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最全】呼和浩特铁路局老牌列车的前世今生(五十年代篇)

2020-04-05 11:23 作者:T318_forever  | 我要投稿

本文将介绍开行于五十年代、在呼局管内运行的列车的前世今生,笔者参阅了几乎所有网上可以找到的全部资料(老时刻表、地方志、年鉴和论坛帖子,97年第一次大提速之前的参考资料均用[]标明),本文可以说是网络上最完整的总结,作为对人民铁路历史的铭记,希望能够成为我们永远的回忆。

指路:

【最全】呼和浩特铁路局老牌列车的前世今生(六十至八十年代篇)

【最全】呼和浩特铁路局老牌列车的前世今生(九十年代篇)

【最全】2020.05现存1字头普快列车的前世今生

【最全】2020.05现存2字头普快列车的前世今生


1113/4 北京西~乌海西

1133/4次长期套跑呼局管内K7905/6次

本车疑似呼局管内(解放后)最早的旅客列车,也是长期以来内蒙古西部到北京的唯一慢车,历史悠久却难逃2018年4月调图的血洗,集大间超长停车成为普速的耻辱和命运写照,最终沦为周末线。

1949年10月[北京志·市政卷·铁路运输志](一说:1951年11月21日[山西通志·铁路志]),开通:北京~包头(今:包头东) 151/2次直客,经由:北京环城铁路(北京~东便门~东直门~西直门)、京包线;

1953年5月20日[列车时刻表],改车次:129/30次;

1957年5月[列车时刻表],改车次:65/6次直客;

1958年11月11日[列车时刻表],改车次:141/2次;

1959年6月1日[列车时刻表],改区段:北京~苕潭(今:包头);

1959年9月(北京站投入运营,北京环城铁路东便门~朝阳门段拆除)[北京志·交通运输卷·铁路运输志],枢纽内径路调整:改经由北京~永定门~柳村~广安门~西直门;

1960年11月21日,停运;

1961年6月1日[列车时刻表],恢复开行,改区段:永定门(今:北京南)~包头;

1963年7月[列车时刻表],改车次:241/2次;

1975年9月21日,改车次:341/2次;

1981年10月11日,改车次:441/2次;

1997年4月1日(第一次大提速),改区段:北京南~乌海西,改等级:541/2次直快,(包头~乌海西)延长经由:包兰线,运行时间:(23:55~次日20:44)20小时49分/(7:40~次日4:40)21小时00分;

1998年10月1日(第二次大提速),改区段:天津~乌海西,改车次:544/1 542/3次,改经由:津山、京沪(进北京南站)、丰沙、京包、包兰线;

2000年10月21日(第三次大提速),改车次:2144/1 2142/3;

2004年4月18日(第五次大提速),运行时间:(21:11~次日17:00)19小时49分/(11:38~次日7:36)19小时58分;

2005年4月[列车时刻表],改车底:25G;

2006年5月(北京南站封闭改造),枢纽内径路调整:取消北京南停站;

2006年7月1日[北京铁路局年鉴2007],枢纽内径路调整:增加北京西调向;

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提速),改车次:1134/5 1136/3次,运行时间:(21:01~次日16:41)19小时40分/(11:41~次日7:10)19小时29分;

2012年12月3日(集包铁路通车),(古营盘~包头)改经由:集包(今:唐呼、京包客专线)线;

2017年9月21日,枢纽内径路调整:取消北京西停站;

2017年11月12日,枢纽内径路调整:取消张家口南(今:张家口)停站、增加沙岭子西(今:张家口南)停站;

2019年1月5日,改区段:北京西~乌海西,改车次:1133/4次;

2019年12月30日,枢纽内径路调整:取消张家口南停站、增加张家口停站,改运行方式:周末线。



K263/4 北京~包头

本车次为京包线最早的快车,也是长期以来(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京包间唯一快车,经过2019年初的时刻调整,下行变成朝发夕至,成为此车下坡路的开端,时至今日沦落为周末线,不禁让人唏嘘。

1955年6月1日[山西通志·铁路志],开通:北京~包头(今:包头东) 25/6次直快,经由:北京环城铁路(北京~东便门~东直门~西直门)、京包线;

