的技能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

昔日的生存技能

转化成了新生活的调剂

没想到咱们没放什么调料

还挺入味的

不愧是这烤鱼大王哈

就是今天我们吃的是最

原汁原味的这个味道

但是我看大家过的呢

却是最有滋有味的生活

那么也希望大家呢

通过镜头

能感受到我们大伙

我们维吾尔族同胞的热情和快乐

那么我们的歌声呢

会一直响彻在这片土地上

大家觉得今天这个鱼味道怎么样啊

在这美丽的夕阳下

艾拜杜拉大叔

接待着一批又一批来自远方的客人

和他们诉说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叶尔羌河流域的这片绿洲

是喀什地区最主要的绿洲之一

自古以来

人们在这里生活繁衍生息

2,000多年前

张谦初始西域

把中国的丝绸运往中亚

西亚以及地中海沿岸

各国

商贸的往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喀什成为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交汇点

我们现在来到地方呢就是大巴扎

维语呢就是集市的意思

所以您看我周围卖什么的都有

非常热闹

我们现在来到这条啊就是帽子巴扎

专门卖帽子的

老板您好好挑一顶帽子好

丝绸之路的开辟

让喀什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巴扎是新疆特有的贸易形式

在大巴扎里

几乎涵盖了生活所需的各种物品

帽子巴扎丝绸巴扎干果巴扎

围绕巴扎乐器巴扎等等

应有尽有

在曾经的丝绸之路上

有一种被称为糊饼的食物

成为过往商旅长途跋涉的最佳选择

那就是烤馕

就在离胡杨林不远的村庄里

努尔大哥带着记者走进了一户人家

是疯了吗

哇这还有这边吗

诺尔大哥

这刚刚是咱们这的一个礼仪吗

女的和女的见面就是连着脸打招呼

你帮我介绍一下

跟班喊大娘这是他的女儿

这是平常行李就这样吗

还是说我我

来的平常行李就是平常就这样

就是很亲切特别的热情

您家是听说您家打馕呢我才过来呢

这地上已经准备开始了是吗

嗯就是

坎巴尔汗大婶一家正在做馕

是吧作为维吾尔族每天必吃的主食

可以一日无菜但绝不可以一日无馕

因此馕的消耗量非常大

每次制作都要备足几天的量

所以每次烤馕也要一家人共同完成

已经做了两个这个大面包了

我这拿着一个手里还挺重的

估计得有半斤左右

这是一个馕

那还不得啊

一个嗯那我我也来揪一坨面做一个

我看刚刚应该就是这样

手不知道做出来怎么样哈

怎么这么不立体呢

大妈

您帮我评价一下我这个做的怎么样啊

本来好的很

啊第一次做这是还可以

做的还可以

哎呀

你看还是得重新再揉一下

看到没

好快啊

揉了几下然后一反过来又是一个这

一个小面包的形状

这样就是咱们的每一个馕就是这样了

是吧

give me something about to go gives a gap of the governments

啊然后接

下来再做

那这样咱们看这团面坨哈

怎么变成咱们日常见到的这种

这么大个的馕

馕饼的制作手法并不复杂

但非常考验技巧和经验

饶一这样的新手做起来显然很吃力

就在坎巴尔汗大婶

教饶一如何做馕的时候

他的儿子

买和木提大哥已经开始准备配料了

要想烤出香喷喷的馕

洋葱孜然麻油都是必不可少的配料

看我刚刚学好把这个面团怎么做好

然后大妈跟大姐这块两个馕

已然已经做好了

你看这么大个

而且你看这做的还挺精致的

手上动作都特别快很麻利很迅速

那我这个怎么怎么办

可是身边有点软拎不住

好快啊

看到没

来来来

他学会了

不行我转的这个速度太慢了

看到没他好像一直在往下掉这边

这行就是揪的有点有有点不圆了

明显我这边手用的劲比较大了

你看大姐做的这个多圆

而且中间你还是指头压的印是吧

有这么一圈小坑

外头这一圈呢是鼓鼓的

我这一看就是新手做的了啊

在这上面用手按吗用手按

用手按在上面哦

其实这一步

不仅是在上面戳出来这种小孔

也是慢慢的用这手掌啊

给他这个比较均匀的劲

让这个饼越来越大

