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化学专业毕业生,辞掉端了9年的铁饭碗,回老家却找不到工作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835位真人故事
我是刚果金李二娃,出生在四川,如今在刚果金工作。
小时候,我靠知识改变了命运,跳出了“农门”,进入了人人羡慕的国企上班,还娶到了漂亮又贤惠的媳妇。
结婚后,我却遇到了难题,我和妻女两地分居,不能陪伴她们,让我非常愧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21年,我毅然辞掉了铁饭碗,回老家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小日子还没舒适几个月,又来问题了。因为买房,背上了几十万的债务。我不得不选择再次远离家乡,去了刚果金。
然而,到了刚果金却突然发现,那是曾经魂牵梦萦的地方。

(一个人受点苦没什么,只要家人日子好过就行)
1989年,我出生在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一个小村庄里,是家里的老小,上面有个哥哥。
印象中,我们那里都特别穷,小孩子都不知道零食的概念,更别说味道了;一件衣服从长十厘米穿到短十厘米,穿三四年,一点也不奇怪。
由于农活繁重,父母做了简单分配,母亲外出务工,父亲在家务农,同时负责照顾我和哥哥。
那时候,村里的人普遍不重视读书,他们觉得书读多了没用,还影响赚钱,所以很多同学一过15岁就辍学去学技术了。
但是,我的父母并不这么认为,尤其是我父亲,他曾经参加过高考,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坚持让我们念书。
考大学之前,父亲始终陪伴着我们,随着我们就读的学校而各处迁移,直到我顺利考入大学,他才和母亲到了同一个地方打工。

(工作中)
不过很不幸,由于对就业前景缺乏足够的认识,我稀里糊涂选择了业界公认的一个天坑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之所以说这是个天坑专业,倒不是因为工作不好找,而是因为这类专业在国内职业发展空间小,收入也有天花板。要想多赚钱,最好去非洲,因为那里有很多的矿企。
不过,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个情况,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大学校园。
由于从小生活在农村,每天只知道读书、做题、干农活,没见过什么世面,性格多少有些自卑和懦弱,情商也不高,好在遇到的同学都很热情开朗。
他们常常拉着我一起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不知不觉中,我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与别人交流沟通时,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在成都理工大学就读的那几年,对于我来说,就是一次人生的再造和重塑。

(旅游时的我)
2012年毕业季,有很多单位来我们学校招聘。刚毕业的我们,对于单位的好赖,也没有太强的概念,仅凭感觉做判断。
当时,内蒙古自治区矿产实验研究所也过来招聘,一伙同学“哗啦啦”围了过去,争先恐后地投递简历。可是,当他们听说实习工资不高,转正后再看工作绩效时,很多人打了退堂鼓。
但是,记得实习单位的老师傅对我说过,应用化学专业,去研究院或者研究所这类单位比较好。
后来,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这家单位有几千万的仪器设备,还有非洲赞比亚的合作项目,实力比较雄厚的,果断投递了简历。
这样的单位也不是想进就能进,他们有专人筛选、面试。不过,对我来说,面试也并不是难事,因为我早已克服了社交恐惧,在和面试官沟通交流时,由于表现优异,被当场录取。

(我和我的女儿)
虽然被录用了,但考虑到内蒙古离四川比较远,这一去就不能很好地照顾家里,我还是有些犹豫,就打电话给父母商量。
结果我父亲说:“儿啊 ,好男儿应该志在四方。现在交通也发达,回家不是问题。辛苦读书十多年,先以事业为重吧。”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转正后工资3500,在2012年也不算低。
初入职场,虽然也有师傅带,还是有羞涩感和无力感。明明不懂,想问,而又三缄其口。太多地顾虑使我止步不前,阻碍了自己快速适应环境的脚步。
那段时间,因为迷茫,自己也很焦虑。没想到,我的迷茫却被一个修鞋师傅治愈了。
一个周末,等公交车时,偶遇天桥下一个鞋匠,看着他悠然自得地边和顾客聊天,边修鞋。我突然有点佩服他,默默在他身边坐下,听他跟各种各样的客人聊天。

(人生,应该抬头向前看)
当大家都离开了以后,老者问我:“也不修鞋,也不搭话,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他这一问,我内心像洪水泄闸一样,多少年的事情全部倒了出来。
他轻轻一笑,说道:“你呀,现在就像刚买了一双新鞋,不知道如何踩踏大地,也害怕弄脏了鞋底。你应该做的是抬头望向前方,大步向前,美好的明天正在向你招手,而不是一直注视着自己漂亮的鞋子。”
话糙理不糙,我就是太在乎别人的想法了。进入职场,谁还不是一个小白?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只有打破自己的玻璃心,才能快速步入正轨。
解决了工作问题,婚姻问题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我和谈了三年的女朋友喜结连理,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说起我女朋友,一直很感谢月老悄悄给我牵的那条红线。

