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踏进北大荒,江湖共闯荡 之一 夜奔大杨树煤矿
作者 吕东平

我们最大的梦想就是,既然闯到东北来了,能在东北落下户,安居乐业就满足了。
通过这段时间的磨炼,挫折,似乎成熟了一些,也坚强了一些。我反复思量,还得自力更生,才可丰衣足食。从此下定决心,决不再求人。我要依靠自已的奋斗,依靠自己的智慧 ,在北大荒,寻找一处生存之地。
我们几个经常结伴而行,生活上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这里的老乡很多,对我也都很热情。有时候 赶到谁家,都会热情地招待我吃住。在外边饿了就自己买点吃。晚上如果赶不到亲朋家,有时也就在车站候车室睡了。
我们有的同伴,已经有抽烟的习惯,有时候想抽烟但买不起烟,就到人家烟地拣人家不要的二茬冻烟回来抽。有时在车站拣几个烟头也搓一搓卷起来抽。
风餐露宿并不怕,最担心被抓盲流。那年代各地都有收容站,那是唯一收留农民工的专职场所。如果不幸被抓进 去,就会在看管人员的严厉监视下,干一个月的苦役,再遣送回原籍。
那个时代的农民工,不象今天新时代的农民工,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再担心无辜被抓走,被打骂。不但能正常领到报酬、享受各种保险待遇。
那段时间,尽管艰苦,但我们精神上始终是乐观的。因为我们觉得,年轻人刚走上社会锻炼自己,应该有决心,有勇气,去拼博奋斗 ,去争取实现落下户口,有活干的梦想。
有一次,听说大杨树煤矿收人干活,xx×介绍,让我们去找某某某,就可以安排我们下矿井干活。尽管知道下矿井干活风险很大,但为了谋生,为了有份工作,我和其林还是满心情愿地去了。
大杨树镇属鄂伦春自治旗管辖,位于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东南部,北依大兴安岭,南临松嫩平原,嫩林铁路穿过,北连加格达奇,南接嫩江 县城。1974 年的时候属黑龙江管辖。
为了省车票钱,我们从嫩江站爬上拉货的火车,到大杨树下车的时候已经快黑天了。我俩找了个饭店,简单地吃了饭,顺便商议了下一步的计划,天就已经黑透了。
我们说的大杨树煤矿,是我们的习惯称法,因为是从大杨树站下车,猜想煤矿一定属大杨树管辖。其实煤矿本身也另有其名,记忆上好象是叫团结煤矿。
在路人的指引下,打听到了去煤矿的道路,告诉一直往前走四十多里就到了。当时感觉是往西南方向走,但转没转向是不知道了。那时道路虽都是土路,但还不错, 是专为运煤车修的。顺着道直接向前走,开始走得很快,后来走累了,便走走歇歇,反正夜间也没什么事。
听说只有四十多里的路程,走了一会,便能看到远处电 灯光亮了。本以为马上就会到的,但是总走不到,那灯光好像凝固在那,始终那么远,走 过黑路的人都知道那种感觉!
等我们走到矿区的时候,已经时间很晚了。那时打工的人 是戴不起手表的,估计也得晚间十多点了!
家属区里,在外面走的人已经很少了,我们偶尔碰着人就打听,有时碰不着人也敲敲门询问 ,说出我们要找的人的名字。但找了许久,整个煤矿家属区大街小巷走了一遍,也没打听到,都说不认识。无奈,就只好往回走了。
来回八十里地,我们越走越累,就放慢脚步,边走边唠。这样还能减轻一些劳累,其实我们并不觉的忒辛苦。
尽管不以为是辛苦,但脑子里萌发了一个连自己都以为不正常的念头。感到世道不公,为什么有活干的人,还不想干;我们想干活的人;还不让干?我们开始嫉妒那些富人,那些不劳而获的富人,那些住高楼坐吉普 的富人。
当快返回到大杨树的时候,可能得下半夜了,好象快天亮了。黑龙江的初春时节,还是很冷的。道边的壕沟很深,我们就下去休息一会,也可以背背风,顺便暖和暖和。看着路上驶来的吉普车,我们就抓起大把大粒砂子,狠劲地扔过去, 想打到车上解解恨。其实,我们知道根本打不着。
不一会天亮了,我们到了站内,又瞄上了一列往南去的货车,我们就爬上去了,准备在嫩江站 下车。因为嫩江站是大站,货车到大站一般都停。
我们坐的那节是空车厢,其林使劲地转那方向盘玩。我问他,你转它干什么,挺累的?他说笑话象真的似的,一本正经地说,拧下来扔掉它,我 被他说得大笑,笑得前仰后合。
那段时间,四处奔波,寻求落户,有时也在想,这么大个北大荒,到处缺人干活,怎么就找不到落脚之地?既然上面有精神开荒建点,我为什么不去自己开荒建点呢!
但是,转念一想,能行得通吗?建点是在县政府指导下的集体行为,生产队需开去几台东方红拖拉机,还有大轱辘拖车,车马粮草钱 财,另有上级财政的拨款,才能完成开荒建点的。
我们一无所有尚且不说,县里能同意吗?况且全省乃至全国,也没听说过个人开荒建点的先例!想着想着,我自己也开始笑话自己,笑自己年轻幼稚,异想 天开,我都笑出声了。
笑完之后,稍一冷静,我情不自禁地用手摸了一下前额,又轻轻地晃了几下脑袋,我怀疑自己会不会是神经出了问题?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