馕饼成型后要用馕针在表面扎孔

这样能够把里面的气体排出

防止在烤馕时鼓起气泡

这些做馕的小工具都是家里的传家宝

等配料调好后

要把调料均匀的抹在馕上

好了吗来

捏着布鲁诺斯的

啊这样拿着

这还不知道一会怎么用呢

这样就好了

等于说

咱们现在是马上就要进这个馕坑了

是吧

i'm a dogs of a man

we shall lift up for the banker oh

就要送过去了

来咱们一块看看

这时

抹完调料的馕饼要赶紧放入馕坑

这好热呀

我现在走到这块已经感觉挺热了

这个咱们叫什么

红豆这是馕坑

馕坑嗯

这个特别形象

里面就是一个坑

其实外头呢

是跟咱们呃

家里哈做饭那个灶是一样的

四四方方的这么一个

中间是圆的

然后这里面还烧着是木头呢是吗

烧柴的啊

木头手在这的时候

已经感觉到温度特别高了

有点烤脸

这大概直径可能有个不到1米吧

这个是专门用来烤馕的

对对烤馕

烤那个烤肉

啊这每家每户都有吗

这个馕坑这边

我们那个山每家每户都有馕坑

哇贴在壁上是吗

哎呦我这看不到

大家能看到吗

底下我看看

是我看看什么样

啊好热呀

看到吗那个饼上面已经开始鼓泡了

哎又来一个来这个我来试试好吗

对我来试试

使劲打

使劲打刚刚罗尔大哥跟我说使劲打

咱们这边叫坐馕叫打馕

可能就是最后这个动作哈

使劲打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往哪啊

好重啊这个端不住了

来123

你成功了

行了行了打上了没

打上了打上了

哎没不行不行没粘上

上课吧

啊疼疼疼

太热了这底下

再打一次

再打一下

上面再打一次

哎使劲吧啊

再使劲啊对对对

太沉了光这个

手套大概就得有一斤多重吧

一个手这么举着平衡挺难把握的

在馕坑里贴馕是个技术活

因为馕坑温度特别高

要保证一次贴好迅速完成

否则就会烫伤

如果馕饼掉在火中就会造成浪费

好了吗还没熟是吧

还没熟看这满脸汗

真的不是一个很轻松很容易的活

贴完一圈馕饼

剩下的时间就是等待

还要时刻注意馕的变化

好啦馕来了

20分钟后

第一批馕出炉了

刚刚出咱们馕坑的啊

来放桌子上

给大家拿一个啊

现在放了一会已经还好不是特别烫

给大家拿一个看看

很大是不是还是挺辛苦的哈

是一个体力活

快来尝一尝

好脆大家一块尝尝

这吃馕有什么讲究吗

用手

用手掰就行

那让家里的主人来掰

让您来分

给我们分一下

听到这声音了好脆是吧

来给大家分一分吧

替大家尝一口吧

真的好香

好吃吗好吃吗

好吃吗

Yuxy

Yuxy就是好吃的意思

外面特别特别的焦啊

里面有的就是孜然

特别特别的香

馕源于波斯语

在新疆历史悠久

它是农耕文化的产物

一般认为

馕是由中亚西亚传入我国

这种香脆可口的大饼

迅速得到了人们的喜爱

并成为整个新疆最重要的主食之一

等所有的馕考完后

买赫木提大哥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

他要把馕送到十几千米外的牧场

我们现在就要出发去这个呃

放羊那里了是吧

对对哦是谁家的牧场

大哥家的吗

大哥家的

哦大哥咱们要开车多长时间

大哥您家养多少只羊

乱乱

300只羊

300只哦咱们现在是把这个馕

送去给这放羊的人

对对对哦

是您家亲人吗家人吗

就在胡杨林里

迈赫姆提经营着一个小牧场

烤馕因为水分少久处不坏

特别适合喀什干燥的气候

对于在外放牧的人来说

也是临时冲击的必备食物

这些在胡杨林里穿梭觅食的羊群

就是买和木梯大哥一家

主要的收入来源

靠着这几百头羊的收入

买和木梯一家买了小汽车

生活过得殷实富足

而烤馕

就成为连接一家人幸福生活的纽带

思路上的商贸往来

不仅促进了食物的交流

也促进了文艺表演的发展

达瓦兹就曾沿着思路走出国门

达瓦兹就是高空走大省

高空王子阿迪利

被称为达瓦兹界的第一高手

据说阿迪丽家族表演达瓦兹

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

为了传承这门技艺

阿迪丽收养了20多个当地的孤儿

并创办了达瓦兹传承中心

