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0000字!细读《无间道》,到底谁坠入了无间地狱?上映21年依旧是港片巅...

2023-06-17 14:30 作者:苦涩的骨头  | 我要投稿

一、影片成绩

1.打破香港警匪片以动作戏为核心的惯例,以智斗为主。

2.拯救了从90年代未就开始没落的港片,上映首周便拿下2000万港元的票房,而当时大部分的港片票房只有3-500万。

3.吸引好莱坞导演对其进行改编,马丁·斯科塞斯凭借《无间行者》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二、正片细节

1.片名“无间道”取自《涅槃经》第十九卷,意为“一条痛苦的道路”,暗示了刘建明与陈永仁接下来所遭遇的内心煎熬。

2.陈永仁对灵车行礼,这个动作不仅是悼念叶警官,也是提醒自己“我是一个警察”

3.陈永仁嫌弃黄警官送的手表,说自己从不带表,这能看出他的心理:身为警方卧底,不断出卖黑道同伙,所以尽量不和周围人亲近,这样在背叛同伙时就不那么痛苦。长年累月的卧底生涯,让陈永仁将这种社交习惯带到其他关系中,导致他不敢接受黄警官的关怀

4.为保证故事的流畅性,《无间道》没有交代很多人物的前史,导致观感有些不好。韩琛和黄警官小学时是要好的朋友,他们曾在警局吃过一次饭,那时的韩琛只是个小头目,两人亦敌亦友,所以才会有如下对话:

5.傻强的尸体按响汽车的喇叭,不断回响的声音就像为他而鸣的丧钟,同时也是陈永仁痛苦的呐喊

6.韩琛看到新闻后就确信傻强是警方卧底,非常降智,而小说中的韩琛看到消息后,向陈永仁和刘建明分别求证后,才确信傻强是卧底。

7.天台名场面


32:37


8.刘建明杀死大B的原因:

(1)大B是韩琛的眼线,并知道自己的身份,万一哪天他被发现,自己很可能也会暴露

(2)刘建明不想再为黑道卧底。尽管陈永仁是刘建明的对手,但由于两人经历相同,刘对陈感同身受,理解“警察”身份对他多么重要。如果大B不死,陈永仁就永远是贼。

9.刘建明两次回答“我想跟他换”。少年刘建明想换的是自由,没有警校的规训;中年刘建明想换的是向善,所以他真切地说“我想做个好人”。

10.此时的刘建明到底是谁呢?哪一个身份能让他心安理得地活下去?是黑帮卧底,还是刘警官?两个身份都不属于他

三、角色解读

刘建明的悲剧始于韩琛的那句话“是生是死要由自己决定”,那时的他眼神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儿走。被韩琛推了一把,刘建明就稀里糊涂地走了

走着走着,刘建明却发现警察的身份是如此耀眼,于是他想换条路走。射向韩琛的子弹不仅杀死他效忠的人,也是中年刘建明替少年刘建明做出的一个迟来的决定:我不走韩琛给我的路,我要走自己选的路

直到真警察陈永仁出现,一句“你跟法官去说”,让他意识到原来自己已跌入陷阱,而设置陷阱的人正是另一条路上触犯法律的自己。

刘建明的悲剧在于,不论走哪条路,他都将踏上一条永远痛苦的路,这对应着影片的名字——无间道。他无法从这条路上回头,他只有在生命中某个动情的时刻,望着那虚无的命运,对它说“我想跟他换”


10000字!细读《无间道》,到底谁坠入了无间地狱?上映21年依旧是港片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