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时刻具备“大局观”
2020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确自我发展定位。探索有利于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有效途径。无论做什么事情,习总书记都会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党员干部要向总书记学习,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从大局来做工作,无论大事小事,要有大局观。
要有“锅里有,碗里才能有”的大局观。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变得富裕,人民变得富有。集体利益的提升,就导致了我们每个人的利益随之提升。反之文化大革命时期,整个国家经济萧条,就导致我们每个人都相对贫穷。这就是整体对部分的作用。先有国再有家,这就是国家的含义,也是我们现在党员干部一定要学会的大局观,要时时刻刻以集体利益为重,要集体利益反哺个人利益,不要只注重细节,而忘记全局的思想,要懂得“覆巢之下安无完卵”的道理。
要有“细节决定成败”的大局观。理清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的都是智者。只着眼于整体必然忽视细节,而细节往往决定这成败;在我们党员干部当不乏有这种眼高手低,不注重实践细节,只是“瞎指挥”。这样不仅仅对自己不负责任,更是不能很好服务人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竞争的大势,细节就显得十分重要,无论是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还是邓小平的一国两制,到现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政策无不在大的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对细节有这个严格的要求,无不是自足于中国当前实情的政策。所以我们身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更应该注重细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领导下,要敢于下基层注重老百姓的一言一行,注意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不能只听报告,要实地考察细节,要让老百姓满意放心,也是践行自己共产党人的誓言。
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局观。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始,就不乏有为国为党为人民解放献身的共产党人,董存瑞,黄继光,王进喜,刘胡兰,雷锋等等,到现在还有黄文秀,廖俊波等等,一些敢于天下先的优秀党员干部正因为有这样的大局观都广受人民的支持和赞赏。这些都是我们现在党员干部的榜样,都是有着舍生忘死的大局观的,都是能为了人民付出自己生命的人。这些人身上的大局观就是值的我们学习的,尤其是一些关乎国家机密,人民安危的事情上,要切实把个人利益放在身后,集体利益摆在前面。只要党员干部都有这样大局观,就一定能获得人民的支持,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兴旺。