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三角翼飞行漫谈——热气流飞行的快乐与风险
无动力三角翼是一项颇具魅力的运动,丛一只刚能离地的雏鸟到越野飞行,我不仅感受到了天空的魅力,还学会了如何抑制内心的渴望,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审慎的判断,以及在做出的判断中我需要具备的耐心及勇气。2013年至今无动力飞行的十年中,可谓是痛苦与汗水掺杂,在欢乐与心酸如波浪起伏的时光中度过,却不经意收获了内心的喜悦与安宁。

正如一项体育运动,无动力三角翼也会激发肾上腺素的分泌,让人领略到一项体育运动所具备的激情与快乐。除此之外有人形容它是最接近鸟类的运动,它让人模仿鸟类的姿态飞行,但这种姿态会让生活中很少有这种体验的人感到不适,只有你能忍受并让你的颈椎与腰背度过这段初期的不舒服才能更真切地以自由的视角俯瞰大地。在学飞的过程中我们初步了解了风,明白需要迎风起飞,降落的时候也要对准风向,之后我观察草原上的乌鸦,发现它们就连在觅食的时候也几乎都是朝着风向,它们不仅不喜欢风将它们的羽毛吹的凌乱,我想更多的是以防御者的姿态警惕来自天空的鹰隼或是地面猎食者的威胁准备随时起飞吧。草原上飞行的鸟类中鹰会比其它鸟更长久的停留在空中,因为它们是猎食性猛禽,它们需要更多的时间盘桓在空中寻找猎物。鹰总是能找到上升的气流,让它们以最小的能量消耗保持留空,它们天生就有感受热气流的能力,可能它们的的每一根羽毛都是热气流的指示器。人天生不具备这种能力,但通过后天的学习是可以练就这项技能的。如果我们在空中完全放松,这个世界就会看起来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这时我发现头顶上有舒展的云团,远处有游弋的鹰隼,周围的空气夹杂着不知丛何处飞来的草屑与尘埃,这些存在物都与热气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云团是热气留上升后凝结形成的,鹰隼总喜欢呆在热气流中;如果附近隐藏有热气流,飞掠的草屑与尘埃的轨迹就会和当时的风向不同,它们被飞速的吸到一个未知的地方,这时你的翼也会开始偏航,不要犹豫果断的飞向那里,你会搭上一道魔法电梯。有几次我和鹰飞一个热气流,鹰总是能迅速找到核心,几乎一下子就在我的上方几百米开外了。而我很容易就把气流盘丢了,尤其是当风速很大的时候,这时候气流倾斜的厉害,如果进不了核心,翼会颠簸的很厉害,转着转着就被甩出去了,后来我逐渐发现在气流很乱时进入气流核心不仅需要不断向上升好的一侧靠近,更主要的是要稳住坡度,因为在气流边缘时,就像海上汹涌的波浪会将你摇的七荤八素,你在向核心靠近时必须稳住坡度,否则就与那最好的上升使之交臂了。一旦自气流中掉出来,就很难再进入,因为气流是倾斜的,你已经掉到气流的下面去了,这时候只能向上风向飞,因为上风向是气流的源头,如果向上风向找也找不到,很可能你刚才搭乘的电梯是一个激发的大气泡,错过后就只能等下一次激发了。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立即做出判断是继续等下一次激发,还是去其他的地方探寻,如果下沉很大,我们转大圈寻找一下找不到就要去其他地方碰运气了。如果是很弱的下沉当前的高度又不容许我们有过多损失,那不如稍等一会,看会不会有惊喜出现。

六七月的时候,起飞场上空经常会出现一大团积云就像一个锅盖罩在头顶上,太阳在南边,没有被云层遮住。这时就是一个最佳的高飞机会,大家都知道那片云的下方会有很好的上升,可以一直盘到云底。一开始的时候会很艰难,因为气流就像一个漏斗,下面窄上面大。渡过3-5百米最艰难的攀升期,这时你会发现气流面积越来越大,上升也越来越强,这时只要稳住,就是闭着眼睛也能爬到云底。如果太阳被云层遮住那就另当别论了,云层的下方很可能没有上升或是有很大的下沉,此时斑驳的云影映在地面上,我们向着云影边缘的明暗交接处飞,会发现下沉小了,甚至还有上升。

如果离地面只有2-300米的高度,云就不是那么可靠了,这时就需要寻找热气流的激发点。气流在激发时就像一只蜗牛虽然蠕动的很慢,却又总喜欢向高处爬。村庄上空,养牛场,高压线铁塔,山顶向阳的一侧,凡是周围环境容易被加热,又有一些凸起物可以攀爬的位置都可能会成为热气流的激发点。在空中经常会看到一些颜色发黄或是没有植被的土地,这里也经常会激发热气流。有时小河边,或是湖边都能遇到热气流,这是因为水面上的空气较冷,风吹来的较暖的空气由于密度不同就会爬升到冷空气的上方,有时甚至会有大面积的上升,我们一般称这种气流为汇聚气流。