1956年1月4日[北京铁路局年鉴1988],改运行方式:(北京~莫斯科)每周三天加挂国际联运车厢、(北京~乌兰巴托)每周两天加挂国际联运车厢;

1956年5月11日[列车时刻表],(东便门~沙城)改经由:丰沙线;

1957年5月[列车时刻表],运行时间:(8:10~次日7:33)23小时23分/(21:00~次日19:35)22小时35分;

1959年6月1日[列车时刻表],改区段:北京~苕潭(今:包头),改车次:43/4次直快(每日开行,每周两天加挂北京~二连~乌兰巴托国际列车车厢,集宁南~集宁 301/2次市郊 集宁~二连 101/2次管客);

1961年6月1日[列车时刻表],改车次:63/4次,改区段:北京~包头,改运行方式:不再加挂北京~二连~乌兰巴托国际联运车厢;

1965年4月21日[列车时刻表],(北京~沙城)改经由:京包线(经:北京~永定门~柳村~广安门~西直门);

1965年11月21日[列车时刻表],改运行方式:每周两天加挂北京~二连~乌兰巴托国际列车车厢(集宁南~二连 301/2次管客),运行时间:(16:35~次日9:29)16小时54分/(17:34~次日10:42)17小时08分;

1968年(京包线柳村~西直门段拆除)[列车时刻表][北京志·交通运输卷·铁路运输志],枢纽内径路调整:改经由北京东北环线;

1969年9月1日[列车时刻表],改运行方式:不再加挂北京~二连~乌兰巴托国际联运车厢;

1971年7月[列车时刻表],改运行方式:加挂北京~二连~乌兰巴托国际联运车厢;

1973年10月[列车时刻表],改运行方式:不再加挂北京~二连~乌兰巴托国际联运车厢;

1975年9月21日[列车时刻表],改车次:163/4次;

1981年10月11日[列车时刻表],改车次:263/4次;

1995年10月11日[北京铁路局年鉴1996],改车底:25G(呼铁局最早的空调车,据说是白色涂装);

1997年4月1日(第一次大提速),改车次:563/4次,运行时间:(15:10~次日6:28)15小时18分/(19:29~次日10:33)15小时04分;

2000年10月21日(第三次大提速),改等级:K263/4次快速;

2004年4月18日(第五次大提速),(北京~沙城)改经由:丰沙线,运行时间:(20:01~次日08:32)12小时31分/(19:55~次日08:18)12小时23分;

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提速),运行时间:(18:50~次日7:09)12小时19分/(20:16~次日8:43)12小时27分;

2011年1月11日,改区段:北京~包头(包头(隔日)/临河(隔日))

2011年7月1日,(孔家庄~古营盘)改经由:张集线(今:唐呼线);

2012年9月23日,改区段:北京~包头;

2012年12月3日(集包铁路通车),(古营盘~包头)改经由:集包(今:唐呼、京包客专线)线;

2017年11月12日,枢纽内径路调整:取消张家口南(今:张家口)停站、增加沙岭子西(今:张家口南)停站;

2018年4月10日,(孔家庄~古营盘)改经由:京包线;

2019年12月30日,枢纽内径路调整:取消张家口南停站、增加张家口停站;

2020年4月10日,改运行方式:周末线。


K3/4 北京~二连~莫斯科

这是著名的中华第一车,历史同样悠久。

由N509FZ - 自己的作品,CC BY-SA 4.0,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49000602

1956年1月6日[北京志·市政卷·铁路运输志],开通:北京~二连~乌兰巴托~莫斯科 国际联运列车(北京~集宁南:25/6次直快,集宁南~集宁:301/2次管客,集宁~二连:101/2次管客),运行方式:北京~莫斯科(每周两天)、北京~乌兰巴托(每周一天)、与北京~包头(今:包头东) 25/6次共线,经由:北京环城铁路(北京~东便门~东直门~西直门)、京包、集二线;

1956年5月11日[列车时刻表],(北京~沙城)改经由:丰沙线;

1959年6月1日[山西通志·铁路志],改等级:3/4次特快(与北京~包头(今:苕潭)61/2、 北京~兰州63/4次共线),改运行方式:每周一天;

1961年6月1日[列车时刻表],改运行方式:取消与61/2、63/4次共线;

