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任正非: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网友:中华有为

2021-01-24 11:38 作者:毒舌飞哥  | 我要投稿

在中国,谈起华为,谈到任正非好像很多人还将其与手机联系在一起。但如果你在国外谈到华为,大家一定知道他们最强大的不是所谓的手机而是电信设备,5G。在科技竞争的浪潮中,谁能把握住前沿科技,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带领华为走过了30多年的任正非更是深知这一点,早些年任正非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访,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公司的发展战略上。在最近的几年中,因为公司业务的需要,他不得不多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也让更多的国人认识到了这位睿智的老者。

就在1月22日,在华为心声社区发布了一篇任正非签发的电子邮件,曝光了2020年6月19日任正非以《星光不问赶路人》为题的内部讲话。

在讲话中,任正非表示,不要因为美国的一时打压放弃全球化的战略,不赞成片面地提自主创新,“只有在那些非引领性、非前沿领域中,自力更生才是可能的;在前沿领域的引领性尖端技术上,是没有被人验证的领域,根本不知道努力的方向,没有全球共同的努力是不行的。”

说实话,一家企业能够做到如此,足以说明他的成功,而对于76岁的任正非来说,这或许只是中国科技公司走向世界的开始。

在《任正非传》中,我清晰地记得当年任正非从部队转业之后,在深圳南油集团因为做生意不慎,导致公司亏损200万,不仅因此丢掉了工作,媳妇跟跟他离了婚。走投无路,无奈之下找朋友筹借了21000元创办了华为。

而这一晃竟然30年过去了,华为早已不是当年的小工厂,而是成为中国科技公司的代名词。任正非也不再年轻,但华为却依旧年轻。就像任正非说的那样,哪怕有一天自己不在了,不再掌管华为,华为人依然会前赴后继,勇往直前!

华为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任正非的睿智。在早些年,为了公司的发展,任正非也是煞费苦心,甚至还被身边的人吐槽,甚至谩骂。

比如在1996年的断臂求生“大裁员”,当年的华为在交换机领域开始崭露头角,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打了几个漂亮仗,此时的一些创业公司的元老,开始摆起了架子,大量招聘的新人得不到重用,导致公司尾大不调,混日子的人开始多了起来。

这似乎是任何一家公司都会遇到的问题,而任正非的做法相当“绝情”:所有的干部在年底都要提交两份报告:一份是辞职报告,一份是述职报告。

所有的管理者都需要重新竞聘上岗,竞聘失败者,公司按照正规的程序进行赔偿,你可以选择重新入职也可以直接拿了赔偿离开。这样的做法,让很多人感到不满,甚至在外界看来,任正非有些卸磨杀驴的意味。

但据当时华为内部员工介绍:“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实情,虽然这个很残酷,但公司并没有亏待我们。”这或许就是任正非一贯做法吧,只要能够让公司不断地前进,哪怕自己遭受非议,他也不会在公开场合澄清此类事件,因为太浪费时间了!

1、任正非谈人才

任正非在内部讲话谈到了两个故事就是二战时的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在二战后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济复苏得非常快!为什么?

这一切都得益于他们的人才、得益于他们的教育,得益于他们的基础。

任正非说:“所有的一切失去了、不能失去的是‘人’,人的素质、人的技能、人的信心!

这或许就是华为为何能够在如此众多的中国科技公司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尊重人才,敢于重用人才!很多的公司都在模仿华为,模仿华为的拼搏精神,模仿华为的尊重仁慈啊,却学不到华为的精髓。

因为那些小公司里没有像任正非一样的掌舵人!

2、任正非谈科技

虽然华为在国内已经是非常厉害的科技公司了,但他们从来不敢掉以轻心,甚至在公开场合任正非也这样表示:“我们首先要肯定米国在科学技术上的深度和广度,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特别是他们的一些小公司的超级产品。我们不仅仅要聚焦在自己的行业上,更要做到国际上的领先。

如果你看过早些年任正非的内部讲话,你就知道,任正非对于科技的重视并不是嘴上说说,华为在科技上的研发,每年的资金投入远超BAT。尽管我们很多年轻人都知道BATJ,但却对华为无感,但说句实话,华为才是国产的“科技战斗机”。

他曾在内部讲话时说:“搞芯片、搞电子工业,光砸钱不行,还要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等等。”我们的都知道,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就是为了招揽世界最聪明的人才加入,比如在2020年,任正非讲我们将从全世界招募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我们还想招募200-300名!

这或许就是华为为何能够勇攀高峰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3、任正非谈忧虑

公司发展得这样好,作为创始人应该很轻松吧?但事实正好相反,任正非曾说:“创办华为的这些年,我对成功视而不见,天天考虑的都是失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当任正非被问到:“您最深的忧患是什么?

任正非反问道:“我们有几个人还在读书?博士论文有真知灼见的又有多少?

一句反问竟让发问的人无言以对。我们需要人才,需要有学识的人,一起加入到科技领域,而不是寻求安稳的工作。

任正非如是说:“这种状况下,完全依靠中国自主创新,很难成功。为什么不跨国创新呢?可以在很多国家中建立创新基地。哪个地方有能力,就到哪个地方去,我们可以在当地去建一个研究所。

这足以看出任总的魄力,更看得出来他求贤若渴的心态。

任正非的事业心太强了,如今已经76岁的高龄,原本可以在家里尽享天伦之乐的年纪,他却依旧奋战在第一线。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公司成不了第二个华为的根本原因吧。



任正非: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网友:中华有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