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王勃-第一讲-课外知识(学习区)
我做这个系列的初衷是因为看到网上很多古风歌词和仿古小说都水平堪忧,想要尽自己一点力帮助大家提高对古文的欣赏和创作水平。讲解文章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局限于文章本身,而是要通过它了解到更多有趣的典故、知识,培养自己对古文的兴趣。
等你积累了足够的典故、趣事,创作的时候能把他们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你就会发现学习这些“课外”知识要比死记硬背文章有用的多。
关于隋文帝杨坚还有很多有趣的逸事,比如他身为皇帝竟然只有一个老婆;比如说他曾经一气之下离宫出走。记得《历史那些事》里有一集就是讲这个故事,小破站就能看,但是要大会员(我当时看的时候还不用)。
《滕王阁序》作者王勃的生平,也建议大家去了解一下。一个英年早逝的天才,挺令人唏嘘的。
滕王阁的原主人,滕王李元婴(这名字是认真的吗?)也是个很有趣的人。他是唐高祖李渊最小的儿子,唐太宗李世民最小的弟弟,比唐高宗李治还小几岁。
李元婴一生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虽然被他大侄子(他出生时老爸已经是太上皇了,但是他二哥貌似也很宠他。)几次警告、贬职、迁任,却没受过什么实质性的责罚。最后是安安乐乐地寿终正寝的。
有一种猜测说滕王玩物丧志其实是为了远离政治斗争而自保,我个人觉得这种猜测还是有一定可能性的。滕王李元婴跟高宗李治年纪相仿,却比李治活得长久。高阳公主谋反,武则天乱政他都是经历过的。
感觉按这个思路润色一下就是一部优秀古装剧啊喂,不行,将来我一定要写一部。


在我国流传下来的各版本《滕王阁序》中,开篇第一句都是“南昌故郡”。然而豫章郡从诞生一直到王勃写序时,地盘不断缩水,名字也反复改了几次,却从来没有叫过“南昌”。倒是其治下一直有一个附郭县叫“南昌县”,这个南昌县的名字倒是从来没变过。

所谓附郭县就是地盘离州城(古代州郡相当于现在的省,州城就相当于省会城市)很近,县衙们(县政府)就直接设在州城内的县。
有学者推测王勃原作是“豫章故郡”,只是后世为了避唐代宗李豫的讳才改为了“南昌故郡”。至于有可能刻在滕王阁上的原作,从古至今滕王阁被毁又重修了几十次,上哪儿找去?
直到近代,发现了日本皇室收藏的《滕王阁序》抄本,其开篇就是“豫章故郡”。
这里推荐大家去看一部关于滕王阁的纪录片,B站有搬运的:BV1Ns411R7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