1965年4月21日[列车时刻表],(北京~沙城)改经由:京包线(经:永定门~柳村~广安门~西直门);

1965年11月21日[列车时刻表],(北京~二连)运行时间:(22:40~次日14:50)16小时10分/(0:05~16:27)16小时22分;

1968年(京包线柳村~西直门段拆除)[列车时刻表][北京志·交通运输卷·铁路运输志],枢纽内径路调整:改经由北京东北环线;

2000年10月21日(第三次大提速),改车次:K3/4次;

2004年4月18日(第五次大提速),(北京~二连)运行时间:(7:40~20:39)12小时59分/(00:42~14:31)13小时49分;

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提速),(北京~沙城)改经由:丰沙线;

2014年7月1日,(孔家庄~古营盘)改经由:张集线(今:唐呼线);

2017年11月12日,枢纽内径路调整:取消张家口南(今:张家口)停站、增加沙岭子西(今:张家口南)停站;

2018年4月10日,(孔家庄~古营盘)改经由:京包线。

2019年12月30日,枢纽内径路调整:取消张家口南停站、增加张家口停站。


K89/90 北京西~呼和浩特

作为首府进京的老牌列车,本车历史并没有京包快速K263/4次长,只是后来居上的王者,值得一提的是,本车长期以来套跑北京至乌兰巴托的国际联运列车(K23/4次作为单独车次出现还是在八十年代)。

本车可以算是呼铁局的标杆,曾经的三月开会用车

1958年11月11日[列车时刻表],开通:永定门(今:北京南)~包头(今:包头东) 107/8次直客,经由:北京环城铁路(北京~东便门~东直门~西直门)、京包线;

1959年6月1日[列车时刻表],改区段:北京~苕潭(今:包头);

1959年9月(北京站投入运营,北京环城铁路东便门~朝阳门段拆除)[北京志·交通运输卷·铁路运输志],改区段:永定门(今:北京南)~包头,枢纽内径路调整:改经由永定门(今:北京南)~永定门~柳村~广安门~西直门;

1965年11月21日[列车时刻表],改等级:89/90次直快,运行时间:(20:20~次日13:35)17小时15分/(14:06~次日7:51)17小时45分;

1968年(京包线柳村~西直门段拆除)[列车时刻表][北京志·交通运输卷·铁路运输志],枢纽内径路调整:改经由北京东北环线;

1968年11月15日[列车时刻表],改区段:北京~包头;

1973年10月[列车时刻表],改区段:北京~包头/北京~二连~乌兰巴托,开始担当国际联运;

1975年7月15日(一说:9月21日[列车时刻表]),改区段:北京~呼和浩特(每周五天)/北京~二连~乌兰巴托(每周两天,集宁南~车次:401/2次);

1986年6月5日(夏季 北京~二连~乌兰巴托 23/4次国际联运列车开通),改运行方式:北京~二连~乌兰巴托 夏季停运、冬季每周一天;

1987年4月1日[列车时刻表],改等级:特快;

1995年5月9日[北京志·市政卷·铁路运输志],改区段:北京~呼和浩特/二连(不再担当 北京~二连~乌兰巴托 国际联运);

1996年[铁道知识1996-5],改车底:25G;

1997年4月1日(第一次大提速),运行时间:(18:53~次日6:32)11小时39分/(18:38~次日6:05)11小时27分;

2000年10月21日(第三次大提速)[北京铁路局年鉴2001],改车次:K89/90次,改区段:北京西~呼和浩特(每日开行),(北京西~沙城)改经由:丰沙线,运行时间:(20:10~次日7:00)10小时50分/(20:53~次日7:20)10小时27分;

2004年4月18日(第五次大提速),运行时间:(21:00~次日07:20)10小时20分/(21:12~次日07:22)10小时10分;

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提速),运行时间:(21:00~次日7:20)10小时20分/(21:23~次日7:20)9小时57分;

2011年7月1日,(孔家庄~古营盘)改经由:张集线(今:唐呼线);

2012年12月3日(集包铁路通车),(古营盘~呼和浩特)改经由:集包(今:唐呼)线;

2017年11月12日,枢纽内径路调整:取消张家口南(今:张家口)停站、增加沙岭子西(今:张家口南)停站;

2018年4月10日,(孔家庄~古营盘)改经由:京包线;

