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作文)
总有一些人,他们不为名利,无私奉献,如蜡烛一般,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总有一些人,他们不引人注目,不锋芒毕露,愿用一生的时间帮助祖国,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期,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英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强占我们祖国的土地,还在中华大地肆意妄为,肆虐残害中华民族的人民。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然而,如今我们中华民族站起来了,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对于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邓稼先在少年时,看到国家的满目疮痍,在那时为国报效的种子就已经扎根在他的心中。1948年到1950年他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 1958年8月,国家找他参与原子弹的研究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放下妻儿;放下温馨的家庭生活;放下自己的身份与所有的情感,将自己完全彻底地投身到充满孤寂与艰苦的研发工作上。 但研究原子弹,对于那时经济和物质都很匮乏,并且没有掌握一点基础的中国来说,真的是太难了。他们谁都没见过原子弹,也没有任何的资料,就连计算器都没有,只能通过最原始的计算工具来计算数据;最为艰难和可怕的事,原子弹威力过大,在进行爆炸试验时,往往是充满危机的,一不小心就会有生命危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艰苦的工作,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一点一点地损耗着邓稼先的身体,但研究却在一点点的接近成功…… 终于,1964年10月16日,东方向世界发出一声巨吼,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大漠上腾空升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人们欢呼雀跃,激动的蹦蹦跳跳。被日本人欺辱时,他没有掉过眼泪;被特务追杀时,他没有掉过眼泪;为了造原子弹而离开家人时,他没有掉过眼泪;然而此时他再也克制不住情绪,一瞬间热泪长流。 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彻底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然而面对如此巨大的功绩,邓稼先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而是继续埋生于氢弹的研究。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核辐射造成的伤害,很快就出现在了邓稼先的身上。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而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62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讲述了他的一生。 像邓稼先这样无私奉献,为了复兴祖国愿付出一生时间的人有很多,正是因为有这些人中华民族才会有现在的繁荣昌盛。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