你好你好老师打扰了

你好孩子们刚刚是训练结束哈

嗯我们是

今天是来找咱们高空王子阿迪丽老师

在阿迪老师出差了那

所以我们今天见不到高空王子了

估计可能

电视机前很多跟我差不多大的观众哈

都是从小在电视上看着他在

电视上表演走钢丝长大的

我印象特别深

我看刚刚是您在教孩子们训练

对对我是阿迪老师的大弟子哦

大徒弟是吗

咱们现在这是咱们所有的孩子吗

对20岁

小朋友你几岁了今年

7岁了

7岁了这么

小 7岁

就跟着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一块训练

现在能走钢丝吗

那能不能给阿姨

还有给

这个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表演一下

行不行行

你之前走过这个钢丝吗

4米的这个4米高的

没有4米高的

没走过啊

没走过

他以前走个就是一米半两米的

没关系吧

没关系

他要主动给我们上4米的走一下

小朋友练了两年多

第一次要挑战这个4米高的钢丝啊

有没有信心啊

行可以吗

是吗那我姐姐们给你加个油好不好

第一次上去给他加油啊

加油加油加油

7岁的安塞尔是这里最小的学生

这是他在达瓦兹传承中心

学习的第二年

这次他将第一次爬上4米高的钢丝

下面的同学们都开始紧张起来

你们担担心他吗

很担心

很担心他之前没有走过

那就是走过

这里

1米多高的啊

咱们这里最小的孩子啊

第一次挑战4米高的他

同学们在底下也很为他担心

沙老师上去教他了

看到安塞尔的紧张情绪

经验丰富的沙塔尔迅速爬上去指导

很棒

现在他吃自己走

刚刚老师带着现在自己走

其实刚刚看看他的身体

能感觉出来还是有点害怕的

因为一直是有点后缩那样的状态

现在他要

自己举着平衡杆往前走一次了

他是跟了他跟他说了谁

他跟他说了

躺起跟躺起了吗

慢点慢慢慢慢慢慢慢慢

慢慢慢慢

慢慢

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

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

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

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

慢慢慢慢慢慢慢慢

慢慢慢

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

慢慢慢慢慢慢慢慢

慢慢慢慢

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

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

慢慢慢慢慢慢

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

慢慢慢慢慢

慢慢慢慢慢慢慢慢

慢慢

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

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

他现在已经自己独立的

成功的稳稳的走出来了

后面是老师在指导他

然后下面呢是他同学在底下加油助威

还有1/3就到了哈哈哈

加油

在沙塔尔的帮助下

年仅7岁的安塞尔克服了开始的恐惧

顺利完成了这次走钢丝

来来来小朋友很厉害

怎么样山老师对今天这个最小的

学员第一次上这个4米的钢丝

他表现满意吗

美一他以前也没上过在2米地方上过

嗯今天第一次上

有一点害怕

刚才我们上面看到他的脸脸白白的

脸白白的

我上去扶他坐一边就他就

有点抖啊

腿不懂啊

哈哈

然后跟我一起昨晚离婚

他有一点嗯伤心

看到安塞尔的表演

姚一也在大家的鼓舞下准备一试身手

很快

一条高40厘米的钢丝就搭建完成了

第一步应该是怎么选

拿这个平衡杆

我看这个杆子这是几米长的

6米长

6米长

这么沉拿在手里就还挺重的

这这这这能行吗

应该会增加负担的吧