(结婚照)
她是我初中女同学的妹妹,我大二的时候 ,她已经中专毕业了。因为她还想继续提升自己,打算去考成人会计,就找到了我,让我帮她筛选一所学校。
我们在校门口的奶茶店里见了面。我从来没有喝过奶茶,看着她为我点的那杯奶茶,有点惊喜,也有点犯怵:如果我连一杯奶茶都搞不定,会不会被她笑话啊?
我强装镇定,拿起吸管就往杯子里插。但怕啥来啥,戳了三次,愣是没有把吸管戳进去。
正当我不知所措时,她温柔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帮你弄吧?”

(这两张大头贴,我放钱包十来年了)
没有嘲笑,也没有不屑,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她温柔地拿过吸管,轻轻一戳,就帮我化解了尴尬。那一次,我们聊得很投机,给彼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后来又接触了几次,发现很合得来,就确定了恋爱关系。她还送了我两张大头贴,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钱包里,这一放就是十多年。
但是,我们的婚事受到了阻碍。
我家人觉得我是个大学生,找个大学生做老婆,前途会更好。她家人觉得她长得漂亮,可以找个家庭条件更好的男孩。而且当时有很多的男孩子都在追求她。像我这样家境贫寒,工作又没有着落的大学生,确实很容易被比下去。

(第一次出国前的英语培训)
但是,她还是选择了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的我。
结婚后,为了和我在一起,她放弃了四川的工作,跟我去了阿拉善盟。在那边待了接近两年。研究所领导听说我媳妇没工作,还特意安排她在我们研究所帮忙做些辅助性质的工作。
后来,我被调到呼和浩特总公司工作期间,媳妇怀孕了。怀孕前三个月,她妊娠反应非常大,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只能喝一点稀饭。
看着她难受的样子,我心疼极了,也突然理解了人们常说的“含辛茹苦、十月怀胎”究竟是什么意思。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对母亲好,也要对媳妇好。
等她怀孕七八个月的时候,行动已经很不方便了,可是,我上着班,不能很好地照顾她,就把她送回了四川老家待产。直到她要生小孩的时候,我才请产假回去陪了她们几天。

(襁褓中的女儿)
女儿6个月的时候,我被公司公派到了马达加斯加工作。临走前,我回了一趟家,感觉心里特别不舍。去了那边,越发想家,还好每天可以在视频里看看她们。
有一天,跟我接视频的时候,我媳妇像往常一样教孩子叫爸爸,没想到孩子突然真就叫了一声“爸爸”。她奶声奶气这一叫,泪水竟然不自觉地流了下来——我的女儿终于会叫爸爸了。
那种幸福而心酸的感觉,真的很难言说。在外打拼,再苦再累都没有哭过,那一刻我却哭了。
为了弥补不能相伴左右的遗憾,我把媳妇分享的关于孩子的每一次进步和成长,都记录在我的自媒体账号上,想孩子的时候就翻出来看。
去了马达加斯加一年半,我才又回了一趟家,看着媳妇和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最牵挂的人)
女儿都那么大了,我却没有好好陪伴她,总觉得我这个爸爸当得太不称职了。为了弥补对他们娘俩的亏欠,回家休假的时候就总想多陪陪她们,带她们多出去转转。
2019年底,完成了马达加斯加的工作任务后,我又回到了呼和浩特市总公司,与此同时疫情暴发。
有一天,我意外地接到了一个猎头公司发来的邮件,他们热情邀请我去刚果金做化验工作。但是,好不容易才结束马达加斯加的外派工作,刚刚回国,我又怎么会再出去呢?于是,就委婉拒绝了。
随着疫情的反反复复,我对人生也做了更多的思考: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小时候,父亲对我的陪伴,至今还记忆犹新。我想,作为一个爸爸,我也应该像我的父亲那样多陪伴陪伴自己的孩子。

(感觉孩子长得好快)
可现实情况是,女儿马上都要读一年级了,我却还远在他乡,她的事我几乎都是爱莫能助。于是,我做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辞职回家。
对于我的选择,很多人不理解。疫情刚刚过去,到处都在裁员,工作根本不好找,而我在研究所已经干了快十年了,工作安逸而稳定,这种情况下选择辞职,似乎太不理智。
我辞职的时候,很多领导也劝我不要走。但是我还是辞职了。因为内心对妻儿的亏欠,只有我自己能深刻地体会。
可当我从研究所出来,拖着行李箱坐上出租车,回头看单位那个大大的招牌时,终于还是绷不住,眼泪夺眶而出,那可是整整9年的青春岁月啊!