2019年12月30日,枢纽内径路调整:取消张家口南停站、增加张家口停站。



K195/8 K197/6 呼和浩特~成都

本车才是包兰线最早的列车,K43/4次只能算是后来者,本车一度告别包兰线,所幸已经回归。

K195/6次的前身:经典的1717/20 1718/9次

1958年11月(包兰铁路通车),开通:包头(今:包头东)~银川~兰州 101/2次直客,经由:包兰线;

1959年6月1日[列车时刻表],改区段:呼和浩特~兰州,(呼和浩特~包头(今:包头东))延长经由:京包线;

1959年11月11日[列车时刻表],改区段:包头~兰州;

1962年6月1日[列车时刻表][兰州市志·交通志(下)],改车次:201/2次;

1964年11月[列车时刻表],改区段:呼和浩特~兰州;

1965年4月21日[列车时刻表],改区段:呼和浩特~银川 201/2次直客、银川~兰州 301/2次管客;

1969年9月1日[列车时刻表],改区段:(201/2次与301/2次合并)呼和浩特~兰州,改车次:201/2次;

1971年[兰州市志·交通志(下)],改区段:包头东~兰州;

1975年[兰州市志·交通志(下)],改区段:呼和浩特~石嘴山 405/6次、石嘴山~兰州 409/10次;

1978年[兰州市志·交通志(下)],改区段:呼和浩特~兰州,改车次:301/2次;

1981年10月11日[兰州市志·交通志(下)],改车次:401/2次;

1993年4月1日[列车时刻表],改等级:201/2次直快;

1997年4月1日(第一次大提速),改车次:501/2次;

2000年10月21日(第三次大提速),改车次:2003/4次,运行时间:(11:40~次日8:40)21小时00分/(20:45~次日15:45)19小时00分;

2004年4月18日(第五次大提速),改区段:呼和浩特~成都,(兰州~成都)延长经由:陇海、宝成线,改车次:1717/20/17 1718/9/8次,运行时间:(15:05~第三日06:25)39小时20分/(13:52~第三日07:00)41小时08分。

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提速),运行时间:(15:17~第三日6:08)38小时51分/(22:30~第三日13:23)38小时53分;

2011年10月17日,改车底:25G;

2012年12月3日(集包铁路通车),(呼和浩特~包头)改经由:集包(今:京包客专线)线;

2014年7月1日,改区段:呼和浩特东~成都;

2016年1月10日,改等级:K195/6次快速,(包头~成都东)改经由:包西、陇海、西康(不进西安站)、襄渝、达成、遂成线,改区段:呼和浩特东~成都东;

2017年10月12日,(西安~成都)改经由:陇海、宝成线;

2018年9月20日,(包头~广元)改经由:包兰、兰渝线,改车次:K195/8 K196/7次。



K41/4 K43/2  北京~敦煌


本车作为长期以来贯穿京包和包兰线的唯一列车,存在感很高,虽然本车在性价比上远逊于走京广陇海的京兰75/6次列车(2018年改车次Z129/30,老号说没就没了),本车的过人之处不仅在于走向,也在于从60年代起就没有变过的车次,能做到将近六十年车次不变的,屈指可数(此外仅有K3/4、Z5/6次),本车已经告别兰州。

此言差矣的“包兰太上皇”

1959年6月1日(包兰线全线通车)[兰州市志·交通志(下)][列车时刻表],开通:北京~兰州61/2次直快(每周三天)/北京~苕潭(今:包头) 63/4次直快(每周三天),经由:丰沙、京包、包兰线;

1961年6月1日[兰州市志·交通志(下)],改车次:43/4次,改区段:北京~兰州,改运行方式:每日开行、每周两天加挂北京~二连~乌兰巴托国际列车车厢(集宁南~二连 301/2次管客);

1961年冬[列车时刻表],(北京~乌兰巴托)改车次:7/8次;

1962年6月1日[列车时刻表],(北京~乌兰巴托 7/8次)改车次:43/4次;

1965年4月21日[列车时刻表],(北京~沙城)改经由:京包线(经:永定门~柳村~广安门~西直门);

1965年11月21日[列车时刻表],改运行方式:不再加挂北京~二连~乌兰巴托国际联运车厢,运行时间:(9:20~次日21:49)36小时29分/(8:56~次日21:00)36小时04分;

