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名将-戚继光

百战名将,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十六岁便开始了他光辉的戎马生涯。(戚继光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继承了祖上的职位,担任了登州卫指挥佥事。)

这指挥佥事可是正四品武官,那就相当于现在的副师级干部。虽然戚继光是一个官二代,可是他却没有一点官二代的毛病。老天爷也许给了他一个幸运的起点,可是人生的终点却是他自己真刀真枪凭实力给拼出来的。
戚继光职业生涯的终点做到了蓟州总兵加封太子少保。(这总兵可是一品武官,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也许光看这些,不能说明戚继光的百战名将之威。
让我们看看他人生的履历。
戚继光所在的年代,那正是明朝的中晚时期。此时的华夏大地,那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动荡的开始。明朝北面有蒙古、鞑靼和女真虎视眈眈着,而东南沿海更是有无数的倭寇和海盗横行滋扰着,而此时的大明朝廷也是在渐进的腐朽和沉沦当中消耗殆尽着。

而我们的名将戚继光,便是在这个不安的年代应运而生。所谓的时势造英雄,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戚少保与倭寇大小作战十余年。东南沿海从此倭寇便销声匿迹,既是后世百余年,那也是受其福泽不少。笔者认为,如果没有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的剿倭贡献,怕是明末的郑氏(郑成功家族)也是发不了家的。就跟别提变成民族英雄收复宝岛了...
如果说一物降一物,土克水也就算了。可是戚继光,不光是打倭寇厉害,就是后来把他调任到北方,去对付蒙古鞑靼,那也是一样收拾得对方服服帖帖。
戚继光镇守蓟门十几年,那可以说使得大明北庭固若金汤。若是没有戚继光死死地压制着蒙古。怕是东北的女真就没有机会变成后来的大清帝国了!(蒙古强大了,女真必然会被削弱!就如同元朝强大,大辽和大金被灭一个道理。)
戚继光他不仅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而且他还是一个书法家、诗人、同时,戚继光又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
在军事上,戚继光撰写了两部重要的兵书。即《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两部书是他练兵打仗的经验总结,也是他训练军队的教本。此书在军事学上,那是有很高的地位(它被收录在《四库全书》就占其军事著作的十分之一。)


在军队建设中,戚继光也是培养出了战斗力强悍的“戚家军”。论军队素质和武器装备,戚继光一直是有超人的眼光和先进的建设意识。
戚继光不仅带兵行,跟上司处关系也是稳稳的。若不是戚继光跟首辅张居正划得来,怕是也会变成一个飞将军—李广难封了!
戚少保业务素质这么好,怕是在家很大男子吧!大家肯定想不到,这么一个厉害的男人,竟然还是一个妻管严。他跟唐代名将郭子仪,隋文帝杨坚那是一样一样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