不是你想去

这是平衡感

平衡着啊

摇不摇晃

起码放直

嗯摇歪了就不行

摇歪了就啊这样

子吊出来啊

那我今天啊来到咱们达瓦兹之乡

就开始体验我今天第一节的钢丝课

嗯嗯

这脚我看大家都是比较偏

不是偏的嘛在跑步跑步的时候偏

要不要跑

站不稳

事实证明走钢丝并没有那么容易

在钢丝上行走

需要极强的身体

平衡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他需要在平衡感的帮助下从小练习

才能掌握这项技能

这里的每个孩子几乎都有脚踩钢丝

如履平地的本领

在走钢丝的基础上

他们还创新出了很多花样

穿高跟鞋走走芭蕾舞步叠罗汉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本领

在钢丝上行走只是他们的基本功

平时他们还有一项更加有难度的训练

今天沙老师带着咱们的孩子们还有我

一块来到了咱们室外的一个训练场来

大家顺着我的手往这边看

看看看到最那头

那边同样架起来一个铁架子

那个才是一整根呢是吗

整根就是80米

为什么要有这么这么这么长的

80米这个是跑步训练

刚上跑步

我看沙老师也拿着表要计时呢

那我们今天来计一下时

预备起

加油加油加油

哈哈

来给大家看一下啊

咱们第一位选手的时间很快14秒3714秒37

我记得我们当时上中学哈

体育中考的时候

80米钢丝

对男生最好的100米速度是13秒多少

80米钢丝14秒非常非常快

在钢丝上跑步

这项技能更加考验他们的平衡力

同时也考验着他们的体力和心力

任何微小的失误都有可能从钢丝上跌

达瓦兹 2006年被列入

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的达瓦兹并不是在钢丝上走

而是在麻绳上走

因为麻绳比钢丝软

在空中摇晃的幅度更大

所以难度也更大

达马兹这门绝技

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域

曾在南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盛行

这门技艺曾跟随当时的商队

沿着丝绸之路到达印度

埃及等地交流表演

现在为了更加适合表演

使得打瓦字的可看性更强

他们也在传统打瓦字的基础上

创新出了更多的形式

这位同学正在练习的

就是一种新式的表演

相比较传统的达瓦兹

他的动作幅度更大

同时难度也增加了很多

突然练习中还是出现了意外

我这个是不是挺有难度的因为我看

因为我看下面都撑起来垫子哇

哎呀妈呀

小心小心小心

还好吗

受伤了吗

我刚想说到

我说这个动作是不是挺难的

因为大家都在下面撑着垫子

是要准备要接他就就下来了

刚刚是一个什么动作

是转了3圈是吧

啊转了3圈这个一个床上的

没问题吧

没受伤感觉怎么样

这个东西吗就是

啊有点着急了是吧

像像这样的情况咱们这会

会经常发生吗

就是不小心受伤

什么这个创伤的动作的时候

经常发生

比如我们像现在就是创新新的动作

这个时候没有太熟练

可能会有受伤的情况

达瓦要想与时俱进就必须创新

然而完成这些创新动作

往往需要大家多的努力

甚至威胁

这里的多数孩子从小就失

去了父母的爱

这个小集体就是他们的家

听说记者要跟阿迪丽视频

孩子们都围了过来

我现在是要通过手机哈

跟在北京的阿迪丽老师呢视频一下

孩子们也很久没见他了

您好您好啊迪丽老师

我现在在您的学校

跟您的孩子们在一起

啊没关系没关系

我现在在您的学校

跟您的孩子们在一起

我是从小看着您走钢丝的节目长大的

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您

今天专程来但是很遗憾您没在

不过见到了您的学生

还有您的大徒弟沙老师也在这里

这样哈孩子们也都非常想您

跟您打个招呼

刚体育老师打个招呼能听到吗

能听到能听到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啊啊

妈妈我要吃饭

说点

手机在孩子们手中传来传去

每个孩子都想和阿蒂里说上一句话