1968年(京包线柳村~西直门段拆除)[列车时刻表][北京志·交通运输卷·铁路运输志],枢纽内径路调整:改经由北京东北环线;

1981年10月11日[兰州市志·交通志(下)][列车时刻表],改等级:特快;

1987年4月1日,运行时间:(11:01~次日22:05)35小时04分/(8:33~次日19:51)35小时18分;

1995年8月25日[北京铁路局年鉴1996],改车底:25G;

1997年4月1日(第一次大提速),运行时间:(11:01~次日16:57)29小时56分/(13:05~次日19:47)30小时42分;

1998年10月1日(第二次大提速),改区段:北京西~兰州,(北京西~沙城)改经由:丰沙线;

2000年10月21日(第三次大提速),改区段:北京~兰州(隔日)/嘉峪关(隔日),改车次:K43/4次,(干塘~嘉峪关)经由:干武、兰新线,改车底:非空调车底(最晚时间,具体时间不详),(北京~兰州)运行时间:(10:00~次日14:36)28小时36分/(15:47~次日20:09)28小时22分;

2002年10月,运行时间:(11:42~次日16:17)28小时35分/(14:50~次日19:10)28小时20分;

2002年12月8日,改车底:25G;

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提速),运行时间:(北京~兰州)(12:05~次日15:15)27小时10分/(16:36~次日19:36)27小时00分,(北京~嘉峪关)(12:05~次日21:03)32小时58分/(11:50~次日19:36)31小时46分

2012年12月3日(集包铁路通车),(古营盘~包头)改经由:集包(今:唐呼、京包客专线)线;

2016年5月15日,改车次:K41/44 K43/42次,改区段:北京~敦煌,(嘉峪关~敦煌)延长经由:兰新、敦煌支线;

2017年11月12日,枢纽内径路调整:取消张家口南(今:张家口)停站、增加沙岭子西(今:张家口南)停站;

2019年12月30日,枢纽内径路调整:取消张家口南停站、增加张家口停站。



K1673/4 呼和浩特~西安

本车在20世纪是北同蒲线唯一的跨局车(假定京原线来的车次不算跨线或者不算跨局),也是本世纪初大名鼎鼎贯穿山西全省、客流爆满的神车,最终在2011年初改道包西之后泯然众人。

往日在同蒲线上的风光不再

1959年6月1日[列车时刻表],开通:苕潭(今:包头)~太原 134/5 136/3次直客,经由:京包、北同蒲线;

1962年6月1日[列车时刻表],改车次:234/5 236/3次;

1965年4月21日[列车时刻表],停运;

1975年9月21日,恢复开行,改车次:334/5 336/3次;

1981年10月11日,改车次:434/5 436/3次;

1985年4月1日[山西通志·铁路志],运行时间:24小时14分/23小时59分;

1991年4月21日[北京铁路局年鉴1991],改区段:包头~西安,(太原~西安)延长经由:南同蒲、陇海线,改等级:174/5 176/3次直快;

1997年4月1日(第一次大提速),改车次:474/5 476/3次;

2000年10月21日(第三次大提速),改车次:1674/5 1676/3次;

2004年4月18日(第五次大提速),运行时间:(14:32~次日14:35)24小时03分/(09:23~次日09:51)24小时28分;

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提速),运行时间:(10:58~次日10:27)23小时29分/(12:30~次日12:36)24小时16分;

2010年2月15日,改车底:25G;

2011年1月11日(太中银铁路、包西铁路通车),改区段:呼和浩特~西安,经由:京包、包西、陇海线;

2012年12月3日(集包铁路通车),(呼和浩特~包头)改经由:集包(今:京包客专线)线;

2014年4月20日,改区段:集宁南~西安,(集宁南~呼和浩特)延长经由:集包(今:京包客专线)线;

2014年12月10日,改区段:呼和浩特~西安。


结束语

到五十年代末,呼包地区已经开行了去往北京、太原、西安的列车,在时代的进步和动车组列车的夹击下,它们有幸存活至今,我们却不知有朝一日他们是否会消失在历史中。

【最全】呼和浩特铁路局老牌列车的前世今生(五十年代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