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刘惠梅医生:既焦虑又抑郁,是抑郁症还是焦虑症?

2022-04-13 09:23 作者:心理知识接触  | 我要投稿


刘惠梅

刘惠梅个人简介

1975年毕业于沈阳医学院,曾就职于沈阳市铁西区神经精神病医院。从事精神心理疾病诊疗与科研工作40余年,分别担任过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病房科主任、门诊科主任,因工作突出,1991年被沈阳市卫生局授予沈阳市优秀精神科医生称谓。

断地探索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深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赞扬和信赖,曾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多次应邀前往国内外三甲医院进行学术交流与医学研究,在国内精神疾病治疗领域享有盛名。

擅长领域

擅长物理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精通于将新技术、新药物、新设备科学地用于临床,深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赞扬和信赖。

在临床和科研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对失眠、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神经官能症、青少年困惑等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精神康复训练有独到的见解。

有人曾留言问,为什么我会觉得自己“又焦虑又抑郁”,或者说,又无精打采又烦躁不安?


其实抑郁症和焦虑障碍是两种不同的常见精神障碍,但二者在同一患者身上共存的现象却很常见。

抑郁症状

  • 1、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和悲观;

  • 2、思维能力受到抑制,常常考虑消极的事情;

  • 3、意志活动减退,并不愿参加各类日常活动;

  • 4、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

  • 5、出现睡眠障碍、乏力、食欲下降等躯体症状。

虽然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不涉及焦虑症状,但有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抑郁症患者都会感到有一定程度的焦虑。

这是因为抑郁症患者大多抱有对自己的悲观认识,以及与外界沟通越来越难的情况。

当抑郁症患者觉察到这些情况时,就会感到焦虑——害怕事情会变得比此刻更糟糕更加可怕。
此外,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激动不安等焦虑症状,儿童和青少年在抑郁状态下,也很可能出现易激惹的焦虑症状。

焦虑症状

  • 1、对未来可能的危险或不幸的持续过度担心;

  • 2、坐立不安,并且肌肉紧张;

  • 3、出现心慌、气急、胸闷、头痛等躯体不适;

  • 4、警觉性提高带来的易激惹、入睡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

焦虑症患者有时候也会感到自己被抑郁所笼罩。


迁延不散的焦虑,都可以令人感到不愉快、不开心,甚至产生自责的想法,难以再像过去一样轻松应对工作、生活以及人际关系;

持续的紧张情绪和身体的各种不舒服令人痛苦、难以忍受;

对症状过分关注和担忧,怀疑自己,带来绝望、自责;

对症状的无助感,担心自己再也好不起来了。

以上的种种想法,都很有可能直接导致我们产生抑郁情绪。

又焦虑又抑郁,怎么办?

坚持运动

当抑郁让我们行动和思维都缓慢下来时,运动能帮助身体和主观感受都慢慢活跃起来。

而当焦虑令人觉得百爪挠心、心慌难耐时,运动是释放压力的好办法,它能让我们从内心安静下来。

此外,运动还能帮助身体调节到更好的状态,从而缓解躯体不适、恢复正常的睡眠节律。

找到第一步,踏出去


尽管抑郁和焦虑合起伙来把脑袋变慢了,让人无力做任何事情,但请相信,我们还是可以做成一件事情最开始的第一步。

然后,把一件事分解,直到各个步骤都具体且细致,我们就不会再感到难以执行。

接下来,把注意力放在接下来的那一步上,那又是新的「第一步」。

认同自己和自己的情绪

当然,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偶尔的抑郁和适当的焦虑,都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要学会接受这个有抑郁和焦虑的自己,而不再是和自己作斗争;

可以接纳这些坏的感觉,它们总会存在着,并不可能在生活中完全消失。

实际上,抑郁和焦虑都有着自己存在的意义。

抑郁让我们避免作出仓促的决定,让我们不去做冒失而危险的事;焦虑则让我们保持客观,而不是一味地享受。

毕竟,有好坏起伏,才是鲜活的日子,不是吗?


刘惠梅医生:既焦虑又抑郁,是抑郁症还是焦虑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