虽然饶一未能见到高空王子阿地利

但对于这里的孩子们来说

阿地利就像这个大家庭的父亲

平时孩子们除了日常训练

还有文化课的学习

在训练之余

饶一当起了孩子们的语本老师

语文老师请假了

所以我就自告奋勇

来给大家上一节汉语课

咱们学到第11课

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妈妈告诉我

妈妈告诉我

沿着弯弯的小路沿着弯弯的小路

就能走出大山

就能走出大山

遥远的北京城

遥远的北京城

有一座天安门

有一座天安门

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我对妈妈说

我对妈妈说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扎马兹的训练很艰苦

但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充满阳光

他们也在时时憧憬着

凭借自己的达瓦兹绝技

从这个西部的小城走向世界的大舞台

达马兹的表演

因为其高超的记忆而闻名于世

而在喀什

还有一项表演更加享誉世界

那就是12穆卡姆

据说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音乐之母

被誉为东方音乐的奇迹

为了能见识这种奇特的音乐形式

早已找到了

十二木卡姆文化艺术团的团长

伊利哈木热伊木

您好不好意思

打扰一下

打扰一下

您是伊利哈姆老师

是的哦我顺着这个这么悠扬的音乐

这么抑郁的音乐哈我就进来了

找到伊利哈姆老师

这是咱们伊利哈姆老师自己建的哈

一个博物馆

看周围这边全部都是乐器啊

绕着这墙一圈

这些都是您自己收集的吗

是的那这些全部都是要

表演咱们12穆卡姆所用的乐器吗

全部乐器在历史上到现在为止

他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啊

他都是表演上我看里面用的

那这个博物馆是您自己做的是吧

自己收集的

怎么回事

20 05年双目科生报世界会议啊

成功以后我就心里有个数

要把这个工作要

坐起来

坐起来嗯

那这样吧

您现在呢也就挑这么两三种乐器啊

给我

也给咱们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

简单的介绍一下

先带我们入个门好不好

你先从您手里这个吧

我出我进来的时候

就是被他的音乐吸引到的

乐器叫撒摊

撒摊在12亩

糠里面主要

主要开始的用的这个乐器啊

能让我先看一下不

100年以上的历史这是

上面是弦乐哈刚刚我看到是拉的

不过这个长度可还挺长的

大概有个一米五长了

然后上面呢这个弦看一下12345

67

八九10111213

然后这上面调音的也是很多的

比我们看到的二胡小提琴

还有包括马头琴什么的好像多一些啊

也是13个

这个是在我们史尔姆卡姆里面主要是

最重要的乐器

最重要的乐器表演

史尔姆卡里面中

第一次用这个草套开始啊

别的乐器在跟着他

虽然小小的乐器收藏馆非常简陋

但伊利哈木热伊木

依然会小心翼翼的对待他的这些宝贝

从年轻时候起

他就喜欢上了十二木卡姆

这些年来

他不仅收

不仅收藏了许多古老的传统乐器

对于每一件乐器的演奏方法

他也轻车熟路

我看到您这有一个是特别显眼的哈

摆在这里

他用红布包起来的

这有什么特别的吗

比如说我说这个博物馆的意义在哪

嗯就看他这个每一种乐器的

他的发展过程

喧拉的这种乐器里面这是最古老的

最古老的这个叫我都没感觉

这有千年以上的

这佛教年代的佛堂里面那个转的那个

哦转经的那个桶是吧

这是他是老祖宗

老祖宗

这是您这个馆里面收藏最老的一种

年龄最长的

咱们表演表演整个12穆卡姆

这得需要多少人来啊

越多越好

越多越好

因为这个他这个每个乐器他有自己的

功能啊和他的地位

3个人以上

4个人以上10个人左右

几百几千都可以

2005年 12穆卡姆被列入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记载 12穆卡姆产生于500多年前