(女儿过生日的时候)
回家后,一大家人挤在一个屋檐下,实在不方便,就萌生了买第二套房的想法。
2021年10月,为了买到合适的房子,辞职在家的我,突发奇想,“卧底”去房产中介做销售员。
都说“隔行如隔山”,这话一点不假。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打电话、发传单、邀约,还要常常守在社区门口,等待着不确定的客户。可即使这么辛苦,也没有一个成交的,特别容易失去信心。
有些同事熬不到一周就辞职了,我熬了一个多月,直到我表哥从我这里买了一套房子,才有了一点信心。
做销售工作,真的特别锻炼人,逼着自己放下一切面子,不断地去沟通,不自觉间就拥有了一颗强大的心脏。

(工作之余,坐船放松一下)
在坚持了三个月后,我的辛苦付出终于有了回报,陆陆续续收获了五套房子的业绩。每开一单,内心都无比激动。
但是四个半月,在我买到满意的房后,我发现自己突然成了个“百万负翁”。
身上背了债务,我就想着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可自己这么多年,无论在大学,还是在研究所,都没有想着考一些诸如教师资格证、消防证等等的证书。
身上唯一有含金量的,就是在研究所拿到的中级职称证,还有接近十年的工作经验,可这些在老家找工作毫无用处。
真的是印证了那句话:“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

(简单的化验室)
考虑了几个月,我决定去刚果金干老本行。和父母、老婆商量时,他们都表示全力支持我,也觉得我要以事业为重。
于是,我重新找到了那个给我发邮件的猎头公司,表达了想去刚果金工作的意愿,没想到正好有个大型矿企的开采项目正在筹备中,工作就这样顺利谈妥了。
2022年3月,坐了两天的飞机,我来到了非洲刚果金。当车辆载着我穿行在刚果金荒无人烟的矿区的时候,那种旷野和浩瀚,使我突然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恍惚间 ,又记起来小时候做的一个梦。梦里,我一个人来到一片开阔地,地里全是各种光秃秃的石头,一片汪洋一样的石头丛林,那时候,我几乎每天晚上都能梦见,这个梦困扰了我有三四年。

(刚果金待测验的矿石)
这里,和我小时候梦里常常出现的地方,竟然一模一样。泪水湿润了眼眶,多少年的魂牵梦萦,终于像未解之谜一样,全部释然。
曾经有一位法语翻译说过:“能在刚果金待下去的,都是勇士”。深以为然。刚果金长年有战乱及小范围的冲突发生,物价是国内的三五倍,还有疟疾,不安定因素极多。
幸亏我们吃住都是公司负责,而且铜钴矿生产的地方,相对比生产黄金的地方安全一些。
为了避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没有特别的事,我基本不出公司的大门,人受点苦没什么,安全把钱挣回家,让家里人的日子好过就行。
我发现,在刚果金务工,只要调整好心态,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别染上疟疾,基本上也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来一张标准的工作照)
从公司在这个矿区新建大型实验室开始,我就来了。我不仅要带领当地员工,按公司的要求做各类数据的分析化验工作,还兼顾公司新员工的招聘和培训工作。
刚果金的工作模式与我之前的工作不同,研究所注重的是细节,是精准。而生产企业是以产出效益为最终指标,整个体量高效运转,可以说是节奏感非常足,压力也大一点。
虽然工作内容复杂了很多,但是薪资待遇也比以前翻了一倍,而且一年可以休息两个月,似乎很不错。
但实际上,这里每天的工作时长都在10到12个小时之间,算是空间换时间,早点赎回卖给银行的时间。
在这个新的环境里面,既有中国人,也有刚果金人员,大多数都是文化水平很高的精英,跟他们用英语交流,还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离不开的非洲,回不去的中国)
这边的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给领导一个满意的答卷,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己安排,跟家里人视频聊天,看电视,刷短视频都行。
有很多网友问我:“你是怎么快速适应环境的?”
要想快速适应环境,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学习,到了新公司,一定要谦虚,要快速了解和熟悉该单位的工作模式,工作内容,快速上手,以最快的速度,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公司的生产服务。基本上两三个月就适应过来了。
现在,很多人都是去外面打工赚钱,拿回老家花。为了给家里人更优质的生活,我打算在刚果金好好的再干几年,争取早点还清房贷。
虽说,现在这边不太安全,但为了给家里人更优质的生活,我打算在刚果金好好的再干几年。没有伞的孩子,就要早早学会奔跑,哪怕大雨倾盆,也要勇往直前。为了保证家人衣食无忧,不为金钱而烦恼。我一个人受点苦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一步一步干在实处,才能昂首阔步走在前列。
【口述:刚果金李二娃】
【编辑:青儿】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