我们一旦平稳的搭上热气流这道无形的电梯就会越升越高,这简直是大自然施展的魔法。飞行员有时候兴奋的过了头,一不注意就会飞到云里了,这时白茫茫的一边,甚至连自己的手都看不见。这种处境很危险。翼在进云中后会颠簸的很厉害,人也会失去方向感,周遭没有任何参照物,即使翼翻了我们都不会察觉。网上曾有一个国外的视频一架翼飞到云里,颠簸的很厉害,以至于折翼,最后不得不抛副伞,确实够危险的。如果不小心飞到云里那就要赶快飞出去,控稳翼加速向能看到光亮的地方飞,只要不是雷暴天气一般都飞的出去。
滑翔翼遇到雷暴天气该怎么办?滑翔运动的飞行员在起飞前一般都会参考当地的天气预报,也有专业的热气流预报,如果当天有雷暴,一般是不起飞的。雷暴是高空中最恐怖的自然现象,一旦被吸入其中简直是灭顶之灾。飞行员在越野飞行中发现彤云四合,有出现雷暴的迹象就会迅速往最晴朗的地方飞。雷暴云的发展是很迅速的,在来临之前会伴随着强烈的雨前风,这时就是以速度著称的高级别翼也会出现倒飞的情况。我们俱乐部一名老飞行员在越野的过程中就曾遭遇过雷暴,当时他正苦苦的在一个微弱的气流中煎熬,没有注意周围天气的变化。他边熬气流边考虑着如果盘不上去该降落哪里。

一阵激动人心的滴滴声,对滑翔飞行员来说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气流突然变好了,“这个气流若是盘到云底,飞向目的地打卡应该不是问题。”这样开心的想着,一会功夫就获取了将近2000米的高度,“高度够了”!高度计显示3200米他离开气流继续飞向目的地,却发现自己一直在上升,这时他注意到四野里大团的积云合了起来,雷公电母似乎已经在路上了。他心里大喊一声不好,这时高度表显示又上升了800多米,他浑身一阵哆嗦,冷的几乎都控不稳翼了,这不仅是来自接近4000米的严寒,更多的是在大自然的巨大威力面前----生杀可能就在一瞬间,渺小的人类对自然的惶恐之情。慌乱中,他的眼前变的模糊起来,仍然没有停止上升已经接近云底了,一旦进云将不堪设想。他想起银行里的存款还有很多,“妈的,绝对不可以,我必须下去。”念及此,他不再犹豫果断的失速螺旋下降,这可不是正规教科书里教过的动作,只是平时听教练无意提起过,当时也没太在意。现在没想到这成了他唯一的保命技能。更没想到自己一下就学会了,在失速螺旋中翼以将近20米每秒的速度下降,人被甩到一侧,颈椎要承受20公斤的压力。脖子酸痛的厉害,他赶快改出。高度表又欢快的叫起来了,这声音现在是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声音了,简直比小学的班主任还要吓人。这时天际亮起一道闪电,那电光在灰暗的阴云中略带紫色,就像一条隐现在天地间预示着世界即将倾覆的蛟龙。逃生的时机越来越紧迫,他不再多想,心一横再次将翼推失速,在无比眩晕的天地间,耳边只有刺耳的风声,他隐约瞥见到远方好像有一抹刺眼的红色!“那是什么鬼!”他迅速改出,原来是一架滑翔伞,在冷风四起的苍茫天地间,伞看起来就像一块飘摇的破布,不时的褶皱起来,那个人一边努力的控制着伞一边苦苦的切割着缆绳,他的动作看起来很慢每一次尝试似乎都无比的吃力!伞迅速的上升,一会就在很高的地方了。自救尚且不及,无暇考虑其他事情。哥们,保重。“这次绝对不能停!他再次想起了户头的余额更加坚定了意志”他是一名退伍军人。有一位叫列宁的伟大人物曾说,“我们每时每日都必须注意培养自己的意志,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人在天空中时间的概念会变的模糊,更何况在这样生死攸关的时刻,不知过了多久,地面变的无比清晰起来大片的青绿色映入眼帘,那是一片草场,他的意识随之清醒起来于是迅速改出螺旋,。天空中很安静飞行电脑没有发出声音,高度显示1800米,他成功自救,并解锁了新技能。

上面是关于云吸与雷暴的一个惊心动魄的小故事,却是真实的经历。对滑翔飞行员来说在野外降落,有时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它要比场地中困难的多,因为周围很可能有许多不利的因素,比如有电线、栅栏、铁丝网、树木或是沟。在寻找降落场的时候,一般优先选择离道路较近的地方,即使是乡间小道也可以,这是考虑了回收便利的问题。尽可能的远离电线,这是一个危险因素,不要落在树木或高大的建筑物后面,因为这些地面的风会很乱,有时甚至会将你拍到地上。尽可能的对准风向,较高级的飞行电脑都会显示风向,如果没有转一个360观察地速,较慢的一边就是风吹来的方向,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山上的风车,风车总是朝着风来的方向旋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