西域音乐的融汇时期

伊尔羌韩国的王妃阿曼尼沙罕

精于维吾尔音乐艺术

他与穆卡姆大师卡迪尔汗一起

邀请各地熟悉穆卡姆的民间艺人

对丧失在民间的穆卡姆

进行了系统的搜集整理

形成了12穆卡姆的雏形

流传至今

直到现在

在莎车当地的村子里

仍然活跃着

许多热爱12穆卡姆的民间艺人

还没到地方但是先闻其声

听到了吗

我们民间人的房子他们在这聚会

在里面是吧

他们正好在排练

排练呢是吗

哇这么多人

这是一处12木卡姆艺人的聚集地

大家在忙碌之余

经常会聚在一起互相切磋

这次伊利哈姆热伊木来到这里

一是为了准备每月一次的演出

另外他还想选拔一些年轻的艺人

充实到12穆卡姆的表演队伍中

这先是每个人啊

挨个都要先行一下礼仪

我给你介绍一下

这是叫买卖做星巴根

嗯他在我心里有名的木卡姆大神

那您是呃

从学习这个木卡姆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9岁开始的

9岁开始的

那么小就开始了

当时是家里有人

有人从我爷爷

呃呃从他爷爷学的

哦从您爷爷学的

嗯我们民间艺人呢

很认同他啊

就有时间就他的到房子来啊

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这些都是他的徒弟

这些都是您的徒弟

嗯那您所有的徒弟

都在这吗

我和别别的地方好多

之前不是他所有徒弟

嗯啊搁农村

俺乡上都还有

都还有你一共有多少位徒弟啊这个

我徒弟哪去了

30个以上

30多个

这叫麻木的

他是他是前辈

这是门跟门外前面

他是卖羊肉的啊

他叫这个呢

他是司机

嗯小黑没有蛋

是我们买卖都是师傅的孙子

我刚刚发现哈

咱们现在在这里的时候呢

我们都是表演艺人

但是除此之外好像各自的

职业还不一样啊

平时还是有有工作的

都搞自己的行业

那能不能简单的表演一小段

这些民间艺人来自不同的行业

因为对12穆卡姆的喜爱而聚到一起

新加入的徒弟们

就在这里跟着老师学习

穆卡姆就在这样的师生切磋中

一代一代传承了数百年

那老师咱们这些乐器里哈

呃听起来好像都挺复杂的

每个弹奏的这个表演

那您挑一个

挑一个我能上手的我能学一下的

我怎么想啊

这个12目看不

和别的民间艺术民间歌曲是不同的

嗯我看这里面啊

起码是我们先把握啊

民间艺术这个节奏

特别是维吾尔族的这个节奏

我们平时跳舞好跳舞的时候就说

到第二天开始跳舞

你看我手里就这么一个乐器一面鼓

他是最不像乐器的一个乐器啊

一面鼓然后两只手就能打出来

刚刚这个节奏

听起来节奏感也还挺强的哈

我这是我唯一可以学的哈

预备起

哎哎

12穆卡姆的表演形式多样

除了弹奏

舞蹈演唱都是其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

维吾尔族人能说话就会唱歌

能走路就会跳舞

随着音乐的弹奏

周围的观众开始跳起了舞蹈

哈哈哈

优美的音乐快乐的舞蹈

让这个农家小院里的人们都陶醉其中

但是伊利哈姆热伊木却告诉饶一

这还不是真正的十二木卡姆

如果想见识到真正的十二木卡姆表演

还要到剧院中

第二天随着大幕的拉开

12穆卡姆表演正式开始

这些从各地赶来的艺人

会定期在这里表演

12穆卡姆

12穆卡姆起源于民间

曾被称为旷野之声

逐渐发展为维吾尔族的大型

传统古典音乐

汇集歌诗乐舞唱奏于一身

他运用音乐

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

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

和高尚的情操

反映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

正是因为如此多的表演形式汇聚于此

12穆卡姆也成为世界表演艺术中的

一支奇葩

胡杨林里的巴楚烤鱼,农家院里的美味烤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